二胎鼓励政策:稳定经济的救命稻草

二胎鼓励政策:稳定经济的救命稻草

作为一名研究财经领域的人,最近一直焦虑着,而且研究的越多越焦虑,大如全球的宏观经济形势,微如身边的消费降级,身边的很多朋友似乎还没理清下一步该如何开始缩衣节食的生活计划,又来了"生育基金"的变相罚款的消息。

具体是说:"国家应该设立生育基金制度,规定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每年必须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并进入个人账户。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账户资金则待退休时再行取出。"

二胎鼓励政策:稳定经济的救命稻草

当然只是消息,但此言一出,引起轩然大波。意思就是那些没有生育二孩的家庭,每年都要缴纳罚款,直至退休。

这种政策的出发点在于保持人口红利的效应。中国近几十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源泉无一不是来自于这一点,在1965年——1970年间,人口红利为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劳动力资源的丰富和劳动成本的低廉一度使我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而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出生率开始快速下降,从而导致总劳动人口的下降。与此同时,中国开始呈现较快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据统计,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这带来的后果就是,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下降,中国经济所享有的"人口红利"的黄金时代正在渐行渐远。

但是生育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从某些角度来讲,部门可以通过宣传鼓励或者激励政策引导生育,但是以"设立生育基金"之名对不生或少生家庭行惩罚之实有点于情不合。

二胎鼓励政策:稳定经济的救命稻草

而且,因为快速的经济发展没有跟上足够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人的压力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群之一。快速的经济发展没有跟上足够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承担着养家糊口的主要责任,当社会应提供的医疗、养老、教育等福利保障不够完善时,个人身上的担子就显得尤其沉重,一个孩子已经让很多家庭心力憔悴,若再去多花很多的财力和精力在二孩三孩身上,很多力不从心。

中国的劳动总量世界第一,劳动参与率也是世界第一,劳动参与率达到了76%,远超美国的65%,日本的58%,中国男性的劳动参与率一路领先,达到了90%,而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达到了70%,完全碾压了所有国家的女性们,世界第一。中国的职场女性们都兼顾着老婆、妈妈、媳妇和婆婆等多重身份,很多女性因为压力,都不会选择要二胎。

所以在放开二胎政策后,出生率不升反降。2017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接近14亿人,2017年全国出生人数为1723万人,比2016年的1786万人减少了63万,人口出生率也随之下降0.52‰。

二胎鼓励政策:稳定经济的救命稻草

在鼓励生育二胎的同时,配套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完善,才会真正达到效果,

如延长带薪产假和护理假,同时要防止就业性别歧视造成隐性生育成本;完善福利性婴幼儿托育服务,在社区和工作单位建立托育机构,解决产后再就业问题;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将减免家庭第二个及以上孩子的保教费用;给与生育二孩及以上孩子的家庭一定的住房优惠政策,比如保障性住房优先分配、公租房房租减免、购房给予补贴等。除此之外,生育津贴、住院分娩基本生育免费服务等也是刺激生育的有效手段……

否则,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在喝"茅台"改成喝"二锅头",榨菜咸菜比原来更畅销的背景下,还拿什么去养育"二胎"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