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時光圈優先的運用

在使用“基本拍攝區”的模式時,拍攝參數由相機自動設置,拍出的照片往往也不錯。但如果拍攝者已經習慣這樣的拍攝方式,也許會想讓照片更能反映出自己的創作意圖。這時應當嘗試使用以光圈值(F值)為基準進行設置的“光圈優先自動曝光”模式。這一章節將會講解不同光圈值會給照片帶來怎樣的改變。如果想讓自己的攝影水平更上一層樓,那麼學會在這個模式下使用好各種光圈值堪稱是一條捷徑。

攝影時光圈優先的運用

瞭解光圈優先自動曝光的基礎知識

控制照片的表現,基礎就是控制照片的曝光。曝光是由光圈值、快門速度和ISO感光度這三者決定的。光圈優先自動曝光是以這三者中的“光圈值”為基準來決定曝光的拍攝模式。如下圖所示,光圈值(F值)越小,光圈開得越大,景深(合焦範圍)越小,反之光圈收得越小景深則越大。在使用光圈優先自動曝光時,拍攝者不管選擇怎樣的光圈值,快門速度都會自動做出調整,以得到同樣恰當曝光。

在這裡推薦那些想要突破程序自動曝光(ISO自動)拍出更優秀照片的用戶,利用光圈優先自動曝光模式拍攝。使用程序自動曝光模式時(設置為ISO自動),相機會自動決定曝光三要素。而使用光圈優先自動曝光時,拍攝者必須有意識地考慮自己想要如何展現被攝體,因此有利於拍攝水平的提高。光圈優先自動曝光(ISO自動)只要設置好光圈值,相機就會自動設置合適的快門速度和ISO感光度的組合,所以使用該模式並不困難。理解了光圈、曝光和景深的關係,大家就會發現這是一種很方便的拍攝模式,能讓人簡單地拍出符合自己創作意圖的照片。

只要把模式轉盤轉到創意拍攝區的Av檔,就能使用光圈優先自動曝光拍攝。使用F標識的光圈值來調節看起來合焦的範圍,而曝光補償可以調節照片亮度。建議先把ISO感光度設置為自動,觀察不同光圈值的拍攝效果。

什麼是光圈值?

攝影時光圈優先的運用

Av是英文Aperture value的縮寫,意思是光圈的開口大小。鏡頭內部有多枚葉片組成的光圈,這些光圈葉片開得越大就越能夠讓更多光線進入鏡頭,而收縮光圈葉片進光量就會減少。光圈值是表現光圈收縮程度的單位,用F××來表示。焦距除以鏡頭光圈直徑得到的就是光圈值。而鏡頭光圈開放到最大時的值被稱為最小光圈值(即最大光圈)。

什麼是景深?

景深是指合焦位置前後看起來清晰的範圍,在針對被攝體同一位置對焦時,光圈開得越大,景深就會越小,合焦位置的前後會有大幅的虛化效果。而當光圈收縮得較小時,景深就會變大,看起來合焦的範圍也會更廣。

攝影時光圈優先的運用


攝影時光圈優先的運用


EOS 60D / EF 50mm f/1.4 USM / 焦距:50mm / 光圈優先自動曝光(F1.4,1/2000秒) / 曝光補償:+0.7EV / ISO 100 / 白平衡:自動 / 照片風格:人像

在自己選定光圈值後我們可以按下景深預示按鈕查看實際景深的情況,同時相機可以自動為你計算準確曝光量所要的快門速度,在拍攝後你可以根據拍攝照片的實際效果進行曝光補償或者減弱,這就是光圈優先模式的基本拍攝方法之一。

根據不同被攝體選擇“典型光圈值”

如前所述,光圈變化帶來的景深變化和照片的表現關係密切。如果使用F1.4拍攝,除了被攝體合焦的一部分之外,其他部分都會被虛化,因此適用於拍攝人像特寫這樣重視感覺表達的作品。相反,如果把光圈收縮到F16或者F22,則更適合需要整個畫面都清晰的風光攝影。此外,光圈值不同,鏡頭分辨力也會發生變化,這是由鏡頭的設計特性決定的。如果能夠理解光圈值給圖像表現帶來的變化,就能夠根據被攝體選擇恰當的光圈值。下面是常用“典型光圈值”的介紹。建議大家記住這些主要光圈值的特點,有意識地靈活運用。

F1.4 F1.8

光圈很大,可以在昏暗場所使用以得到更高快門速度和更低的ISO感光度。小景深能帶來大幅虛化。使用最大光圈靈活運用

EF 50mm f/1.4 USM的虛化

在鏡頭焦距不變的情況下,最大光圈越大(最小光圈值越小),景深就變得越小。圖例使用F1.4鏡頭的最大光圈拍攝。針對右眼的睫毛對焦,利用了強烈的虛化效果,讓人印象深刻。明亮的大光圈能讓更多光線進入鏡頭,因此在昏暗的室內也能以較高快門速度拍攝。正如圖例所示,這是在柔和的室內光線中抓拍讓人印象深刻瞬間的恰當光圈值。

攝影時光圈優先的運用

EOS 60D / EF 50mm f/1.4 USM / 焦距:50mm / 光圈優先自動曝光(F1.4,1/125秒) / ISO 100 / 白平衡:陰影

拍攝的進階要點不同合焦位置能夠改變照片印象

攝影時光圈優先的運用

合焦位置:前景的花朵(照片的主題是花)

攝影時光圈優先的運用

合焦位置:後景的人物(照片的主題是人物)

對何處合焦是照片的重要要素。如圖例所示,即使構圖不變,對前景的花朵對焦和對後景的人物對焦所表現出的內容完全不同。如果要有意識地針對某處合焦,可以使用對焦鎖定功能,先讓被攝體合焦,保持半按快門按鈕的狀態調整構圖,然後完全按下快門按鈕完成拍攝。

操作方法選擇自動對焦點,讓被攝體切實合焦

當景深較小時,要正確合焦較為困難。即使使用對焦鎖定拍攝也容易脫焦,因此應當預先選擇位於想要合焦的位置的自動對焦點。採用自動對焦點選擇按鈕1多功能控制鈕2的操作即可迅速選擇自動對焦點。被選擇的對焦點除了會在取景器內顯示出來以外,機頂液晶顯示屏3上也會有顯示。

F2 F2.8

在使用大光圈遠攝變焦鏡頭時,可以用這樣的光圈值靈活虛化背景進行拍攝。明亮的大光圈能讓快門速度提高,定格下快速運動被攝體的瞬間。

在拍攝女性人像時重要的就是將人物的表情拍得明快而突出。所以要將光圈開大,並讓背景儘可能簡單。圖例使用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遠攝變焦鏡頭拍攝,光圈值為F2.8。這樣能夠讓背景柔和虛化,使人物更加突出。這時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能讓模特的臉部過暗,要根據需要設置曝光補償,如果肌膚顯得明亮,那麼整張照片給人的印象就會加分。

攝影時光圈優先的運用

EOS 60D /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 焦距:75mm / 光圈優先自動曝光(F2.8,1/250秒) / 曝光補償:+1.7EV / ISO 100 / 白平衡:日光

拍攝的進階要點使用曝光補償可以微調圖像亮度。

攝影時光圈優先的運用

-0.7EV

攝影時光圈優先的運用

無補償

攝影時光圈優先的運用

+0.7EV

有時候拍攝者往往不想採用相機自動測光得到的曝光,而是根據自己的想法有意識地修正曝光。這時可以使用以0.3EV為步進調節曝光的曝光補償功能來調整畫面亮度。旋轉速控轉盤就能設置曝光補償。

操作方法使用自動包圍曝光功能一次拍攝多張不同曝光的照片自動包圍曝光功能可以讓相機自動改變亮度拍攝3張不同曝光的照片。只要設置好自動包圍曝光量,相機就能分別拍攝標準曝光、負曝光補償和正曝光補償3張照片(根據驅動模式不同,既可以按下3次快門按鈕分別拍攝,也可以按一次快門按鈕連拍3張)。從菜單的項目中選擇[曝光補償/AEB],使用主撥盤決定自動包圍曝光量。還可以使用多功能控制鈕更改基準曝光。

F4 F5.6

這是一般標準變焦鏡頭的最大光圈。在廣角區域,整個畫面基本清晰,看起來好像都合焦了。而在遠攝區域,也能使用該光圈值靈活虛化背景。

在使用F4這個光圈值時,根據焦距和與被攝體的距離不同,既有可能拍攝出虛化效果,也可以讓主被攝體整體合焦。將被攝體置於景深範圍之內,能在表現出其質感的同時實現背景虛化,拍出立體的靜物照片。圖例是利用遠攝焦段針對“Canon”標誌對焦進行拍攝。既表現出了經典相機的金屬和皮革的質感,也讓背景逐漸虛化,展現出了立體感。

攝影時光圈優先的運用

EOS 60D /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 焦距:123mm / 光圈優先自動曝光(F4,1/160秒) / 曝光補償:+0.7EV / ISO 100 / 白平衡:自動

拍攝的進階要點利用實時顯示拍攝的網格線進行構圖

攝影時光圈優先的運用

構圖協調的例子

攝影時光圈優先的運用

構圖不協調的例子

構圖的好壞是決定照片優劣的基本,特別是在拍攝靜物或風景的時候更是如此。拍攝時不能僅把要拍攝的物體放在畫面中心,而應該把主被攝體置於整個畫面中顯得穩定的位置。如果在實時顯示拍攝時使用網格線,那麼把被攝體放在“網格線1”中線的交點位置就容易取得均衡構圖。在拍攝圖例時,改變了海平面和船在畫面中的位置,展現了天空的廣闊和大海的穩定感。操作方法利用景深預覽按鈕確認景深大小一般來說,取景器內的顯示畫面並不會反映出所設光圈值相應的景深大小。但只要按下景深預覽按鈕1,就能在拍攝之前確認實際的景深。用戶不僅可以觀察取景器確認景深,還可以通過實時顯示拍攝畫面確認景深。由於在顯示整個畫面2的狀態下難以確認景深差異帶來的不同虛化程度,所以應當放大顯示3進行微調。

使用F8和恰當白平衡再現富有感情的黃昏景色

使用易實現較高分辨力的光圈值,靈活運用EF 24-105mm f/4L IS USM

每一款鏡頭都有一個分辨力最高的光圈值。多數鏡頭在F8-11時分辨力達到最高。特別是在拍攝風光時,畫面四角也需要很高的分辨力,因此推薦使用F8-11進行拍攝。在拍攝圖例時,因為場景昏暗且是手持相機拍攝,所以在分辨力較高的光圈值中選擇了較為明亮的F8。為了真實再現接近肉眼所見的傍晚天空色調,將白平衡設置為“日光”,使圖像色彩讓人印象深刻。

攝影時光圈優先的運用


EOS 60D / EF 24-105mm f/4L IS USM / 焦距:24mm / 光圈優先自動曝光(F8,1/30秒) / 曝光補償:+1.3EV / ISO 100 / 白平衡:日光

攝影時光圈優先的運用

光圈優先模式拍攝技巧

光是有色彩的。晴天的光線是作為基準的白色。如果現場光比晴天的光色溫低,那麼照片會帶有紅色調,比它高則帶有藍色調。在拍攝時,為了抑制光線的影響,使得在非晴天光線下也能夠將白色物體拍成白色,相機會調節圖像的色調,這種功能被稱為白平衡。此外,在拍攝類似本頁圖例的照片時,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原理,故意不將色溫設置為適當值,起到強調色彩的作用。

選擇合適的白平衡需要一定程度的知識和經驗。基本上使用自動白平衡就能滿足幾乎所有場合的需要,但如果想要自行調節,則可以使用實時顯示拍攝一邊在液晶監視器上預覽拍攝效果一邊選擇白平衡。使用方法是首先讓相機顯示實時顯示拍攝畫面,按下速控按鈕1顯示可設定的功能,再使用多功能控制鈕選定白平衡2,通過旋轉主撥盤3改變白平衡並確認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