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一个低调的族群

“客家人”成为一种品牌,或许是商业社会日益发达的大彻大悟。

在世界各地,在粤东、闽西和赣南的客家人聚居地,所到之处,当地人以自己是“客家人”为荣。他们那种自豪感不是一种炫耀和自傲,只是向外人表白一种友善和亲和。

改革开放后,“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有华侨的地方就有客家人”的民谣从海外传向本土。据专家统计,全世界有客家人1亿多人(也有5000万人等说法)。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盛开着客家人血汗浇灌的奇花异果,受到当地人的高度赞誉和敬重。


客家人:一个低调的族群



客家人闯荡天下,成功率高,奥秘何在?各有高见。把客家人称为“东方犹太人”,就是一种代表性说法。是否确切?值得商榷。客家人虽然与犹太人有着相似的苦难遭遇、奋斗精神和聪颖头脑,但又有不同的处世哲学,那就是独到的低调品质。在旧时,客家人以一种低调姿态,在夹缝里求得一片共生共赢的空间;在今天,客家一大批海内外名流,依然靠低调赢得尊敬。

客家人是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南迁的汉人。他们经历了五次大迁徙。自西晋末年,客家先民不堪西晋“八王之乱”、唐朝“安史之乱”和元人入侵,为冲破奴隶制的牢笼,经过800余年三次南迁至天高皇帝远的赣南、粤东、闽西“三角地带”;在满清入主中原和逼近南方客家聚居地时,又两次继续南迁,或“移湖广、填四川”等地,或漂洋过海进驻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和东南亚、欧美等国家谋生。


客家人:一个低调的族群



客家发展史是一部充满颠沛流离、艰苦卓越的拓荒史。无论是孕育于赣南、成熟于闽西,还是发展于粤东、海外,都是在极端弱势的地位下,先融入当地民众再发展自己,把中原文明与当地特色文化巧妙地融合,形成“敢为天下先”的超人胆识,与低调处世的优秀品质完美地结合,迸发出超强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机会。

很多汉族人难以摆脱“故土难移”的传统观念,而客家人多了一种“四海为家便是家”的人文精神。面对胡骑,他们坦然放弃“三十年河东”的自负,重建“四十年河西”的自信,哪里有更好的生存发展机会就迁徙哪里,怎样有利于生存发展就适时改变自己。客家人坚韧不拔又务实灵活、合群团结,这从他们的宗教信仰可见一斑。客家人宗教信仰五花八门,呈现“一庙多神大团结”的有趣景观。各信各的,互不干扰。


客家人:一个低调的族群



客家人追梦强烈又不狂热,不唱高调,不尚空谈,追求梦想不是从大到小,而是从小到大,从改变自己、改变家庭做起,做出一种榜样,再实实在在改变家乡和为国家和世界做点事情。在历史长河中,客家人也进行过武装斗争,但均以失败而告终。他们不能改变局势,就因时而变、顺势而为;不能改变他人,就改变自己,或继续迁徙,或远走海外寻找生机。

在海外大多从事苦力劳动,在最贫瘠的土地上拓荒、修铁路、开矿山、建商埠等,不少人中途遇难,但这并没有阻挡探险的脚步,活下来的大批客家人逐渐定居成为华侨。

客家好男儿低调闯通各方大门,还得益于家中更低调的女性。客家妇女生存能力比之于男性毫不逊色,又比大男人更会来事。客家女性之美是原生态之美,犹如客家娘酒,没有什么添加和装饰成分,散发出醇厚的芳香。


客家人:一个低调的族群



客家从北方南迁到粤、闽、赣交界的山区时,当地一些妇女以小脚为荣。客家妇女不求虚荣,以健康为美,不缠足、不束胸,把上山砍柴、下地耕种行动快、劳动方便当成最要紧的事。她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节俭、特别能让丈夫放心。

客家妇女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家境再贫困,卖田卖地、讨米要饭也要供子女读书。这也是客家香火越烧越旺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客都梅州,历来崇文重教,文风鼎盛,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还先后孕育了宋湘、丁日昌、丘逢甲、黄遵宪、林风眠、张弼士、李惠堂、曾宪梓、田家炳等一大批光耀中华的名人贤士。辛亥革命以来,仅客都梅州,就涌现了两院院士25名、大学校长(书记)250多名、将军470多名。梅州还是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现任总理李显龙父子,泰国前总理他信、现任总理英拉兄妹的祖居地,旅居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360多万人,遍布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天,客家子女在各地院校之中常列优秀,留学欧美日本等国家占较大比例。


客家人:一个低调的族群



客家人闯荡世界不一样的风格,如同大海在不断降低高度中吸纳更多的溪流,他们在一次次愈合人类进步的伤口中唤醒进步人类的神经。客家文化属于客家和中国的,也属于世界的,归根结底是属于进步人类的。

进步人类有她而胸襟变大了,世界也就变得更大了!

客家精英手机报综合

| 本文转自客家精英手机报Hakkanews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