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鐵路之爭,解釋了「爲何搬張桌子都要流血?」

清末鐵路之爭,解釋了“為何搬張桌子都要流血?”

火車,作為如今最為尋常的一種交通工具,在今人眼中,已無任何非議可言。幾乎沒有人會反對修鐵路、通火車,然而在清末年間,在那個火車剛進入國人眼中的時候,大多數人卻是反對修鐵路。

1875年,上海英人自建了一條吳淞鐵路,開始了清末鐵路之爭。

1880—1881年間,臺灣巡撫劉銘傳倡導修京清鐵路,遭到清廷多數官員群起攻之。

1882年,因恐唐胥鐵路使用機車“震動龍脈”,朝廷禁駛機車數月之久。

1888年末,圍繞建設津通鐵路再起紛爭,最終此建設計劃流產。

直至中日甲午戰爭後,修建鐵路的共識才逐漸達成。

清末鐵路之爭,解釋了“為何搬張桌子都要流血?”

說起來,反對修鐵路有諸多理由,且在當時的社會語境下又是那麼的正當且充分。

如內閣大學士張家驤反對建設京清鐵路,稱“自清江浦至北京有1000餘里,現在的官道從田地、房屋、墳墓、橋樑間穿過,而火車速度之快,極易發生車禍。”

1889年1月,御史餘聯沅奏陳修路五大害:一、害舟車,二、害田野,三、害根本,四、害國俗,五、害財用。

客觀地說,修鐵路確實觸及到利益之爭,會顛覆過往的倫理道德、民俗信仰,以及傳統思維構建的觀念及行為形態。

清末鐵路之爭,解釋了“為何搬張桌子都要流血?”

再加上當時清朝又出於“被殖民”的尷尬而複雜的國際環境,列強競相想在國內修建鐵路,自然不是為了清朝的發展,而是為了進一步的掠奪資源、傾銷商品、搶佔市場、瓜分中國。

如此一來,如果回到處於技術及觀念劣勢的歷史現場,統治者始終搖擺不定,也不難理解。

不過,由此導致的悲劇性結果也不得不正視。鐵路所具有的的現代經濟及社會意義,不僅顛覆過往的交通運輸方式,亦重塑商品流通環節,同時完全改變國防後勤保障體系。

當清政府在猶豫、彷徨的時候,也相當於錯過了最佳的崛起時間,最終被歷史淘汰也就在情理之中。

清末鐵路之爭,解釋了“為何搬張桌子都要流血?”

記得魯迅先生曾說:“可惜中國太難改變了,即使搬動一張桌子,改裝一個火爐,幾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動,能改裝。”

誠哉斯言,最為關鍵的是,反對的理由往往是那麼的義正言辭、不可反駁。

幾千年的文明史,固然讓人驕傲與自豪,但由於文明的慣性太過強大,且在上千年的完善中,已經形成一個看起來完美的閉環,因此也容易讓人陷入其中,猶如井底之蛙,若是沒有強有力的外力介入,很難跳出來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