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區塊鏈的中國「騙局」

比特幣火了,區塊鏈也火了。現在跟人吹牛逼如果不帶點區塊鏈的話題,甚至都都覺得自己out了!

可是這區塊鏈,到底skr什麼東西?

國際區塊鏈的中國“騙局”

簡單來說,區塊鏈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佈式的賬本數據庫,非要打個比方,你可以這麼理解:

有一天,你對你女盆友發誓,說要“一生一世對她好”。然後就厲害了,你的女盆友支付了一些“小費”(token),讓她的爸媽、閨蜜、朋友圈、微信群都進行記錄(挖礦),好讓你無法抵賴。

這時候,你、你女盆友、“一生一世對你好”以及說這句話的時間、地點,被打包成了一個區塊,而她的爸媽、閨蜜、朋友圈等就成了鏈接這些區塊的“鏈”。

後來有一天你移情別戀了(呵呵呵渣男),說自己沒講過“一生一世對你好”這種話,於是你女盆友就翻出賬本,其他人也會翻出賬本,大家把你痛罵了一頓,因為賬本上清清楚楚記著你幹了什麼。

你移情別戀被圈子記錄,如果這個圈子夠大,知道的人夠多,那麼你基本也就找不到新女朋友了。

國際區塊鏈的中國“騙局”

現在你稍微對區塊鏈有一點了解了吧?簡而言之,區塊鏈的優勢在於這三點:

第一、去中心化

區塊鏈採用去中心化分佈式記賬方式,也就是你對你女盆友的所作所為不再只有你和你女盆友記得,她身邊的圈子也記得,你不再是信息的唯一記錄者,大家都是信息的見證人。

第二、高透明性

公有區塊鏈系統是開放的,你和你女盆友的每一個戀愛細節,都會被所有人記錄,你說過什麼做過什麼,想事後反悔是不可能的。

第三、高自治性

區塊鏈採取的是一套既定的算法,各參與方在可以在不需要信任任何人的環境下進行自由安全的交易,也就是說在區塊鏈的大環境下,交易沒有人為干預,全程在計算機的“算法”下進行。

國際區塊鏈的中國“騙局”

那麼這麼好技術,為什麼要說他是“騙局”?那是因為在中國,已經不止一起“區塊鏈”出事的新聞了!

國際區塊鏈的中國“騙局”

概念就像一張船票,不管你是否真正理解,只要披上了這個外衣,你就上了船,特別是在金融領域。但每當我們提及科技改變金融時,我們有沒有真正想過,金融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是技術嗎?顯然不是!

對於這種去中心化的分佈式數據處理技術其實早十幾年就有了,但為什麼這麼長的時間沒有突破?本身就說明其在其中是存在問題的,而且這個問題在中國的大環境下尤為突出

國際區塊鏈的中國“騙局”

首先,人們寄希望於區塊鏈技術能解決徵信問題

眾所周知,中國徵信系統的建立遠沒有歐美那麼發達,徵信系統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金融的發展。目前我國徵信的瓶頸是:數據太少,質量太差,和信用相關度太低。

然而這些,和區塊鏈技術都沒有關係,數據庫是否去中心化,根本不重要。“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高明的模型和算法也無法準確判斷用戶信用

此外,區塊鏈的高透明度也讓徵信建立非常困難。無論是徵信機構還是用戶,都對徵信相關數據非常敏感,不願意進行公開。想想你的信息被公開,你辦過幾張信用卡貸過幾次款都被查得明明白白,那是多麼可怕。

國際區塊鏈的中國“騙局”

所以區塊鏈對金融的影響和發展能有多大?在我看來影響可能遠不如P2P。

你試著想想,你在區塊鏈大環境下自由交易,由整個區塊鏈集體保障著交易的正常和安全,然而在這種野蠻的交易大環境下,所有的交易不被控制。尤其是在中國這種集權的政治環境和管理思想下,去中心化,就意味著主體不明確,監管難以對主體進行監管和調整。只會有更多底層的盲目投資人由於利益的誘惑而被有心的龐氏騙局者欺騙。

所以為什麼中央遲遲沒有對區塊鏈技術鄭重發聲,反而一再推行警惕金融風險的政策,自2017年來,中央就已發佈了包括《關於防範各類以ICO名義吸收投資相關風險的提示》、《關於對代幣發行融資開展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等多項政策,一再要求投資者注重區塊鏈技術的金融風險。

國際區塊鏈的中國“騙局”

儘管有地方政府對於區塊鏈的高新技術有一些試點和推行,但這並不能傳達區塊鏈技術已經達到成熟階段,反而投資者更應該警惕,在沒有金融政策監管的現階段,正是有心渾水摸魚者撈錢的最好時機。

所以別人跟你提起什麼ICO、IFO、IEO、IMO等花樣翻新的名目發行代幣,你就應該要警惕,這些人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文章的最後,我想傳遞的觀點是:區塊鏈的確是可能引發互聯網變革的全新技術,但是具體怎麼變革,能帶來多大影響,這是你我都無法預知且評估的,要記住,金融最應該做的,就是敬畏風險,只有保證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金融才能產生無限的可能。

(聲明: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覺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多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