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有報是真的?看看《太上感應篇》的解釋

《太上感應篇》講,“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可見,人所得到的福氣也罷,災禍也罷,都是自己招來的,怨不得天地,更不該推責給他人。當然人們都期望通過自己的善行招來更多的福氣而遠離災禍。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章中講述了6項修煉,若世人能夠掌握並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堅持踐行,則人生會越來越順,福氣也會越來越多。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善惡有報是真的?看看《太上感應篇》的解釋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形體和精神合二為一,能夠不分離嗎?《大學》裡講,“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裡的“安”就是指身心合一。無論做什麼事情,人如果不是一心一意,而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形體雖在,但精神卻恍恍惚惚,長此以往,勢必不會有什麼成就。因此想要人生越來越順,那就要做到身心合一,身在何處,則心就在何處。


善惡有報是真的?看看《太上感應篇》的解釋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凝聚精氣達到柔順的狀態,能夠像嬰兒一樣嗎?老子對嬰兒情有獨鍾,是因為嬰兒還沒有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內心最為純淨。老子這是在告訴世人,在觀察事物時,要保持嬰兒狀態,即收起主觀看法和以往的經驗,客觀研究事物的發展規律,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想人生有所成就,那就拋棄主觀主義和經驗主義,多向嬰兒學習吧。

善惡有報是真的?看看《太上感應篇》的解釋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清除內心的雜念,能夠做到沒有瑕疵嗎?人只要與外界事物接觸,總是不可避免的產生一些雜念,而這些雜念消耗人的精氣,故而要不斷的像曾子一樣“三省吾身”,以便清除掉雜念,迴歸到身心合一的狀態。如此人才能保持專一,專一才能有所得。

善惡有報是真的?看看《太上感應篇》的解釋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愛護人民治理國家,能夠做到無為嗎?《道德經》裡的很多話是針對君王而講的,但它對普通人仍然有很強的借鑑意義。這裡的“無為”是“不要妄為”的意思。一個人,成功也好,失敗也罷,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他自己,因此在與他人交往時,要給他人以充分的發展空間,不要以為自己聰明絕頂,對他人的事物橫加干涉,不然就是自取其辱。

善惡有報是真的?看看《太上感應篇》的解釋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耳目口鼻的開合,能夠做到平和嗎?耳目口鼻是人體的感官,是滋生慾望的通道。《道德經》講,“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接觸外部事物過多,慾望就會滋生得越多,這不僅會令耳目口鼻等感官疲憊不堪,人心也會被搞亂。故而想人生越來越順,就要知道控制感官,切莫一味尋求外部刺激。

善惡有報是真的?看看《太上感應篇》的解釋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明白通達,能夠做到不用機巧嗎?在老子看來,人最重要的是守住質樸,幹事創業著重在提升自知及自勝,若使用機巧而嚐到了甜頭,則質樸的本性將慢慢退化掉,這是巨大損失。舉個例子,質樸的人一般自認愚笨,做事腳踏實地,也勤勤懇懇,若變成了機巧之人,則會丟掉勤懇和踏實,而考慮著走捷徑。孰優孰劣,一目瞭然,固然想人生越來越順,就要守住質樸。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生長萬物,養育萬物。生長萬物但卻不據為己有,有所為卻不自恃有功,長養萬物但卻不主宰它們,所以叫最高深的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