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李彥宏藉助人工智慧登上時代封面,卻迎來騰訊谷歌的當頭棒喝

李彥宏於2000年創立百度,僅次於谷歌的搜索引擎,在中國佔有80%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第四大網站。這家公司的名字源自13世紀的中國詩歌,目前的百度是僅次於谷歌的搜索引擎,在中國佔有80%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第四大網站。現在百度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在中國只有社交媒體巨頭騰訊和馬雲的在線購物帝國阿里巴巴才能媲美的600億美元巨無霸。百度在2017年前三季度的90億美元收入中,約有12億美元被重新投入研發。李彥宏認為,百度可以通過利用中國最大的優勢規模來主導全球的人工智能市場。"中國是一個非常龐大而統一的市場,"李彥宏說,"每個人都講同一種語言,都遵守同樣的法律。"


時間倒回到1992年,還是留學生的李彥宏在美國申請計算機圖形學研究生項目時,他被問了一個問題:"你在中國有電腦嗎?"這讓這個中國學生感到萬分尷尬。

26年時間過去了,當今天的李彥宏在百度北京總部的辦公室面對《時代週刊》的記者時,他又想起了這個問題,只不過這一次他笑了,"我想,總有一天我會證明中國有一個非常強大的計算機產業。"

百度李彥宏藉助人工智能登上時代封面,卻迎來騰訊谷歌的當頭棒喝

2000年,李彥宏回國創立了百度,並將其發展為僅次於谷歌的搜索引擎。今天沒有人會再問李彥宏,中國是否有電腦。《時代週刊》在報道中寫道,曾經是廉價仿製品盛產地的中國如今卻足以讓高科技的代名詞硅谷為之失眠。

報道援引了諮詢公司麥肯錫最近的一份報告稱,世界上262家科技"獨角獸企業"中國擁有了其中的三分之一。阿里巴巴2014年的股票發行仍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IPO,估值達到250億美元。中國又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佔全球交易額的近一半,而10年前這一比例還不到1%。同時,中國的大城市正在進入無現金社會的邊緣,甚至連買一個饅頭或搭乘人力車都可以用智能手機掃碼支付。

百度研究院也爆出了喜事,美國時間1月18日,百度研究院宣佈增設商業智能實驗室(Business Intelligence Lab,BIL)和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實驗室(Robotics and Autonomous Driving Lab,RAL),據悉,商業智能實驗室將聚焦用於新興數據密集型應用的高效數據分析技術;而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實驗室則重點關注機器人技術,尤其是在自動駕駛領域夯實百度無人駕駛基礎技術。

在人工智能領域,目前百度在自動駕駛和自然語音識別上投注了更多的精力,並已經發展出了兩大技術開發平臺,智能駕駛技術平臺Apollo(阿波羅)和智能語音交互技術平臺DuerOS。

百度李彥宏藉助人工智能登上時代封面,卻迎來騰訊谷歌的當頭棒喝

後來,百度變得越來越強大,即使是在谷歌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後,它也泰然自若。當時,百度擁有超過40%的中國搜索流量,谷歌只有30%。自從谷歌2010年退出中國後,百度擁有了75%的中國搜索流量。

去年開始,百度在人工智能上的戰略越來越清晰,公司頻頻釋放出All in Ai的信號,李彥宏多次表示"百度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我們要對外國人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讓他們在此發展、創新和創業。"就像李彥宏所說,他眼下的任務是"讓複雜的世界更簡單"。

過去幾年間,百度幾乎從中國互聯網第一梯隊掉隊。2017年6月26日,京東股價達到歷史新高 44.18 美元,市值一度只落後百度不到 7 億美元。劉強東的公司再多漲 1% 或者李彥宏的公司多跌 1%,中國第三大互聯網公司就要易主了。儘管最終的結果京東沒有超過百度,但股市的市值所反映的是市場對一個公司未來價值的判斷。這意味著,百度徹底從"BAT"的神壇走了下來。

經歷多位副總裁級別的高管離職,企業關鍵詞一度是"魏則西"、"莆田系"、"血友病"的百度,近期憑藉陸奇的到來以及人工智能的故事有所復甦。截止2017年底最後的收盤時間,百度以5269.17億元市值,重回2016年"魏則西事件"之前的市值水平,但其與騰訊和阿里所在的萬億市值梯隊差距越來越大——前者市值31955億元,後者28491.55億元,短短一年多間,兩者從百度市值的3倍以上成長為6倍左右。

百度李彥宏藉助人工智能登上時代封面,卻迎來騰訊谷歌的當頭棒喝

就在百度沉浸在時代週刊"僅次於谷歌的全球第二大搜索引擎"的報道中時,另一互聯網巨頭騰訊發佈新聞稱,已與谷歌結盟,達成專利共享協議,未來將共享涉及一系列產品和技術的專利。這意味著谷歌將在中國開展業務,同時也有助於騰訊從佔據鰲頭地位的中國大陸市場向外擴張。

谷歌對於當年因為監管被迫離開,谷歌一直希望用某種方式迴歸中國。比如最近傳出的深圳中心,以及這次和騰訊的戰略合作。這很可能意味著,谷歌將重新回到中國,與百度決一雌雄。對剛剛登上《時代》雜誌亞洲版封面的李彥宏來說,無疑是當頭棒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