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堪称削藩千古奇谋,建文帝为什么弃之不用?

leslie_cheung


情况不一样啊。

西汉的封藩制度,是西周分封建制的一种延续,但又有所不同,诸王分封到封地,对封地拥有军政大权,但国相却需要朝廷委派,虽然是中央朝廷出于制衡诸王的一种手段,但在西汉前期的时候,效果不明显。

汉承秦制,但又担忧如秦那般全方位推广郡县制,会导致地方无法掌控的局面,毕竟郡县制在当时还没有完善,所以汉高祖封分诸刘为王,试图拱卫中央,维护汉家江山。可奈何经历诸吕之乱后,其实地方已经逐渐开始坐大了。

分封藩国逐步成为了国中之国,一国之力虽不能直接抗衡中央,但连横几国难免造成国家政局的动乱,所以『推恩令』应时而生。而推恩令的作用是建立在有封建藩国的基础上的,即分封藩王握有该封地的一切权力,所以推恩令才能得以实行。

而明代的宗藩制度,却不一样啊。

明初的封藩制,是朱元璋将自己的诸子和个别宗室封为藩工,让他们率领精兵分驻全国要塞,建立起由皇权直接控制的军事中心,一方面,用以巩固边防;另一方面,用以削弱诸功臣将领的军权,监视各地的文武官吏,运用强大的亲藩为屏卫,确保朱氏皇统的巩固。

其特点有三,即独有的军事特权、丰富的政治恩惠,优厚的经济待遇。但这三点都跟汉初的封藩巨大相当大的差别。

在军事上,明初藩王占守战略要地,具有节制诸将,直接调遣军队地权力,每个藩王属地都有镇守之兵和护卫兵。但这种兵性质上任然是国家军队,他的调动,是需要朝廷文书,和藩王调令的。朝廷不准调兵,藩王掉不动,朝廷想要调兵,没有王命,也调不动。但实际上,朝廷还是握有主动,毕竟一切皆出于上,只是因为藩王和军队长期往来,熟悉之后容易收服军心。

在政治和经济上,藩王只有一个王府,封地还是朝廷官员在管辖,虽然王府的职位拥有很多政治特权(明初),这些官员也可以兼地方参政,为地方行政首长,也可兼都指挥使,掌地方兵权,可问题是,这些官还是朝廷任命的官,其选拔方式是科举,是经过儒家培养的士大夫,不是汉代孝廉,或者藩王自己提拔的人才,这两者存在巨大差别。

故而,藩王封地的军政长官,其实不一定偏向藩王,甚至在造反的时候几乎都不会向着藩王,你看朱棣造反的时候有北平地方有几个官员附和的?

这样的藩国,藩王实际上兵不用有封地的所有权,封地内的行政体系是国家系统之下的分支,而服务藩王的只是国家需要时候的军事义务,是需要朝廷命令的。所以这样的制度根本没有推恩的可能。把诸王的的封地拆开来分给他的儿子们这种策略完全没有必要啊,因为诸王只有名义上封地。真正威胁到皇权的,其实只有明初边塞上9王的军事权力而已,其他诸王还不是当猪养了。

所以你看,建文帝削藩的时候,手段那么粗糙,也几乎没有谁敢反抗的,至于朱棣么,主要是本来就心存大志,加上运气好,建文帝朝廷昏招太多了,所以才会成功的。


以上个人浅见,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也是极好的!


青年折缘


其实在《明史》里有人提过用‘’推恩令‘’的方式削藩。此人叫高巍。但建文帝没有采纳。提意见的人是个二百五。而建文帝不采纳的原因他希望快速解决,而非循序渐进。

汉代封国具有巨大的权力,在封国内既有行政权,也有军事权,经济权。也可以自己养军队。但明代的藩王他没有行政权,只有军事指挥权,但军队是国家的不是自己的,而汉诸侯王的军队则完全是自己的(今日头条清水空流首发)。高巍生搬硬套‘推恩令‘’’显然是书生意气。而建文帝不采纳的原因就是他想快速解决,但行事过于操切,即便他爹朱标登基,也不敢采取如此激烈的削藩措施。况且,这个计策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了,在明代是否适用。实在值得商榷。

再一点推恩令实施在七国之乱以后,是在汉代强大的武力支持下,强行执行‘’推恩令‘’。而建文帝在地方藩王没有造反暴乱的情况在采纳‘’推恩令‘’显然是吃亏的(今日头条清水空流首发)。再就是地方藩王不是傻子,一千多年前的策略在明代是否适用,确是值得怀疑。汉武帝时期,刘邦子孙已经延续五代了,子孙繁茂。而建文时期大明刚刚建立。‘’推恩令‘’得不偿失。缺乏操作性。

’推恩令‘’的实质在于汉代诸侯国封国太大,分的是地。而明代藩王的权力在于兵。‘’推恩令‘’作用不大。再就是以建文帝君臣的能力,也未必会用好这个已经‘’失效‘’一千多年的措施。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许多人可能进入误区了。

首先,我们来说说“推恩令”。

西汉自建国以来实行“郡县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制度,诸侯王相对中央独立,拥有财权、军权、行政权。至文﹑景时代﹐诸侯王势力日益膨胀﹐形成直割据一方的王国与侯国,一度威胁中央皇权。


“推恩令”颁布允许诸侯王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其次,我们再来说说明朝分封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大封功臣的同时对诸子进行封王,意图通过诸王对功臣武将进行节制,并占据全国各要地,从而达到朱家江山的长治久安。


朱元璋对诸子进行分藩同时也进行了限制,爵位能够世袭罔替,但是军权、财权、行政权掌握在中央手里,需要经过中央的授权任命。

最后,我们说说为啥“推恩令”在明朝不能用。

①地位不同。明朝的藩王其实没有汉朝藩王那样大的权利,处处受到中央节制;

②时代不同。明朝在分封时候已经考虑过历朝历代的诸王之乱,不过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太自信了;

③权利不同。汉代藩王就是一个独立王国,明朝藩王没有太大的自主权。

因此,明朝没有必要向汉朝那样事实“推恩令”进行削权。


安定郡潜夫


不要拿汉武帝刘彻和明建文帝朱允文比较行吗?那简直就是对汉武帝的侮辱!根本就不是同一个重量级,没有可比性的。

首先说明,主父偃提出“推恩令”并不是什么高明的方法,更加不是首次,历史上运用这种分权的方法的人早就存在,不要觉得主父偃多么了不起。俗话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同样,大权分后变小,小权分后变了,这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汉武帝时期,也发生过诸侯的反抗,比如历史上有名的淮南王刘安,就曾经叛乱过,目的很明确,就是不希望自己的分封国被削弱,更不想被除国。结果呢,可想而知,一阶文人是斗不过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很快就被平叛。正是汉武帝凭借政府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自己的胆魄谋略,才将全国几百个诸侯国收归中央。

再看看,建文帝朱允文,这就是一个又庸又腐的傻冒,不知道他的太子少傅是哪一位,怎么就教出了这个个不懂变通的学生!诚然,建文帝也想削弱诸侯势力,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他还是没有认清自己正在做的事。也不想想,人心都是自私的,凭什么你一句话一张纸就让我自动交出财富和权力?都是洪武皇帝的子孙,凭什么你就坐在那个皇位上?不可避免,燕王朱棣反了!

更可悲的是,建文帝似乎还是没有认清燕王造反的真像,竟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对手,还错误的估算形式,真是愚不可及。相像一下,朱棣什么人,那是从小生活在军营的人,他的师傅都是徐达、常遇春一样的猛将,而他朱允文呢,身边都是方孝儒这样的腐儒,在血于火的战争中,建文帝怎能不败?更何况他还派了些老弱病残的军队?更何况他还一心想着“孝道”的愚昧!

最是无情帝王家!谁傻谁死的快!!





文史学生仵三源


因为明朝的藩王压根就没封地啊,怎么推恩?

朱元璋当初设置藩王的目的是什么?简而言之有二:

第一,怕开国功臣势力太大,于是把自己儿子撒出去,委以重兵,形成制衡。一旦有事,老子一句话把儿子叫回来,揍他丫的。

第二,蒙古虽然被轰出中华,但仍然与中华为邻,威胁边疆,指不定哪天人家就打回来。功臣们是能打,但派他们戍边不靠谱,所以把儿子们撒出去带兵,镇守边疆,以御蒙古。



朱元璋读书不多,但他不傻,知道自己死了以后,这些藩王儿子们是大麻烦。于是又想法子制衡他们,主要办法也是两个:

第一,你是带兵,不是统兵,也没法调兵,兵怎么统,怎么调,都归朝廷管。你戍边需要钱粮用度,也是朝廷调拨的;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的确是王,我老朱死了以后你也是王,你死了以后你后代还可以是王,这叫世袭罔替,算是你老子给你的恩典。但抱歉,你没有封地,你王府所在地归当地政府管,跟你没关系。而且除了戍边的那几个藩王能带兵,大多数饭桶儿子其实都被圈在京城,就是给个王府住,顺手发点俸禄,就跟清朝的闲散王爷差不多。

但汉朝的推恩令是咋回事呢?



西汉的诸侯王可比明朝的藩王厉害多了,人家不仅可以世袭,还有专门的封地,封地内的兵马、人民、资源、收入都归人家管,还有自己的国相和官僚机构,相当于一个个小中央。

汉武帝他老子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扫了几个诸侯王,但到汉武帝继位后,诸侯王还是有一定势力的,中央权力针扎不进水泼不进。怎么办?也学他老子干一仗吗?

不行,人家有更大的志向,那就是要弄死北边的匈奴。

所以针对诸侯王就要本着少动兵,少花钱的原则,目的是把他们搞弱,逼他们依附中央,然后抢他们的钱去打匈奴。

这才有了推恩令,即规定诸侯王可以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给自己除嫡长子之外的诸子,诸子可封为列侯,由中央赐国号,列侯归郡管辖。

这下可好,各国诸侯王不一定乐意,嫡长子不一定开心,但底下那帮犬子们是真心拥护党中央的英明决定啊。本来他们都没希望继承王位的,这下白得个侯爵干干,关键还有地盘,于是他们一闹腾,诸侯王也不得不忍下了汉武帝的这阴损招数。



所以我们看,明朝的建文帝为什么不用推恩令呢?因为明朝的藩王没有封地啊,也就无恩可推,只能推给他们一把大宝剑,削了算完。毕竟兵权、财权都在建文帝手中,藩王只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兵将熟识、效忠意识强,而且久在边疆,有战斗力。

这么一算,建文帝为何不冒险一搏呢?


达摩说


其实在汉武帝施行“推恩令”之前,景帝朝在平定七国之乱后,诸侯国的势力已经被削得七七八八。而武帝朝的推恩令可以说,彻底削去了诸侯藩王们的威胁。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之所以没有使用推恩令而是直接强行削藩,一来,推恩令耗时许久,见效并没有那么快;二来,明朝藩王与汉朝不同,本来就没有实际封国,实际可行性不强;最后,朱允炆“先易后难”却让燕王朱棣有了充足反攻的时间,战略有误。

汉朝施行郡国并行制,为了遏制诸侯势力,武帝听从主父偃建议施行推恩令。原本诸侯王爵位由嫡长子继承,后更改为嫡长子继承主要封地财产,而其他诸子为列侯,也可以得到诸侯国的一部分土地财产。最终使得封地越来越小,无法与汉朝抗衡。

虽然这是个“软刀子”,是非常高明的办法,但是耗费时间很久,成效没那么快。当时的建文帝就着急削藩,登基一年就开始对诸侯下手迫不及待。

汉朝推恩令主要分割封地兵力与财富,然而明朝并不同。虽然明朝施行分封制,但诸侯王也被严格限制,就藩却并没有实际的封国,也不得干涉封地的日常事务,除了几个“塞王”镇守边境拥有一定实权,各地藩王其实并没有什么庞大实权。可如果真要施行“推恩令”,去分割诸侯的什么呢?

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建文帝战略失误。朱允炆听从黄子澄建议,并没有首先削燕王朱棣,而是拿周王等实力较弱的亲王开刀。接连削去五位藩王,周、代、湘、齐等诸侯接连被废甚至遭诛。

朱允炆从小在深宫学习儒家文化,处理问题更多也是停留在理想状态,很多都不切实际。自以为几位藩王都乖乖听话了,燕王朱棣也不得不从,用不着拐弯抹角用推恩令。可朱允炆怎么都没想到,反而给了朱棣反攻的时间与机会。


澹奕


这就是有点想当然了,汉朝诸侯和明朝诸侯是不一样的。

汉朝的分封制度

汉初的诸侯是有封国,封地的,在封地内他们就是土皇帝。汉初的时候朝廷实际上只直接管辖十五个郡,而诸侯王只是受到汉庭节制。这些诸侯王大的甚至可以管辖数郡,例如吴王刘濞统辖三郡五十三城,楚王统辖四十城,齐王统辖七十二城,晁错当时就说到三王拥天下之半。


更严重的是在他们的封地他们拥有两项很重要的权利“置百官”,他们和朝廷一样有自己的宫殿,也有百官僚属和军队,而且是自己任命的。还有一项就说“敛财赋”,他们在自己的封地自行收取赋税。这就是军,政,财大权一把抓,他们联合起来的话,如果能同心协力,朝廷根本无可奈何。

即便在七国之乱后,诸侯王的实力大大缩减了,汉武帝仍是不得不使用“推恩令”这种温和的手法来削蕃。这是一个很高明的阳谋,可谓是王道矣!

明朝的分封制度

但是你要认为建文帝可以照本宣科那就错了,我们看明朝的蕃王制度是什么。

朱元璋希望仿照春秋时代“尊王攘夷”的方法,让诸侯们去守边疆。就像在春秋时代,靠着尊王攘夷的方法,齐,晋,秦三国任何一个都能把边疆扫一遍,这种方法在他统治的时代效果真是不错。也亏得朱元璋的几个儿子也都挺能打,燕王,宁王等九边把边疆打理的还不错。朱元璋感叹到:“朕北顾无忧矣”。


九边重镇的王都有很强的军事实力,例如宁王的朵颜三卫就是“带甲八万,革车六千”,而且都是蒙古部落投诚的弓马娴熟的人。

这么强的蕃王,尊王攘夷是可以,前提是他们要尊王,他们如果不尊王怎么办?朱元璋当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可是他的继承人不能不考虑。朱元璋也为他的继承人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朱元璋规定:“分封不锡土,列爵不临民,食禄不治事”。说白了,就是你只管打仗,其它的事不要过问。


现在问题来了,这些王没有封地,你怎么推恩?难道让他们用军队推?把九边军队都打散?那样没等蕃王反,草原上的人就打过来了。所以汉朝的时候推恩令根本就用不上,情况不同,不能照本宣科。

于是建文帝就用了比较激烈的手段削蕃,不过也真是太激烈了。洪武三十一年,看看年号还没改呢,就先流放了周王,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兄弟,建安元年废齐王,湘王,代王,岷王。湘王不甘受辱,举家自焚。朱棣也是靠着装疯卖傻躲过一劫。


渔耕樵读


汉武帝时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得到汉武帝的采用,这也让汉武帝更加有利的加强了皇权,这也算是一个很厉害的计谋。到后来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为了稳固皇室的权利,就大封朱氏之人为藩王,希望这些朱姓藩王们能在朝廷有难时可以勤王救驾。


朱元璋的想法和做法可以说和大汉当时的差不多,同时大封藩王的结果也和大汉几乎相同,都是到后来尾大不掉的局面。大明王朝在建文帝登基后,为了加强皇权,就推行削藩。然而结果却是燕王朱棣起兵,发动了靖难之役。最终燕王朱棣攻进皇宫。朱棣取得了成功后,就登基为帝,是为永乐大帝。

那汉武帝时期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可谓是个奇谋,大明建文帝为什么弃而不用呢?

建文帝时期和汉武帝时期的情况虽然看似一样,其实还是不同的。


在汉武帝之前的汉景帝时,当时天下诸侯的势力虽然单个没有朝廷势力大,但是他们加在一起的势力,却大大的超过了朝廷的势力,这就对大汉朝构成极大的威胁。故而汉景帝要推行削藩。

虽然因为汉景帝推行削藩而带来了七国之乱,七国之乱也给大汉朝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最终汉景帝还是平定了七国之乱。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之间虽然废去了削藩令,但是在平定七国之乱后,大汉朝廷和藩王之间的势力却发生了变化。那时的诸侯势力大大减弱,相同的大汉朝廷势力得以强大。


如此这样的局势,就给以后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奠定了基础,因为推恩令虽然名是推恩令,其实也就是减弱诸侯王的势力,当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时,诸侯王虽然心有不甘、虽有不愿意,但那时的诸侯王已经无力和大汉朝廷进行相抗了。

而建文帝做皇帝时,其实就和汉景帝时期差不多,如果建文帝推行推恩令,也就是如削藩令一样会遭到反抗。那时的建文帝势力和诸侯王相比,是很难在推行推恩令后,让诸侯王接受的。因为那些诸侯有实力,又怎么会受朝廷摆布呢!

故而要推行推恩令的前提,就是要有强于诸侯的实力,让诸侯们不能反抗,就算反抗,也能镇压。同时推恩令和削藩令相比,推恩令没有削藩令见效快。


所以汉武帝时期主父偃提出的推动令虽然是个奇谋,但大明朝的建文帝却弃而不用。


中孚鉴


很简单,你如果是个东西,那底下的人自然把你当做是个东西,对你提出的东西,那自然就是理所应当的接受,并且执行下去,如果你什么东西都不是,那你提出任何东西,人家都不会去接受。

朱允文继位的时候,为什么天底下的那些藩王对他并不在意?为什么?因为他最大的依靠没了他最大的依靠是谁?是他爷爷朱元璋有他爷爷朱元璋活着,这些叔叔辈儿的人是不会谋反的,但是他爷爷死了,他爹之前就死了,那他靠什么去镇压这些藩王?更加坑爹的是,朱元璋为了让他儿子能够继位,选择把胡惟庸,李善长等等一大批忠心于中央王朝的权臣,重臣,能臣全部干掉了,朱允炆手底下没人啦?

想想汉武帝推出推恩令的时候,首先中央王朝,那是人才济济呀,随便拉出一个人来都能把手底下的人给吊打,卫青啊,霍去病啊,公孙贺啊等等一大堆的人全部都是军事上面的顶尖人才。

并且在这之前,周亚夫已经把七王之乱给平定下去了,藩王的整体实力已经弱了一个档次了,根本就没有办法跟中央王权对打,可以说,汉武帝就算崩出来一个屁都能够把这些番王给吓个半死,更何况推出来的,推恩令的。

汉武帝拿出推恩令的方式,本质上来讲,是建立在自己的国家已经平静下来,自己实力已经无敌,但又担心自己后代还有可能再出现藩王拥兵自重的情况,所以推出了这个推恩令,在老子活着的时候就要把你们这些隐患全部给拆掉。

对于建文帝朱允炆来讲,他面临的情况要比汉武帝复杂的多了,说比军队那怎么比的过在北方驻扎的那几个军队呀,尤其是宁王,他手里面的军队可以说是天下中的精锐,你靠什么跟他打,而且比军事人才,人家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在军队里面打出来的,你凭啥跟人打?

所以说朱允炆想要推出推恩令人家不接受,你能有什么办法,说不定这个忒令刚刚拿出来别人就说不行,你这肯定是想削发你这肯定是不把我们这些叔叔放在眼里,给人家一个理由,人家拿起刀枪直接冲进南京城,你咋办?

所以朱允炆一个一个的慢慢下手,想要把他们的武装一点儿一点儿给解除掉,(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而不是说一下子拿出推恩令,那是与天下藩王为敌,你不想活啦。

除此以外,这个推恩令如果真正实施下去,对于北方的这些重兵集团来讲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军队集结起来才能发挥最大威力。你说出了推,因为军队一分再分,哪儿来的实力去和北方更加强悍的蒙古骑兵去对战?

所以说推恩令对于朱允炆来讲绝对不现实,至少在解除掉北方这个武装集团之前,推恩令不能够拿出来,否则你将成为众矢之的,你将会被人摁在地上来回摩擦。


漩涡鸣人yy


  • 这还是与社会背景有关系,自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法、兵、墨等百家就一直存与世,秦国就是因为兴起于法家,而亡于法家,这就有了后来刘邦建国后的“非刘氏子弟不得封王”的典故有点延续周朝分封制的意思。


  • 汉武帝时期,诸侯是有封地的,汉武帝通过推恩令,使得诸侯的封地慢慢分化给子孙,也就是说刘氏皇族慢慢被同化到平民的行列了,并没有什么厉害的诸侯。

  • 这也是导致了西汉灭亡的原因,“王莽篡汉”就是因为没有一位实权刘氏诸侯保卫皇室。
  • 而明朝初期,朱元璋在给儿子们分封边疆的时候,并没有分封领土,只有统辖的权利,并没有领地,也就实行不起来“推恩令”了,而军权还是在皇帝手中。


  • 建文帝其实是个书生皇帝,跟唐朝初期李渊的大儿子建成一样,只注重文治,武力并不怎么看中,但是纵观历史,兵权在谁手中谁就是老大,建文帝不看重兵权,又想削番,这就造成了被朱棣取而代之得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