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柿“甜”透錾字石!一起见证罗田农村发展的沧桑巨变

甜柿“甜”透錾字石!一起见证罗田农村发展的沧桑巨变

錾字石村,位于罗田县三里畈镇北部,因甜柿而闻名天下,被誉为“中国甜柿第一村”

金秋,记者走进柿乡,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映入眼帘,高大的“中国甜柿第一村”牌楼,正在兴建的乡村旅游公路,高标准的停车场,各具特色的农家乐……与过去那个贫穷闭塞的錾字石形成强烈反差。

变化来自于錾字石人穷则思变的一股闯劲。这个有17个村民小组的贫困村,共539户2006人,巧做甜柿文章,聚力精准脱贫,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过去,这里抱守柿树而叫穷,村里少有游客。如今,山村名气大了,游客多了,甜柿俏销了。

甜柿“甜”透錾字石!一起见证罗田农村发展的沧桑巨变
甜柿“甜”透錾字石!一起见证罗田农村发展的沧桑巨变

守好古柿树,

喜获多个国家级称号

进入三里畈镇北部边远山区錾字石,可见溪水穿村,山沟山坳,田边地角,房前屋后,到处是柿树。仅百年以上的古柿树就有3000余棵。

曾几何时,甜柿树因其生长旺、树龄长,影响了田地耕种。加之甜柿熟后,多半掉在田里,落在稻谷上,令人厌烦,一些老柿树因而被砍掉。

然而,在一次全国干鲜果评比鉴定会上,錾字石甜柿在全国800多种柿子品种中脱颖而出,成为最优品种,是世界唯一自然脱涩即可食用的优良品种。自此,錾字石作为“罗田甜柿”原产地,被誉为“中国甜柿珍品”。

甜柿“甜”透錾字石!一起见证罗田农村发展的沧桑巨变

錾字石人做梦也没有想到:曾经让人生厌的甜柿,竟然是绝世珍品

于是,地方党委政府鼓励錾字石人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甜柿生产。

然而,由于管理粗放,加上病虫害的影响,甜柿挂果不多,村民发展甜柿生产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錾字石人摒弃过去天种人收低效率的生产模式,运用“三防一喷、整修树盘、中耕除草、注重施肥”等一整套综合管理技术,甜柿生产有了质和量的飞跃。

尤其在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和甜柿栽培能手何耀林共同努力下,他们成功培植无籽甜柿。

甜柿“甜”透錾字石!一起见证罗田农村发展的沧桑巨变

如何把特色农业变成支柱产业?

近年来,罗田下大力扶持以錾字石为龙头的甜柿产业,制定《罗田甜柿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从基地建设、良种繁育与保护利用、销售加工体系建设等环节,给予引导和扶持。林业、科技部门及时编写甜柿技术资料,送到农民手中。

錾字石村“两委”一班人审时度势,紧抓国家惠农重农政策,把发展甜柿产业放在工作首位。

2001年,国家林业局批准命名錾字石村为“中国甜柿之乡”。

2008年,錾字石甜柿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2012年,錾字石村党支部组织种柿大户和销售能手组建甜柿专业合作社,通过甜柿专业生产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集中抱成团,共闯市场,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有了甜柿专业合作社,就有了专业机构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为农户提供专用的肥料、农药、种苗、包装、交易等服务,降低单个农户的生产成本,从源头上解决柿贱伤农的难题。

与此同时,甜柿大户纷纷加入合作社,仅去年合作社向农户收购甜柿50多万公斤,产值300多万元。

2013年,錾字石村被全国第21届食品博览会组委会评为“古柿树村”。

2014年,錾字石村被全国园艺学会柿分会授予“古柿树群落”。

甜柿“甜”透錾字石!一起见证罗田农村发展的沧桑巨变

2016年,錾字石村被国家林业部所属生态文化协会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

经过多年的努力,錾字石已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甜柿第一村和罗田甜柿生产基地。

到目前,全村甜柿栽培面积已达2000余亩,年总产量达80万公斤以上,其面积和产量呈现快速上升的势头。

甜柿“甜”透錾字石!一起见证罗田农村发展的沧桑巨变

办活甜柿节,

招来四面八方客商

谁曾想到,大自然赐予的“宝贝”,因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观念落后一直“养在深闺无人识”。

为此,村“两委”干部每到柿树开花和甜柿成熟时,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宣传影响,但是收效不大。

2011年9月中旬,时任三里畈镇党委书记陈建履新调研,眼见甜柿大获丰收,但是农民愁眉苦脸。

农民诉苦:甜柿卖价太低,采摘顾不上工钱,加上路不通,对外不好销。

柿农的难处,就是镇党委、镇政府的工作着力方向。

于是,在罗田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在三里畈镇党委、政府亲自组织下,“2011罗田·三里畈首届甜柿节”正式启幕。

甜柿“甜”透錾字石!一起见证罗田农村发展的沧桑巨变

谈起甜柿节,錾字石村党支部书记熊进民深有感触:“原来甜柿只卖几毛、一块钱一斤,还要送到镇区、县城卖。通过举办甜柿节,甜柿卖到了3元一斤,而且销售一空,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甜柿节是一个好的尝试。每到甜柿节,錾字石村最热闹,錾字石人最高兴。

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纷纷来到这里,打甜柿,吃土菜,看演出,赏风景,体验农家风情。

甜柿“甜”透錾字石!一起见证罗田农村发展的沧桑巨变

一届接着一届办,一届办出一届特色。如今,錾字石人已先后举办5届甜柿节。

游客来了,一批特色各异的农家乐迅速兴起,很多在外务工青年纷纷回家,开始“坐地赚钱”了。目前,全村已开办农家乐10余家,年接待游客2万余人。

又是一年甜柿熟了。2016年秋,在錾字石村熊义华家古柿树下,刚到任不久的镇委书记叶永清邀请农业旅游专家、媒体单位及电商企业代表前来出计献策做好甜柿文章。

甜柿“甜”透錾字石!一起见证罗田农村发展的沧桑巨变

叶永清书记问计柿树下

“这里风景迷人,甜柿诱人,但是基础条件太差,交通进出不方便,停车困难,希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让更多的城里人到这里休闲度假。”黄冈梦之旅房车俱乐部负责人聂银生建议。

是的!没有游客想游客,游客多了进不来、出不去可成了一大难题。

錾字石村整合交通、扶贫、水利等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大力实施通组公路、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塆落整治和水利设施建设。2016年底至今,他们动工兴建连接213省道的旅游公路3.45公里,基础路面扩宽至12米,新修通组公路5.8公里;动工兴建一个占地4000平方米生态停车场和1200平方米甜柿文化广场;新建一座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的党员群众活动执行、旅游接待中心。

与此同时,他们从中心街入手,拆除13处棚房,整修沿街石岸500米,拆除牛栏、猪圈、茅厕67处,修复仙人河防洪堤2000米,整修当家塘30口,新建饮用水井7口,易地搬迁17户……通过一系列的基础建设投入,錾字石村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湖北省宜居村庄、传统村落、黄冈市生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甜柿“甜”透錾字石!一起见证罗田农村发展的沧桑巨变

道路通了,乡村变美了,游客络绎不绝,柿乡商贾云集。

錾字石甜柿通过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宣传、微店及微商城推广、网红直播等方式,全力拓展“互联网+”营销渠道,迅速飞出深山,飘香全国。

连续5年,以錾字石为代表的罗田甜柿登上淘宝“全国丰收季”首焦活动,上了淘宝头条,这是湖北唯一入选的水果类产品。去年甜柿节,仅5天就通过电商销售5000单,共2.5万余公斤。

甜柿“甜”透錾字石!一起见证罗田农村发展的沧桑巨变

淘宝网与錾字石甜柿专业合作社签订购销合同

做强兴村产业,

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錾字石村是罗田重点贫困村,如何早日实现脱贫?

2017年,罗田县委书记汪柏坤到三里畈镇錾字石村驻点扶贫。党的十九大刚一落幕,他就第一时间进村宣讲十九大精神,探寻发展路径。

汪柏坤与驻村工作队员马不停蹄地走农家、听心声、察实情后商议决定:以村企共建为纽带,做大做强錾字石村甜柿专业合作社联社,鼓励贫困户发展生态农业,以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把錾字石建设成生态美丽乡村,打造成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村。

为此,錾字石村以“定制农业”的形式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订立合作关系,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电商+农户+旅游”的模式,发动全村群众入股成立一个联合社,第一轮群众入股股金为500万元,拟建一个小型民宿,解决游客吃住行问题。土地、山林、古甜柿树作为第二批入股,真正做到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同时利用“党建+X+贫困户”的模式帮助群众稳定增收,激活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甜柿“甜”透錾字石!一起见证罗田农村发展的沧桑巨变

除了大力发展甜柿产业外,利用220万元国家扶贫资金新建太阳能光伏发电站,220千瓦已完成并网发电,带动50户贫困户脱贫。同时在村11公里的通组公路两旁种植药木瓜和栀子花,再过一年即可产生经济效益。

2017年,他们因地制宜,新发展3个产业基地,助力贫困户脱贫:佛祖庵油茶基地300亩,带动30多户贫困群众务工;发展樱桃(车厘子)基地,带动精准扶贫对象13户;发展野菊花和白芨基地,带动精准扶贫对象20户。今年初,他们又新增一个甜柿苗圃育苗基地,在车厘子基地实行立体种植,增加30亩野菊花和30亩丹参,将流转的土地实现最大经济效益,同时为贫困户提供更多务工机会。

甜柿“甜”透錾字石!一起见证罗田农村发展的沧桑巨变甜柿“甜”透錾字石!一起见证罗田农村发展的沧桑巨变

与此同时,2018年4月9日,錾字石村甜柿专业合作社联社与湖北万密斋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农副产品项目签约。此次签约的农副产品项目有鲜甜柿、鲜板栗、甜柿片、柿饼、土蜂蜜、干野菜等十几个品种,项目总金额达300多万元,预计每年为錾字石村销售农副产品5万公斤,将带动185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为尽早建成真正的中国甜柿第一村和罗田甜柿生产基地,让錾字石甜柿成为老百姓的摇钱树,他们围绕甜柿深加工做文章,除进行晒柿饼、柿花、柿片外,还将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逐步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开展柿饮料、柿醋、柿酒、柿罐头、冻柿、柿汁、柿果酸、柿叶茶、柿蜜饯等深加工,目前冻库和烘干设施正在抓紧建设中。

2017年10月,罗田甜柿电商扶贫“百团大战”包销签约仪式在錾字石村成功举办。錾字石首次创新网销甜柿,向社会招募100名有影响力的电商团长,运用团购的模式,设定100个拼团,对接帮扶100个贫困户,包销100棵甜柿树。

甜柿“甜”透錾字石!一起见证罗田农村发展的沧桑巨变

“錾字石村搞乡村振兴,抓产业发展,我们男同志100元一天,按20天计算,最少有2000元钱一个月。现在錾子石变化真大,家家户户吃穿住用不用愁。”錾字石村村民熊云中说。

从单一产业到多业并举,从农家乐到乡村游,从全域旅游到乡村振兴,錾字石村就像一扇小小的窗口,见证黄冈农村发展的沧桑巨变,刻录下黄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铿锵足印。

记者 何运林 贺正文

通讯员 刘世民 方瑞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