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宁夏固原来,给心灵放个假!

到宁夏固原来,给心灵放个假!

到宁夏固原来,给心灵放个假!

“去宁夏,给心灵放个假。”在不少城市的机场,这句标语常引人注目。

大漠孤烟与奔涌黄河、西夏王朝与丝绸之路、骆驼与枸杞……宁夏汇聚了太多让人心驰神往的元素。作为继海南之后中国第二个全域旅游省级创建单位,宁夏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对经济的贡献率已超过8%。自2012年以来,宁夏旅游市场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增幅年均保持两位数以上。

到宁夏固原来,给心灵放个假!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对发展全域旅游作出指示、提出要求,为宁夏全域旅游发展指明了道路。

从旅游1.0景点时代,到2.0景区时代,再到3.0旅游目的地时代,如今,宁夏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把旅游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全域空间优化、全域产业联动、全域市场开拓、全域服务配套上发力,正在推动旅游向“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全域旅游4.0时代转变。

到宁夏固原来,给心灵放个假!

“有个景区,叫宁夏” 抓旅游就是抓转型、调结构

宁夏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徐晓平说,按照“全景、全业、全时、全民”模式,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区的战略目标,宁夏开启了南北不同地域、不同区位、不同资源禀赋探索发展全域旅游的新路径,通过资源整合、业态重构、产业融合、管理创新、服务配套,实现泛旅游产业聚集,释放旅游业综合带动效应。

宁夏是祖国西部一块宝地。全国10大类、95种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中,宁夏有8大类46种,被誉为“中国旅游的微缩景观”。

到宁夏固原来,给心灵放个假!

宁夏首次提出“要把旅游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首次提出“全景全业全时全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首创实施“五有一无”旅游厕所革命模式,首创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十百千万”工程,首创推出199元省级旅游惠民卡,全区群众可全年无限次免门票畅游区内42个景区……这些“首倡”和“首创”,加快了全域旅游的推进步伐,让宁夏成为西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领跑者、全域旅游西部模式的探索者,也让发展的红利更多惠及于民。

2017年,宁夏出台《宁夏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年)》,提出到2025年,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旅游千亿元产业的奋斗目标,并明确了全域旅游发展的路线图和责任书,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与制度保证。

到宁夏固原来,给心灵放个假!

“把钱分给大家” 抓旅游就是抓脱贫、奔小康

在宁夏,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六盘山森林公园、秦长城遗址、须弥山石窟、西吉丹霞地貌……这些都是推进旅游扶贫开发的“富矿”。

到宁夏固原来,给心灵放个假!

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万学道介绍,自治区扶持72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推动景村共建,提升景区对周边贫困村的带动力。沙湖景区为周边贫困村民优惠提供营业房和工作岗位,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主动对口帮扶贫困村……借助全域旅游东风,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到宁夏固原来,给心灵放个假!

旅游业“民间转移支付”“均衡社会财富”的调节作用,让越来越多贫困群众成为旅游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分享着旅游全产业链带来的红利。

到宁夏固原来,给心灵放个假!

“保住颜值,提升气质”抓旅游就是抓生态、优环境

全域旅游是一条“金扁担”,一头挑着绿水青山,一头挑着金山银山。

大漠粗犷,湖泊秀美,黄河雄浑,平川无垠……在宁夏,人们时常对这里既典型又别致的西北风情留下深刻印象。

宁夏以6.64万平方公里土地,集中了大山、大河、大草原、大沙漠、大湖泊,犹如铺展在西北大地上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这里有以水洞沟遗址为代表的远古文化、有以长城遗迹为代表的边塞文化、有以西夏王陵等为代表的各类文化遗存,这些元素高度集聚,让游客在短时间短距离内感受到不同的视觉和文化冲击。

到宁夏固原来,给心灵放个假!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宁夏,生态极为脆弱。如何“留住颜值,更提升气质”,保护并进一步开发好自然所赋予的独特资源?

自治区给出的答案是:必须把发展全域旅游与建设生态文明统筹谋划、一体推进,让旅游与生态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宁夏推动防沙、治沙向用沙深刻转变。在创造治沙世界奇迹的同时,于治沙中治出风景,在山水间种出财富,不断把蓝天净土转化为创业沃土,树立了“宁夏归来不看沙”的旅游品牌。

走进固原市彭阳县,梯田、林带层次清晰,绿树、花海交相辉映,呈现给人们的是一幅生态文明的“人工画廊”。30余年如一日坚持绿色发展,森林覆盖率由建县初的3%增加到现在的26.5%,国土治理程度达到76.3%——“生态彭阳”走出了一条改善生态、发展经济、富裕群众的路子。

到宁夏固原来,给心灵放个假!

人人都是风景,城乡皆是景区。全域旅游是一种全民参与、全民攻坚的旅游,其核心是“人”。宁夏加快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在全社会营造人人都是形象大使的氛围,力争让每一个宁夏人都成为全域旅游的东道主,不断提升标准化、人性化服务水平。宁夏旅游市场秩序正面评价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

转型升级激发的活力动力,脱贫攻坚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绿水青山绘就的金山银山,让“全域旅游”的宁夏实践生动而真实,“全域旅游”的宁夏步伐坚定而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