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290年、明朝276年、清朝276年,爲何有些王朝國祚難破300年?

葉夜love


自秦以後的歷朝歷代,無不上演中央皇權與地方豪強爭奪土地和人口的鬥爭,最終都是雙輸的局面—王朝覆滅,這種週期律無法避免

自秦之前,裂土分候,天下共治,小國寡民,大家各得其所。

以周為例,周天子作為名義上的天下共主,把天下已知的土地分封給王室貴族和功臣良將,讓他們作為一個個衛星國,拱衛周王室。

周天子對諸侯的要求不高,一般也就是隔個幾年到天子那報道一下,述個職納個貢,遇上週王要打仗就帶兵跟隨出征。

天子封土地給諸侯,諸侯再封給公卿貴族,公卿貴族也可以再封給自己的子弟,一級一級。

這種體制下,國家統治的成本非常低,反正平時大家各過各的,諸侯之間打來打去,周王也管不了就漸漸人畜無害。

當時人少地多,生產力也不發達,土地兼併也不嚴重,基本上沒有改朝換代的風險。

自秦以後,皇權獨攬,與地方爭權,最終總是雙輸的局面

秦始皇建立了前所未有的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權制度,從中央到地方,從丞相到縣令,都由中央直接任命,以郡縣制為保障,以發達的驛道和文書網絡為依託載體,秦帝國建立了可以直管到每一個農民的高度的中央集權網絡,這也使得他能調動龐大的人力物力修長城、建宮殿、搞移民等。

這種強大的統治力量可以保證國家擁有空前的資源調動力量及動員能力,也能保證國家穩定的財稅,不過就是不能太透支民力,最終秦朝就死在了濫用民力、橫徵暴斂上。

而後世的朝代,基本沿用了秦朝的這種中央集權體系,最多在細節上根據需要做一些改動而已。

這就逐漸形成了以下的歷史現象:

王朝初期,由於百廢待興,人口稀少,土地又多,開國皇帝都會體察民情,休養生息,於是大家就努力種地,這時候豪強也很少,民間大多是自耕農,佃戶很少很少,大家安心種地、按時交納皇糧國稅,然後自己也能衣食無憂,隨後在開國100年左右,王朝都能達到頂峰狀態。

但隨之而來的是人口問題,人口相對建國初期增長了好幾倍甚至十幾倍,但是土地的增幅是有限的,而土地兼併卻愈加嚴重,大量的農民失去土地,要麼流亡出去,要麼淪為佃農,不管這些農民的歸宿如何,這都意味著朝廷能收的稅會劇烈下降,能徵的兵和調的勞役也每況愈下。

這也好理解,自耕農的稅容易收,地方豪強家的稅,地方政府大都很難收的全,甚至收不到,流民自然是收不到稅了,佃戶依附於豪強,屬於隱性人口,更難以收稅。

隨後地方豪強的勢力不斷擴張,甚至招兵買馬積累實力,而中央皇權的力量卻舉步維艱,對地方的控制不斷下降。

此時一旦遇上天災人禍,財政上不斷捉襟見肘的中央政府無力賑災或鎮壓叛亂,這樣,流民四起,兵荒馬亂,對於王朝的安全又造成新的威脅力量。

即使出現幾個中興皇帝,也最多給王朝延壽個幾十年,暫時緩解一下社會矛盾而已,最終還是死路一條。

如果皇帝強行重新分配土地、清查人口、奪取對基層的控制權,可行嗎?

不行,王莽試過了,得罪了所有的豪強勢力,最終群雄四起,他迅速垮掉了。

因為此時的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已經幾乎沒有了。你要麼安靜的等死,要麼快快的找死。

最終,來個什麼天災人禍的事情,點燃各種矛盾,狼煙四起,天下大亂,經過一番洗牌,又一個新王朝誕生了。

這期間,老的王朝死了,老的豪強也基本死光了,反正都輸了,當然也有個別豪強運氣好的能做新王朝的皇帝。


雲中史記


其實這是一個社會學與自然科學的問題,中國的封建王朝超不過三百年,絕非巧合。

與中國相比,古代的西方王朝則要長壽的多,奧斯曼土耳其國祚九百多年,波旁王朝從建立到現在也超過了四百年(西班牙仍然是波旁王朝)。西方王朝超過三百年的比比皆是。

那麼為什麼中國的王朝就超不過三百年呢?強漢盛唐,那麼大的帝國,為什麼也挺不過三百年?

(唐朝極盛時期的勢力範圍,注意不是版圖而是勢力範圍)



這裡要引入一個概念——馬爾薩斯人口陷阱。

馬爾薩斯是19世紀英國的一名經濟學家,他經過多年的研究得出了一個結論——在工業革命以前,人口以幾何倍增長,而生產資料以算數級增長,生產資料的增長永遠跑不贏人口增長,所以人口必然以各種方式被削減到與生產資料匹配的程度。

是不是聽著有點暈?我解釋一下就不暈了。

我們發現,能夠超過兩百年的王朝,基本都是靠戰爭創立的,而不是宮廷政變,陰謀篡權的這種。無論是西漢、唐、明、清這種持續長達兩百年以上的王朝,無一例外都是經過空前慘烈的統一戰爭而誕生的。

這二者有什麼關係呢?

古代戰爭,人口的損失是非常巨大的。由於土地拋荒導致的饑荒,戰爭殺傷導致的瘟疫,都使得人口銳減。幾十年混戰下來,人口能損失七到八成。東漢巔峰期人口曾經達到五千萬,但曹操描寫的東漢末年就是一片“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世界,可見戰爭中人口損失的巨大。

但是這樣的世界,一旦有一個王朝統一安定了下來,將會有一個非常好的局面——土地資源充沛。

因為人口銳減,等一切安定下來以後,活下來的人發現耕地多到種不完的程度。所以當王朝統一之後一般都是一個“盛世”,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仁宣之治等,說白了就是因為地多人少,老百姓因此吃喝不愁了。

但是,這樣的日子是不會持久的。

古代沒有計劃生育,也沒有避孕工具,所以安定下來的古人就會一門心思的造人。古代人口因此產生了幾何級增長。

一家夫妻倆人,如果能活下來四個孩子,則他們的人口數量就增加了兩倍。繁衍幾代下來,被拋荒的土地全部被佔有了,已經沒有多餘的空間來養活人口了。

但是古人是沒有土地人口矛盾觀的,他們還會繼續生,沒有土地怎麼辦呢?墾荒。

靠著墾荒,總算還是養活了一部分人口。但是架不住人口越來越多,墾荒也無處可墾了。漸漸的,人均耕地越來越少了。

本來一個村一百人一萬畝地,一個人一百畝,哪怕天大的災荒,靠著豐年存下的糧食,也可以輕鬆度過(一百畝地養活一個人太輕鬆了)。但是如果一萬畝地五千人分呢?

一個人兩畝地?

如果人口繁衍到這個程度,那麼豐年的時候,兩畝地只能保證一個人勉強的溫飽。一旦發生歉收或者絕收,就有人要捱餓。

更可怕的情況是,有人要沒飯吃,要餓死。

因為一個人兩畝地,是不太可能有什麼糧食儲蓄的的,自然也難以抵抗自然災害。

但是中國人從來就有反抗基因。吃不飽飯的農民們,不會覺得是馬爾薩斯陷阱害了自己,他們只會看到自己沒吃的,官老爺家裡缺有吃的,所以造反,起義。

西漢的綠林軍,赤眉軍,東漢的黃巾軍,唐朝的黃巢,明朝的李自成,張獻忠,清末的洪秀全,捻軍等,都是帶領了這些活不下去的農民造反的。



那麼人口經歷了瘟疫災荒等等,要到什麼時候,才會發展到人均資源脆弱到一有災害就會造反呢?

答案是大約三百年,這就是本問題的終極答案,在工業革命以前,這是一個無法破解的終極問題。


小約翰


以前和一個朋友討論過這個問題。比喻一下更恰當。

1,新王朝建立,一個農民分的地一年可以產600斤大米,自己吃300斤夠了,剩餘可以換錢

2,王朝前期,人口劇增,新開發田地能供應多出的人口。一個農民每年仍然可以剩下300斤糧食。

3,王朝中期,大地主,大財商增多,壟斷出現。一個農民仍然可以剩下300斤糧食,但是隻能換更少的錢。

4,王朝後期,階級固化。矛盾增多。人口太多。新開發的土地以及提高的生產率都不能滿足劇增的人口。大量農民剩不下糧食。

5,王朝末期,逢天災人禍,矛盾激化,大部分農民破產或瀕臨破產,溫飽問題不能解決。造反。王朝推翻。人口驟降。

6,以前看過一篇論文講研究地質發現,找不到出處了。大概意思是歷史上基本幾百年就會出現幾十年天氣異常情況,這也是一個原因。


羅非魚55202


中國最強大的三個王朝——秦朝隋朝和元朝最“短命”,都不到百年,最沒有出息的是明朝,毛澤東說:一看明史就來氣,周恩來說:明朝的皇帝一個比一個窩囊,清朝的皇帝一個比一個硬朗,進駐中原帶來了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嫁妝”,雖然晚期丟失了一部分國土還剩幾百萬領土


792突擊步槍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和大家說個歷史故事吧,南宋末年,賈似道掌權,蒙古軍隊已經開始進攻南宋了,當時朝廷可以說外患嚴重,皇帝就派賈似道去前線支援。賈似道路上,手下人就問他有什麼退敵良策,他說沒有,手下人就好奇既然沒有問什麼你還要求去前線支援。

賈似道是這麼說的,宋朝立國三百多年了,該滅亡了,我們投降吧。

宋朝開國,960年到1276年,三百多年的歷史,那時候的人們就認為該滅亡了,我們不說全部,畢竟賈似道不代表所有人,但畢竟代表一部分人的觀點。

這個可能和五行相生相剋,朝代輪迴有關係。

當然這是當時人的一種迷信看法,但畢竟當時代表一種觀點,所以很多時候,人們覺得王朝氣數已盡,就牆倒眾人推了。

明朝滅亡時候也有這個觀點,當時是內憂外患,一個是後金,一個是農民起義軍,明廷是拆了東牆補西牆,堵窟窿的辦法,就像現在的套路貸,慢慢地還不上了,窟窿堵不上了,明朝也就滅亡了。

滅亡唐朝的朱溫,他哥哥朱全昱說過一句話,朱三,你本無賴,蒙上天眷顧,讓你當個節度使還不行?奈何你滅了唐朝300年社稷,你這樣我們朱家是要遭報應的。

結果,朱溫和兒媳婦亂倫,被親兒子朱友珪殺死,兒子之間又相互仇殺,朱友貞滅了朱友珪,最後朱家王朝被死敵李存勖滅了。

這算報應吧。

綜上所述,當時人們都有個宿命的看法,有的時候王朝滅亡,是當時人二三百年差不多了,牆倒眾人推了。

其實更重要的是,開始皇帝都是從刀光劍影過來的知道獲得江山不容易,為了長治久安,願意採取有利於百姓的措施。

而越到後面的皇帝,從小在深宮中長大,對民間不瞭解,養尊處優,不知道百姓疾苦,所以很多措施不利百姓。

最重要的一點,長久穩定帶來的問題。最底層和最高層中間那部分人固化了。

最底層的生活最高層不瞭解,中間階層人盤剝底層百姓,矇蔽上聰。

所以雍正的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才會那麼難辦。


勾勒歷史的世界


三百年,似乎是一個詛咒,從秦朝到清朝,沒有一個朝代能夠有所避免,這是封建王朝最大的特色。

究其原因,非常好理解。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是農耕社會,社會的中流砥柱是農民,依靠土地,養活一大批人。但是種地豐收還是欠收,取決於兩個因素。

第一個因素是氣候


氣候好理解,氣候降低,糧食大幅度減產,小農經濟遭受到破壞,封建社會產生動亂與動盪,加上長久的饑荒,人口銳減。所以,每逢此時,史書上記載的一定有“相食”字眼。

人飢餓死去,越來越多,累累屍體荒野,若沒有及時處理,瘟疫爆發。某種人藉助這次機會,號召民眾,起義便產生,各地紛紛揭竿而起,重新洗牌,建立新的王朝。

而這中間間隔的時間恰恰是300年,300年一次鉅變。除了糧食減產外,北方遊牧民族也會南遷,二者共同點是都會爆發戰爭。

北方遊牧民族屬於靠天吃飯,哪兒草茂盛,往哪兒走。若氣候變冷,草原上的草凋零,牛羊大片死亡,沒食物的他們便南下,依靠搶奪我們的食物為生。矛盾也由此爆發!漢武帝打匈奴不正是如此嗎?



第二個因素是土地的多寡

氣候變化,影響著糧食產量,但是人能擁有的糧食過少,人口又多,所以爆發戰爭。忍不住一問,為什麼沒存糧?因為土地兼併。

新的王朝建立,第一件事一定是重新分配土地。接下來就是朝廷中央和地方豪強的博弈。初期,朝廷依靠土地所獲得的稅多,農民也屬於自耕農,自給自足,老實上稅。

但隨著王朝發展,地方豪強開始侵佔田地,自耕農也變成傭農,那朝廷的稅也就在慢慢減少,朝廷中央的權力越來越弱,朝廷沒錢來運轉,怎麼不變弱呢?


一旦爆發混亂,朝廷力不從心,動亂越來越大,又是重新洗牌。300年恰恰是土地兼併的極限。

綜上,我認為王朝難破300年的原因是“氣候變化”和“土地兼併”。所以,不難發現,王朝末年時,一定會有農民起義,那時候王朝處於“政治腐敗+民生匱乏”。


非常茴香豆


中華民族其實是很悲哀的,應該說命運真的不是太好。一個西部類似軍國主義小國,依靠“集全國之力幹大事”的治國優勢,迅速滅了六國,從那以後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兩千多年的大一統中央集權式的皇權政治文明。雖然有“民為貴,君為輕”這種儒家看似較為開明的道統學說出現,但也只是做臣子的讀書人與皇帝為爭奪行政權而喊出的口號而已。實際上兩千多年以來,更多的是“君為貴,民為賤”而已。商鞅所謂變法,其富國強兵的核心就是弱民,民弱了,國才強,國強其實就是君強。以大多數民弱犧牲換取一國及至一人之強,這種強國必然不會得到國民的認同以及積極的擁護,相反卻是逆來順受。

以皇權為核心的中央集權式的政治體制,所依靠的經濟基礎就是國民的付出,這種付出是有底線的,一旦付出觸動這種底線,社會利益的平衡點就會打破,國民就會忍無可忍被有做皇帝野心者鼓動和利用,推翻原來的以原皇帝為核心的既得利益者,接受新的皇權集團統治。由於經過大亂之後,以土地為主要資源因戰亂人口減少而相對充裕,土地重新分配很容易進行,因此開創新王朝的統治者一般因為現實原因,不得不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一個國家想恢復原來的經濟水平,而且是在小農經濟模式下,需要三代人以上努力,才能完成。

一旦經濟水平恢復,以皇權為核心的中央集權體制,雖然中央有監察、司法以及考試機構,但是在相權不斷弱化的趨勢下,皇權成為決定一切的唯一國家機構。既得利益大小,都是以和皇權關係的遠近而決定。也就是將通過強迫國民的付出,以皇權為中心,由近及遠利益集團進行劃分而已。在農業社會,社會財富主要體現在土地上,以皇權為核心的少數團體獲取了大多數土地,大多數農民只擁有極少甚至失去了土地。這種分化需要三代人最終形成的。

因此從建國到亡國,正常沒有外力和自然條件干擾情況下,一般不超過六代人。以過去人均50年算作一代人計算,六代正好三百年左右。由於皇權式的中央集權根本不會重視民的權利,與民最終都是對立的,沒有讓民參與甚至主導國家政治生活的權力,那麼這種國家王朝就不會有形成自我糾錯機制,只有陷入不斷重複兩極分化,再融合再分化的歷史週期怪圈。


喜歡廣泛的


那個……強調一下,此規律僅限古代


你這個問題真可怕,

我們先來看下這三個朝代滅亡的直接導火索吧。

首先是唐朝,儘管唐朝藩鎮割據問題嚴重,但實際上,從安史之亂藩鎮問題出現到唐朝滅亡,這中間仍然持續了唐朝大半時間,所以,藩鎮割據不是唐朝滅亡的主因,唐朝滅亡的原因,是唐僖宗年間的黃巢起義,黃巢起義嚴重的打擊了唐朝統治的基礎。

再看明朝,儘管之後取代明朝的是滿族人建立的滿清,但是實際上終結明朝統治的,是李自成,張獻忠為首的明末農民大起義,明朝在與農民軍的爭鬥中不斷衰弱,最終滅亡。

清朝滅亡的直接導火索,是辛亥革命,由下層新軍發起的辛亥革命以星火燎原之勢,席捲各省,滅亡清朝。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最終新王朝的果實是被誰摘了,舊王朝滅亡的直接導火索都是下層民眾發動的反抗。

這種反抗發動成本是很大的,他被舊王朝稱為“謀反”,是十惡不赦第一大罪,一旦被抓,必死無疑,所以普通人在反抗前總是會衡量:苟延殘喘窩著——起來反抗拼命,這兩者之間成本的比較,當一方面兩者最終結局差不多的時候,人們就會發動反抗,這一點,最早的反抗者陳勝有過深刻的總結:“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那麼,下層民眾需要多久才能徹底活不下去呢?這就要看封建王朝對於典型農耕文明下中國農民的生產資料——土地的分配情況了,實際上規律是這樣的:舊王朝末期,人口眾多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裡,大多數人活不下去————起義,戰爭減少人口,建立新王朝,土地重新分配————人口增長,土地兼併開始————人口眾多,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裡——起義……

那麼,完成這樣一個週期需要多久呢?

我想你已經猜到了:300年!


扣毛


【1】

從秦朝以後,中國歷史上,歷代王朝,都沒有真正意義超過四百年的王朝,甚至連三百年的都沒有。

秦朝以後,超過四百年的王朝只有一個,那就是漢朝,西漢東漢累計四百多年。

但是這其實是一個誤區,那就是東漢其實是一個新王朝,而非西漢的延續。

東漢是在西漢整體滅亡很多年後,重新建立的王朝,除了皇帝是西漢遠支宗室以外,整個東漢和西漢其實沒啥瓜葛。

而秦朝以後,超過三百年的王朝,除了漢朝,也就是宋朝。

而宋朝是由北宋和南宋兩部分組成的,事實上,北宋末年,北宋政治腐敗,各地農民起義接連不斷。

照那樣發展下去,即便金兵沒入侵北宋,那麼北宋也會被農民起義推翻。

【2】

而金兵的南下滅亡北宋,固然是北宋的不幸,但是卻是宋朝的幸運——金兵的入侵,改變了宋朝的社會矛盾,讓本來該由宋朝朝廷對付的農民起義,變成了對金人的起義戰爭。

而南宋則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來自農民起義的壓力,從而繼續對南方進行統治,並延續了一百多年。

【3】

而此外,其餘的王朝,不論是晉朝,還是唐朝、明清,都不曾超過三百年國運。

似乎,三百年,成為了一個王朝的極限。

而之所以是這樣,那就是因為一個王朝的興衰,好比一個人的成長一樣。王朝的初年,好比一個人的青少年,身體健壯,各種社會問題好比疾病,在強大的免疫力下,一般的疾病不足以致命。

而到了王朝的末年,好比一個人到了晚年,身子骨差,甚至於,一個感冒,都可能要了這個王朝的性命。

因此每當人說,如果崇禎用了XXX,明朝就不會滅亡,我就覺得可笑。

因為明朝晚年,天災之外,最要命的是人禍。

即便是豐年,也依舊擋不住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辰州觀海


這恐怕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個讓人費解的“特色”吧,縱觀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的確沒有前後相續的兩個朝代,存活超過三百年,由於種種原因,即使超過三百年,也是前後有斷層或者夾層的相續!(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怎麼理解呢?若說超過三百年,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至公元8年,王莽篡漢,西漢滅亡,享國194年;公元23年王莽新朝覆滅,公元25年劉秀建立東漢,至公元220年,曹丕篡漢,享國195年。西漢、東漢加起來有389年的歷史,超過了三百年。

但是西漢、東漢雖然常放在一起說,但歸結起來卻是兩個人朝代,中間還夾著一個王莽的新朝15年。

究其覆亡原因,若說遇人不淑,倒也無可厚非,畢竟西漢、東漢都是因為權臣篡位致使滅亡,但要說權臣當道是王朝更迭的原因,顯然也不太讓人信服,因為滿清皇室存在了296年,細心的讀友可以發現。


滿清的皇帝普遍素質還是很高的,既沒有暴君如秦始皇、殺伐如朱元璋、昏聵如嘉靖帝,但也僅僅是存在了296年,就在國人的一片聲討中黯然退場。

若說暴政、沉重的徭役,倒也有那麼幾分道理,以法為師的秦朝,修長城、修馳道、修阿房宮、修秦陵……最終把自己修進了墳墓,作為封建王朝的開創者,僅僅享國15年。

與其差不多的還有隋朝,修大運河、修長城、修陵墓、修倉庫……,也是搞得民不聊生,最終享國34年而亡。

其他的封建王朝,超過清朝的根本沒有,因此,綜覽整個封建社會,總括朝代更替規律,還是能夠總結出一些原因,首先就是沉重的徭役賦稅,導致民不聊生。

再就是嚴重的土地兼併,這也是根本原因,每一個朝代的後期,大規模的土地兼併,大量的土地被集中於少數人手中,都是導致王朝更替農民起義的終極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