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慈禧太后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爱看视频的左左


不读历史,无法知道慈禧都干了什么。

不读近代史,不知道慈禧对大清做了什么。

但如果不从两次鸦片战争读起,更不知道慈禧两次“壮举”和“四德行”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一次是让八国震惊,下发诏书,削你们。

一次是让八国吐舌。下发悔书,服了。

而前后,只是“早晨说了梦话”,晚上说了“屁话”

熟知历史的人,对“垂帘听政”这四个字肯定不陌生。



19世纪中叶,由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失利,使大清的国门门户洞开,许多西方人成群结队蜂拥而至。而这许多来清的蓝发碧眼并非都是善类。有相当多的洋鬼子打着传教士或者做生意的愰子无恶不做,横行乡里、鱼肉百姓。 而当时地方官府、官员却因为害怕得罪洋人(朝廷与洋人互通往来),往往对他们的行为偏袒纵容,致使民间百姓与洋人矛盾不断。 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终于爆发了义和团(义和拳、小刀会、白莲教等)运动。首先由山东拳民们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号,而此举正合慈禧本意(慈禧痛恨洋人的所做所为)随即在慈禧默许下,义和团风火席卷半个中国。



在与朝廷“义结金兰”的情况下,义和团经批准进驻北京(这期间慈禧已与洋人欲磨拳擦掌),围攻外国人在北京所有官方机构和民间团体,因信仰不同,烧天主教堂成了首选。杀大使,杀商人,杀外国传教士成了家常便饭,最终将事态扩大,矛盾激化。以英法德意俄为首的八国联合军队为“维护在华利益”,经慎重研究后(战争令一下,好几个国家都不敢打)入侵中国,义和团成了导火索,战争爆发。



开战前,朝廷分为两派。主战派以载漪为首,大力扶持义和团。以五大臣徐用仪、许景澄、袁昶、联元、立山主为主和派的则希望避免与洋人产生正面冲突,解散义和团。 双方坚持不下时,最终,慈禧站出来“力挽狂澜”,亲自下令杀掉求和的五大臣。



1900年,慈禧授意主战派发布了一道宣战诏书,动员全国百姓起来抵抗八国联军,慈禧在诏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朕今涕泣以告先庙,抗慨以示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鞑伐,一决雌雄。连日召见大小臣工,询谋佥同。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下至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彼仗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人心。无论我国忠信甲胄,礼义干橹,人人敢死,即土地广有二十馀省,人民多至四百馀兆,何难减比凶焰,张我国威”!(史料有译,不细表)



可事与愿违,义和团在前线大败,没能给慈禧长脸。大阵营被马克沁一阵突突皆都不覆存在,散兵游勇四散。八国联军势如破竹,自天津大沽口长驱直入攻占了北京。



而慈禧闻讯,早在联军入京前,慌忙带着光绪帝一路逃往了西安。

跑到西安后,可笑、可恨、可恼、可怜的事被都来了。



可笑:如果按照杀掉五大臣的态度,慈禧应该暂时以西安为陪都,誓死与八国联军死磕底。可是,刚到西安没几天,慈禧就服软了,拿光绪当枪使,以他的名义又拟发了一部诏书《罪己诏》,其中还有一句“千古流芳”的名句: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原文译后是这层意思:

“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就是拿钱了事。

前后嘴脸判若两人,真应了那句话:女人当家瞎胡闹。

而“四大德行”使些许人蒙冤“千古”,使许多人破口大骂。



可怜:可惜开战前被她杀掉的五大臣等主和派,弄了个汉奸的罪名。并被附予“临阵退缩,甘心从逆”。



可恼:慈禧逃到西安后,一反常态成了向洋人摇尾乞怜的人。如果按照她自己之前说的标准,“临阵退缩,甘心从逆”之人都该杀,那慈禧算得上先死之人,也是中国最大的汉奸了。可是,她却无耻的发布了《罪以诏》。



可恨:开战前慈禧大话连篇,与义和团称道弟。败逃西安后,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为了彰显与洋人交好之诚意,命清廷与洋人“同仇敌忾”,绞杀义和团残余,结果,义和团无处可逃,被绞杀殆尽,砍义和团的脑袋成了一种血腥游戏,野史记载最高纪录在北京菜市口一天就砍了七百多个义和团成员。



写到这,有人会问:

这前后判若俩人的老太后为什么会去打肿脸充胖子、拿石头砸自己的脚、拿巴掌打自己的脸,然后,又吃回头草呢?



暂且再唠叨一会。

其实,在正式向列强宣战之前,慈禧并不坚决。一方面,慈禧的确痛恨洋人,着实希望借义和团之手打击一下外国人的跋扈,替自己出一口恶气,同时还能借此机会废除光绪。但另一方面,慈禧也知道大清国力衰弱,兵损民穷,也深知连北洋水师都葬送日本之手,战胜八国联军希望渺茫。但



之所以下那道宣战诏书,是因为从载漪那里收到一则假情报(据说是事后得知,无证据),说洋人要逼她归朝政于光绪,结果一时怒火冲冠,丧失了理智,拉着整个大清来给她的权力陪葬。 等到外围不支,八国联军快攻入北京时,慈禧才发现自己是被载漪等人给耍了,于是对洋人态度大变,从势不两立变成了卑躬曲膝(史料有详细,不必细叙)。



可是,在《罪己诏》发布后,洋人追究责任,慈禧竟撕破为了一张老脸,把一切引发战争的原由推向了义和团所,还指责地方官府、官员办事不利,并下命令掉转枪口,捕杀义和团余孽。如此厚颜无耻的“壮举”,可谓是百年难得一见,这也就是慈禧能干出来,也是给她一生以来最大的“功绩” 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从此,大清便七零八落。



不过,她也确实功不可没,十几年后,最后一个溥仪 退位,中国走向共和,她的胡闹,可能间接地使清朝提前走向了灭亡。


骁勇34


慈禧太后统治下的清朝进一步使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签订更是将中国的耻辱刻在了历史上!可以说她是一个十足的罪人!但事物都有两面性,她对清朝则是有功的,主要有:

1洋务运动就是在她的支持下开展的。各种实业的创办,军事的改革,慈禧太后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女人,她有一定的政治能力和政治远见,洋务运动的成果有她的功劳!

2对内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果断的任用曾国藩等汉族知识分子,不拘一格的信任汉族地方武装,并积极拉拢西方列强来做帮手,一系列的举措都为剿灭太平天国运动提供了最大的平台,最大的支持,最大的后援。

3团结了清朝的统治阶层,避免了自相倾轧。清朝晚期是个内忧外患的时代,正是由于慈禧太后的强大的整合能力,才使得清朝没有被西方列强所瓜分。虽然耻辱伴随,但毕竟我们还是独立的存在!没有彻底沦为奴隶,没有失去主权,我们还是中国人!这才是慈禧太后最大的贡献!

各位看官对我的回答是否满意?我是寅哥解惑,感谢您的阅读。




郑寅础


看待历史人物,最忌讳刻板印象和乱贴标签,这在近现代人物的身上尤其明显。而慈禧,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人物

首先必须承认,慈禧在中国面临转型的时候,却把中国带到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本来在同光年间,中国已经逐渐开始有了一定的近代化的趋势,却因为慈禧只顾自己享乐,甲午一战惨败之后,中国从此万劫不复。

但是这里面存在着一个逻辑问题,同光年间的“同光中兴”,是靠谁领导的?

靠小皇帝么?当然不是,同治这小子十九岁就翘辫子了,还是逛窑子逛死的,你指望他好好治理国家?光绪刚亲政没几年就指挥甲午战争打的一塌糊涂,还在日本也撑不下去的时候自己先软了下来,你觉得他是个好领导?

真正的办事官员,那一干晚清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张之洞等等,全部都是靠一个人的信任乃至提拔,那就是慈禧。是的,在慈禧年轻的时候,她是一个比较清醒的政治家,在任用人才方面是非常有一套的。

只可惜,靡复有初,鲜克有终。慈禧的清醒随着她的岁数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少,自己反倒越来越糊涂,越来越喜欢权术,越来越对革新失去兴趣。而国家终于在她的这种糊涂之中,一蹶不振。



青言论史


慈禧在历史上总体是过大于功,不过看待历史要从这个客观方面来分析。

个人认为慈禧最大的功绩是促进了近代化的进程,在经历过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开始意识到清朝的落后,所以新的思想围绕在统治阶级的士大夫阶级开始进行变革。洋务运动就这样展开了,历经三十余年,对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有很大作用。运用了不少人才包括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等人,其中不少是汉人。这一点难能可贵的,清朝后期已经摇摇欲坠,慈禧的政治手腕可见一斑。统治清朝政府半个世纪左右,对于清朝的历史进程是有很大影响,当然有不少的耻辱啊。不过客观上来讲,西方世界的军事经济都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当时的清朝,中国衰落的趋势无法避免了。虽然慈禧搞洋务运动还是为了巩固统治,在一定程度对于清政府的灭亡有一定延缓作用,虽然屡次侵犯不断的各地赔款,但是权宜之计,清朝人也不是傻子。都是以租借的方式签订的,而且对于有些赔款也是没有给完,当然清政府没有能力偿还的原因。在清政府矛盾的不断加深当中,慈禧还是顺应了潮流允许搞了百日维新,接受了一些体制上的改革。对于当时来说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不过日后觉得危及统治地位和清朝政府的专制地位,又出手阻拦。所以整体上是过大于功的。

据说慈禧当时对于女权的地位也是有所提升,废除裹足制度,办女子学校啊之类的,不过作为历史上名声不怎么好的这样一个人,要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很难的。


用户5436617808757


中国上下五千年,我还是比较敬重慈禧这个老太太的,她不象朱元璋那些后代,这个老太太一生都没做什么错事,说她做错事的人,都是后人强加于她的,后人对近代世界历史发展不了解,无端指责他不为过,让同我观点的不忘点赞我哦,不合你心的可以骂我哦,交流交流,头条要的是不同的观点


白与黑946


以当代人的观点,她毫无功绩可讲

以当时的人民观点,她更是劣迹斑斑

以当时清王朝来讲,她压制皇帝,垂帘听政,挪用海军军费养私欲,她简直就是暴君

有人说她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敢情别人就没维护?只是这种烂到骨子里的王朝,无药可医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