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珈談史:祖逖滿懷才智,既然君主不懂賞識與信任,那就自己拼搏

大家好,我是消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祖逖的故事。

話說,祖逖這個人,背景在當今看來算是不錯的,生於官僚之家,家族世代為官,是當地的名門望族。父親祖武曾擔任上谷郡(今河北懷來一帶)太守。家有兄弟六人,自幼喪父,由幾個哥哥撫養成人。青少年時代的他行為灑脫,不重儀表,也不肯讀書,在十四五歲時還沒有認認真真讀過一本書。然而此人生性豁達大度,年長後喜歡結交朋友,又輕財好義,常常幫助別人,他的宗族鄰里都敬重他。之後,他慢慢勤奮好學,通曉古今,廣遊四海。人們都稱讚他有濟世之才。在他24歲時離開了遒縣老家,來到中原,與劉琨起任司州主簿,兩人成為好朋友。

消珈談史:祖逖滿懷才智,既然君主不懂賞識與信任,那就自己拼搏

大約在公元311年的年底,北方受難頗深,他就帶著自己的家族人員加起來接近數百家,一起逃往江南。在當時,南方得士族們很多都是南遷下來的。當時的江南,不少士族多隻求偏安一隅,不求重返故土。但是,他卻是不會苟安,心存恢復大志。首先,他寄希望於司馬睿。313年的一天,便向司馬睿提出北伐的主張。但是,司馬睿無意北伐。一方面,他剛剛佔據南方,需要鞏固他的統治;另一方面,當時的西晉在長安還有一個名義上的朝廷。如果發動北伐,對自己不利。但是,他也熬不過多番義正言辭的建議,最後司馬睿雖然答應了了,但是並不積極支持,只供給一千人糧餉和三千匹布,沒有兵器,只讓祖逖他自己折騰,然而,即使在這樣得艱苦環境下,祖逖沒有放棄,反而是積極準備著。這時他已48歲了。

消珈談史:祖逖滿懷才智,既然君主不懂賞識與信任,那就自己拼搏

公元313年,他帶領自己的私人武裝(部曲)一百餘家渡過長江。渡江之後,祖逖進軍到準河前線,一個叫淮陰(今江蘇清江市境)的地方駐屯下來做前期準備工作。不久,就招募到二千兵卒,經過訓練後就向豫州境內進發。

石勒是匈奴族,劉漢政權的大將,當時在豫州境內是權霸一方。石勒名,實際上擁兵自重。他以鄴城(今河北臨瘴縣西南鄴鎮)為據點,手下戰將如雲。除此以外,還有漢族地主的地方武裝,稱為“塢堡”。在豫州境內,這類塢堡組織為數不少。塢堡組織是時代的產物。當時定居於北方的少數民族在展開反西晉統治的同時,對漢族人民大肆燒殺搶掠。部分漢族人民往往聚眾而居,在險要之處建築城堡為“塢”、“保”、“壁”、“壘”等,推舉當地的豪強地主或官員為首領,稱為“塢主”。用時耕作,戰時防備。但是,有些塢堡得力量還是不可小覷;有些塢主很有才能,能夠在混戰的中原堅持下來。而且,這些塢堡組織的政治沒有得到統一,有的甚至互相吞併,自相殘殺。

消珈談史:祖逖滿懷才智,既然君主不懂賞識與信任,那就自己拼搏

他進入豫州之後,就想方設法拉攏一些塢堡組織,爭取他們歸附過來,以壯大自己;同時又設法協調塢堡組織之間的關係,共同對敵。經過一段時間得努力,很多組織都願意歸附於下,因此實力也得到加強,,不久就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量土地。

但是,部分塢主追隨石勒。在一次軍事計劃中,他率軍駐屯太丘(今河南永城西北),割據譙郡(今安徽亳縣)的塢主樊雅看到對方軍糧不繼,就乘機襲擊。後來,祖逖得到另一個塢主陳川的幫助,終於戰勝了樊雅。

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了,感謝您的閱讀,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