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特色農特產品 打造名優品牌——銅仁市農特產品展銷會側記

琳琅滿目的具有銅仁地方特色的農特產品,絡繹不絕、來來往往的人群,讓位於德江縣扶陽路的銅仁市農特產品展示展銷會熱鬧非凡。

10月12日-13日,作為銅仁市第七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系列活動之一的銅仁市農特產品展銷活動在這裡舉行,來自銅仁9個縣(區)的40餘家參展商家齊聚於此,茶葉、大米、水果、中藥材等各類名優土特產品彙集,展示了銅仁市特色農業發展新成就、鄉村振興的新面貌。


發展特色農特產品 打造名優品牌——銅仁市農特產品展銷會側記

地方名優土特備受青睞

10月12日,開展第一天,記者在展示展銷會上看到,一個個參展的攤位整齊地排列著,前來選購的市民絡繹不絕。

楠杆王大米、百蘭春德江白茶、百香果、野生純正蜂蜜、鐵皮石斛……展示展銷現場,各種農特產品吸引了不少群眾駐足觀看、品嚐、購買。

“這個活動很好,可以讓我們直觀看到我們德江甚至整個銅仁有哪些地方農特產品。我很喜歡百香果,以前都是在網上買,今天在現場看到我們德江就有百香果種植基地,試吃了一下,口感不錯,以後就在家門口購買。”德江縣居民劉女士說。

面對品種繁多的銅仁地方特色農產品,前來選購的市民既飽了眼福,又飽了口福。在一側的德江小吃展示攤位前,德江麻餅、楠杆熬熬茶、神仙豆腐等贏得了不少外來群眾的喜愛。

“我是在微信上看到這裡有農特產品展銷會的,就帶著家人來這裡看看。品嚐了德江有名的熬熬茶,還不錯。”從貴陽趕來德江參加農特產品展示展銷會的王先生說。


發展特色農特產品 打造名優品牌——銅仁市農特產品展銷會側記

打造地方特色農業品牌

在展示展銷會現場,記者看到德江縣荊角鄉幫強鐵皮石斛種植基地展示的鐵皮石斛吸引著不少前來了解的群眾。

“這是我們德江本土種植的鐵皮石斛。我們基地就在荊角鄉茶山村,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到我們基地看一看。鐵皮石斛具有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增強記憶力、補益脾肺等多重功效……”荊角鄉幫強鐵皮石斛種植基地的負責人介紹著鐵皮石斛。

空隙,記者與鄧幫強聊天得知,他是土生土長的茶山人,年輕的時候在村裡當過村醫,在江浙一帶打過零工,後輾轉來到“廣東廣州惠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上班,專門幫公司管理鐵皮石斛的生長。在公司的六年的時間,鄧幫強由開始對鐵皮石斛的陌生,到後來逐步熟悉掌握鐵皮石斛的生長習性,看著這樣小小的一根嫩苗,為公司創造的財富,鄧幫強萌生了自己回家種植鐵皮石斛的念頭。

鄧幫強說:“不與森林爭地、不與農作物爭地、不與人爭地、不破壞生態環境,家鄉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又適合鐵皮石斛的生長,所以我毅然選擇回鄉創業。”

通過五年的發展,荊角鄉幫強鐵皮石斛種植基地打出了自己的品牌,現在的種植基地有近500畝,發展種植有三七、靈芝等中藥材,附近老百姓也跟隨鄧幫強一起致富奔小康。

德江縣三精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的百香果、楠杆王大米以及大山天然野生純正蜂蜜等德江本土名優特色農產品也得到了大家的關注。


發展特色農特產品 打造名優品牌——銅仁市農特產品展銷會側記

地方文化特色產品“火”起來

德江縣儺緣旅遊文化產品中心展出的各式各樣的儺面具、儺面具小飾品在此次展示展銷會上“火“了起來。

“在德江,儺面具是神靈的符號,有著重要的地位。儺面具作為儺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是當地傳統民間木雕工藝的典型代表。”德江縣儺緣旅遊文化產品中心負責人華波說。

“儺面具以柏楊和柳木、桃木等為原材料,有取材、製坯、雕刻、打磨、著色上漆5個流程20多道工序,均為手工製作。簡單的面具一天能做一面,複雜的兩天能做一面。”現場雕刻師說。


發展特色農特產品 打造名優品牌——銅仁市農特產品展銷會側記

“儺文化的傳承,儺面具以其古老的樣貌和神秘的氣氛也越來越受歡迎。這些年德江縣積極推介儺文化,為手工藝品的宣傳搭建各種平臺,極大地促進了儺面具工藝的傳承和生產銷售。通過此次展示展銷,我們希望能讓更多的人瞭解儺文化,喜愛儺面具。”華波說。

據瞭解,德江縣支持以儺文化為代表的地方特色文化參與各種展會(節會)活動,促進德江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此次參展的有碧江的冷水珍珠花生、沿河的蠻王酒、印江的牛肉乾、江口的錦華茶,還有玉屏簫笛、松桃銀飾、萬山硃砂……銅仁市將通過農特產品展示展銷深入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產品質量和檔次。(馬春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