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自我認知帶來的巨大差異——聯讀《秋水》《扁鵲見蔡桓公》

不同自我認知帶來的巨大差異——聯讀《秋水》《扁鵲見蔡桓公》

《秋水》與《扁鵲見蔡桓公》都是語文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課文,《秋水》出自《莊子》,《扁鵲見蔡桓公》出自《韓非子》。這兩篇文章同屬於諸子百家的寓言,都藉助一個小故事說明了一定的道理。

將這兩篇文章放在一起聯讀,會很有意思:河神與蔡桓公不同的認知態度,帶來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1.河神和蔡桓公最初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都非常自信甚至自戀。

黃河的河神在洪水到來時站在自己的地盤上洋洋自得:看!我的水面多麼寬闊,站在此岸看彼岸,竟然分辨不清對面岸上的是牛還是馬!啊!天下最美的事物都在我這裡!

蔡桓公面對神醫扁鵲“君有疾在腠理”的建議,自信地說:“寡人無疾!”並且帶有諷刺性地嘲弄道:“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認為扁鵲是在無中生有、撈取功名。

2.隨著事態的發展,兩人的態度出現了不同。

河神順流來到海上,看到了大海的廣闊無邊,他不由得感嘆自己的狹隘,在海神面前反省自己的以往的錯誤認知:認為俗語所說的“聽說了上百條道理,以為沒有人能比得上自己”說的就是像自己這樣自大的人。他說要不是來到大海,就危險了,必將永遠被得大道的人恥笑。

蔡桓公則不然。扁鵲本著醫生的職業道德又三番五次地提醒他病情正在逐漸加重、需儘快醫治,然而他只是“又不應”、“又不悅”,只給一個冷漠傲嬌地面孔。

3.河伯最後的結局怎樣,《秋水》中並沒有多寫,可以啟發學生想象一下,他已經超越了以往的自我,他也必定會不斷地超越自我。

蔡桓公就慘了,體痛,想起來去尋找扁鵲,可是扁鵲已經逃到秦國去了。活生生把自己搞死的,就是這樣的人。

不同自我認知帶來的巨大差異——聯讀《秋水》《扁鵲見蔡桓公》

總結:

思想和認知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怎麼看待自己、怎麼看待他人的建議,怎麼看待這個世界,歸根結底,還是在考量自己的思想和認知的限度。

如何改變認知?先要能走出去,看到更多的、更真實的東西。

河神的做法很值得學習。他能先走出去,走到大海上,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就像井底的那隻蛙,得先跳出井口才行。從這一點來說,人們追求詩與遠方,並不是虛妄可笑的。

蔡桓公久居深宮,對外界的認知基本上封閉的,信息大多來自於身邊臣子的一些奏章,但是臣子可能會有這樣那樣的居心,信息的傳遞會變味,這就不如第一手的材料更真實。

其次,要思考和自省。

天地大美而無言,但河神可以通過眼睛看到,通過思考領悟到自己的不足。

蔡桓公擁有最好的神醫,卻不懂得思考什麼是真和假。

聯讀,對比,帶來更清晰的認識。

不同自我認知帶來的巨大差異——聯讀《秋水》《扁鵲見蔡桓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