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月薪4k,他月薪15k,但他不配做我男朋友」

近日,社交網絡上一則妹子吐槽網戀男友的聊天記錄截圖引發網友熱議。

從對話可以瞭解,妹子與網戀男友同在上海生活,她自己月薪4000元,男友月薪15000元,她認為男友是個送外賣的,沒有學歷,而兩人在上海生活成本較大,光租房子一個月要花5000多,她感覺看不到未來。

“我月薪4K,男友月薪15K,

但我嫌棄他是送外賣的”

“我月薪4k,他月薪15k,但他不配做我男朋友”
“我月薪4k,他月薪15k,但他不配做我男朋友”
“我月薪4k,他月薪15k,但他不配做我男朋友”

網友們這麼說...

“我月薪4k,他月薪15k,但他不配做我男朋友”
“我月薪4k,他月薪15k,但他不配做我男朋友”“我月薪4k,他月薪15k,但他不配做我男朋友”
“我月薪4k,他月薪15k,但他不配做我男朋友”

只要自食其力

任何崗位,都值得人們尊重

情侶的感情以及相處模式,是比較私密的話題,外人並不太好置喙。

但是對於男友“送外賣的”身份的歧視,確實讓大家看了有些許扎心。

據公開數據,2017年上海職工平均工資為85582元,月平均工資為7132元。

外賣小哥月薪高,人也踏實、肯幹。女友對未來沒有安全感,他就積極想辦法,“攢錢、離開上海、做生意”……既想給女孩未來的生活保障,也想給她體面感。

但是,“沒學歷”、“送外賣的”標籤,在女友和現實面前,足以抵消他所有的努力。僅從聊天記錄來看,女友對他的回饋,實在是溫暖不足,冷漠有餘。

誠然,只要自食其力,任何崗位、任何職業都值得人們尊重。外賣小哥具有競爭力的月薪15000元,不僅有正向的經濟意義,也足以證明,社會對其的努力和勞動價值也是非常認可的。

除此之外,妹子這種把對未來的希望全寄託在男友身上的婚戀觀,在一些女性身上,並不少見。

不少影視劇作品,也體現了這種主題。《喜劇之王》裡,柳飄飄問尹天仇“不上班你養我嗎”成為一幕經典;《河東獅吼》裡“從現在開始,你只許疼我一個人,要寵我,不能騙我,答應我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到……”的經典臺詞,也被不少小女生奉為情侶相處的圭臬。

“我月薪4k,他月薪15k,但他不配做我男朋友”

但是,影視劇的童話故事,在現實面前,往往不堪一擊。

有人能“養你、把你當公主”,自然是一種幸福。但是,相對獨立、一起努力成長,“你有你的銅枝鐵幹,我有我紅碩的花朵”的感情模式更符合現代人的希冀。

一個爸爸月薪多少

才能撐起一個家?

說到男生養家的話題,身處中年的父親們,或許是最為焦慮的一群人。

上有父母需要贍養,下有子女讀書要花錢,家庭、生活各項開支,忙忙碌碌,每個月的工資不少,日子不算緊巴巴,卻也不敢絲毫放鬆。現在,最早一批的90後年近30,有許多也已為人父母。

此前有個話題很火,“爸爸月薪多少才能撐起一個家?” 1萬?2萬?5萬?10萬?其實,是否能撐起一個家,真的可以用月薪多少來衡量嗎?這個話題值得深思。

衡量一個家庭,麵包足夠重要,情感聯繫也必不可少。

撐起一個家,不該只以月薪多少來衡量。

《摔跤吧!爸爸》裡面有一句扎心的臺詞:“你們的爸爸在跟全世界對抗,就是為了你們的未來。”

家從來不是靠爸爸一個人撐起來的,一個家庭需要所有人的付出,整體才勝於局部總和。

真正撐起一個家的未必是月薪兩萬,而是月薪兩千依舊努力顧家的那個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