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在鴉片戰爭失敗後,思想也發生了大逆轉,開始贊同自產鴉片


在鴉片進入清朝之前,西方各國的白銀一直在不停的流入中國,因為他們喜歡中國的瓷器,茶以及絲綢等物,洋人看到這樣的情況,決定改變這一局面,於是英國人想到了將在印度種植生產的鴉片賣到中國,但那時候的中國人對這種黑乎乎的東西不太感興趣,於是英國人就開始想辦法了,他們首先給鴉片作用上做包裝,給鴉片打上了壯陽、延壽的標籤,這兩個詞在那個年代可比一切都重要多了。

而且他們又把鴉片和菸草混合在了一起,那個時候喜歡抽菸草的人很多,這個方法也吸引了很多客戶,就這樣使得後面鴉片在中國大行其道,如果中國的茶葉在英國能賺一千萬兩白銀,那英國的茶葉就能在中國賺一千八百萬兩的白銀,白銀因此又流向了英國。當時的軍隊有很多人吸食鴉片,很多士兵看起來病殃殃的,毫無戰鬥力可言。當時的湖廣總督林則徐看到了這種場景,意識到了鴉片的嚴重性,就上奏道光皇帝請求禁止鴉片。

本來道光皇帝以及後宮的妃嬪、王公貴族們都吸食上癮了,感受到了鴉片所帶來的樂趣,因比對這件事情不太願意,於是林則徐向道光皇帝指出了吸食鴉片的三個害處:一、大量的白銀外流,長此以往,大清再無白銀可用。二、大量官員吸食鴉片,勢必會造成貪汙受賄,沒有銀兩購買鴉片,就會加稅搜刮民脂民膏。三、大量士兵吸食鴉片,導致部隊戰鬥力下降,廣東水師中,有些士兵將領甚至為吸食鴉片而和英國的商船做交易,滋生軍隊的腐敗。


鑑於以上三點,禁鴉片勢不必行,憑這三個要點林則徐這才說服了搖擺不定的道光皇帝,使道光皇帝下定決心支持林則徐禁菸。林則徐剛開始禁菸是比較文明的,與英國人商談過後,英國人想讓清政府用幾倍於鴉片的茶葉跟他們換鴉片,林則徐匯報道光皇帝后,道光皇帝覺得英國人的要求太高,不同意,最後沒辦法林則徐只能用武力禁止鴉片,從英國人那裡搶來鴉片,在虎門銷燬了。

販賣鴉片的是英國商人不是英國政府,他們有屈說不出,又不能直接對抗清政府的武力,最終只能求助到國內。當時英國的軍隊戰爭權是英國女王掌管的,但發動戰爭要經過英國議會的同意,當時英國就發動戰爭與不發生戰爭產生了很大的分歧。經過投票後主戰派以271比262的微弱差距贏得了發動戰爭的權力,議會決定之後,英國女王派出了英國的艦隊,向清政府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

這次戰爭之後,清政府向英國人賠償了兩千多萬的銀元及眾多的雜款,將香港割讓出去,解除了鴉片的禁令,開放了通商港口,使英國人能自由的在中國貿易。受了這麼大的汙辱和賠了那麼多錢,道光皇帝可把林則徐恨死了,覺得是林則徐害了他,當即撤了林則徐的官職,發配到新疆,三年後,才把林則徐調回做陝西總督。鴉片戰爭之後,沒有了官方的束縛,吸食鴉片之風愈演愈烈,白銀的流失更加的嚴重,國內的經濟受到了重創。


打又打不過英國,禁又不能禁,於是這個時候林則徐就上奏道光皇帝,表示既然禁不了鴉片,何不自己國內種罌粟,自己製作鴉片賣與國民,降低價格與英國人競爭,這樣就能減少白銀的流失,既能為朝庭掙到錢又能穩住國力的市場經濟。除了林則徐之外,還有李鴻章與眾多朝裡的官員都同意了這樣的觀點,覺得這是挽救白銀流失的最好辦法。自此國內開始種起了罌粟,很多抽不起印度鴉片的百姓開始抽起了國產的鴉片,使得鴉片越發氾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