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思考:小排量汽車購置稅或減半、 汽柴油消費稅或降低

近日,有媒體稱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建議將2.0L及以下排量車型的車輛購置稅減半至5%。我國曾在2015年推行小排量汽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帶動汽車銷量明顯攀升,不過2017年購置稅優惠力度減半直至2018年全額徵收。故此消息一出,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尤其是在汽車銷售市場略顯不景氣的當下。

熱點思考:小排量汽車購置稅或減半、 汽柴油消費稅或降低

不過,國務院辦公廳近期印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其中提到,繼續實施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完善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制度,落實好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研究建立碳配額交易制度。

如果小排量汽車購置稅再度減半徵收,燃油汽車銷量可能會再度增加,那麼與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以及環保政策的推進都是相悖的,因此此消息落實的可能性或許並不大。然而事無絕對,我國同樣可以考慮新能源汽車推廣與傳統汽車讓利於民並行的舉措。

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溫以來,我國經濟受到一定影響,“消費降級”則在今年越來越多的提及。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1-8月,乘用車銷售1519.26萬輛,同比增長2.60%,不過下半年開始,月度銷量同比轉為負增長,另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最新數據顯示,9月份全國乘用車月度銷量負增長幅度有所擴大。

無獨有偶,今年以來汽油消費市場亦較往年有所遜色,據金聯創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8月汽油表觀消費量為8261萬噸,同比僅增長2.9%,消費增速進一步回落,其中個別月份甚至出現負增長。汽油消費不旺的因素較多,乘用車銷量放緩是其中一個方面,另外還與新能源汽車推廣、出行方式多樣化等有關。面對車、油銷售遭遇困局,相關部門提請再度減稅的初衷或許不難理解。

此外,市場有消息稱,國家或考慮適度降低成品油消費稅,以緩和當前較高的油價。金聯創對此消息的真偽暫不置評,單就降低成品油消費稅的可行性作出簡要分析。

成品油消費稅的作用是為了抑制消費過快增長,而且2014年底及2015年初兩次上調消費稅,目的為了遏制大氣汙染,當時國際油價跌破40美元,國內油價處於低位水平。不過,如今國際油價漲至70美元以上,年內仍存上漲空間,國內汽油零售價將再度突破8元大關。高油價對汽柴油的消費抑制作用逐步顯現。

此外,今年3月份,國家稅務總局進一步嚴格徵收消費稅之後,煉油行業尤其地方煉廠受衝擊較為明顯,因為消費稅徵收環節在煉廠,而此前地方煉廠變票、換票銷售盈利的路子被封堵,煉廠負擔成本增長明顯,直接導致批發價格暴漲,而終端用油成本也明顯攀升。而隨著國際油價的攀升,煉油成本也在升高,短期內消費稅徵收環節仍難以脫離煉廠,因此後期地方煉廠的發展前景並不十分樂觀。適度降低消費量,或可以適當減輕煉廠以及終端用油企業的成本。

降低成品油消費稅或短時間內提振成品油消費,不過長期消費趨勢仍然難以逆轉,而且近年來我國汽柴油標準加快升級,2019年初全國範圍內將實施國六標準汽柴油,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乙醇汽油等都在同步推進,我國環保壓力或並不會因適度降稅而明顯增加。

無論是汽車購置稅減半還是降低消費稅,對消費者而言是有利的,國家提出要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而且在其他領域也開始推進改革,如通信業寬帶提速降費等,不過政策的推出應當順應國家總體發展規劃,至於能否實現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