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县:小订单带动大扶贫

【中原经济网讯】(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杨国栋 王银乐)“有了订单农业扶贫项目,俺是越干越有劲儿,今后种地致富就啥都不怕了。”10月11日,宝丰县大营镇上李庄村贫困户郭保民领取了5亩地的订单扶贫优质小麦种子后,他喜滋滋地逢人就说。

目前,宝丰县产业扶贫订单农业已实现贫困户全覆盖,普惠扶贫订单农业的开展把短期扶贫与长期增效相结合,让贫困户与企业实现合作,贫困户在合作中收益,企业在扶贫中把贫困村的环境优势转换为生产绿色农产品的资源优势,最终实现“企业与贫困户、消费者相互合作,共同受益”全社会参与立体扶贫新局面。

通过订单农业扶贫的启动运作,全县有劳动能力发展订单生产的贫困户达2468户,订单种植面积达6021亩,户年均可收益2000元以上。同时通过“千头线+贫困户”模式的实施,建成“生猪千头线”30条,带贫300户;实施“特色林果+贫困户模式”,对该县观音堂林站、大营镇金庄、崔家、古垛、大沈河等村的291户贫困户免费提供核桃树苗4万棵、红薯苗11万株,发展优质核桃和红薯种植;银可牧业通过贫困户抱团发展养殖的生产模式,带动100户贫困户发展生产养殖育肥羊。

今年以来,宝丰县为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结合产业扶贫实际,采取发展订单农业扶贫的方式,促进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增收致富。该县先后出台了《宝丰县订单农业扶贫实施方案》(试行)、《宝丰县带贫企业实施订单农业补助暂行办法》等文件,逐步形成了“领办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场地租赁+种苗供应+技术指导+订单收购”的帮扶模式,通过订单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推动,该县贫困群众抱团发展正在逐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三位一体的产业链条,建立起了贫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的利益联结制,为贫困户增收脱贫打下了良好基础。

宝丰县政府负责扶贫工作的领导介绍,为使扶贫工作做得扎实有效,宝丰县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坚持 “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格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扶贫开发思路,以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为工作对象,以增加贫困农户的收入和改善贫困村发展环境为目的,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实施订单农业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责任制,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改善发展环境,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通过订单农业产业扶贫,使全县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一村一品”初步形成,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完善、贫困村经营主体基本建立、贫困户订单农业全部覆盖,助力宝丰县2019年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的目标。”宝丰县负责产业扶贫工作的负责人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