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醴陵市茶山镇:一季稻两季虾 铁河口农田涨“身价”


湖南醴陵市茶山镇:一季稻两季虾 铁河口农田涨“身价”

吴发人(右)和易云祥展示他们养殖的小龙虾

一季稻两季虾,农田每亩收益5000元,“身价”倍增。在醴陵市茶山镇铁河口村,吴发人从江苏引进小龙虾养殖,让村里的农田有了更多的产出。

“稻田里养虾,虾吃昆虫,粪便还田,全程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绿色稻能卖出好价格,小龙虾备受市场欢迎。”吴发人说,今年合作社50亩稻虾共养基地,目前仅小龙虾一项就卖出20多万元,成为农户增收“新法宝”。

外来小龙虾 “游进”铁河口

9月30日,我走进铁河口村,只见田成方、路成网,屋舍错落有致,金黄的稻谷丰收在望,农田四周环绕着一米见方的深沟,清水缓缓流淌,漂浮的水葫芦开出白色小花。

在田垄边站稳后,吴发人叫上股东易云祥,合力收起38米长的地笼,活蹦乱跳的小龙虾让人眼前一亮。“现在气温低于25℃,小龙虾开始往泥里钻,准备冬眠产卵,你要早一阵子来,网兜里密密麻麻,要好几个人才能扯出来。”吴发人说,前阵子基地每天能收两三百斤龙虾,求购电话响个不停。

铁河口位于省道313沿线,渌江从村里流过,距醴陵城区十几分钟车程,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村里地势平坦,农田主要种水稻和蔬菜,但经济效益并不高,村里还有225户贫困户。

“何不在村里养小龙虾?”43岁的吴发人长期在江苏一带从事防水工作,经常与一些水产养殖户接触,养小龙虾投入低、见效快、效益好,何况还有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这些政策护航,他回乡发展产业的念头愈发强烈。

这样的念头得到发小易云祥的支持。易云祥的妻子两年前患乳腺癌去世,花去医药费40多万元,女儿还在读高中,家里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易云祥一年到头打零工,辛辛苦苦也挣不到几个钱,村里不少年轻人外出务工,一些田撂荒了,正好可以开发农业产业,早点摘掉“贫困帽”。

种田是老把式,可养虾他们是门外汉。两人分工合作,易云祥去岳阳一家龙虾养殖基地跟班学习,吴发人到江苏联系购买小龙虾种苗。2017年9月,他们发动周边3户农户入股,注册成立上湖农民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筹集30万元资金,走上稻虾共养之路。

效益如何?去年冬天下虾苗,今年4月虾长成,栽上水稻后,苗定根,再投批虾苗,8月份又能上市一批龙虾,10月稻谷收割,还有一笔卖水稻钱。一年下来,一亩地能赚5000块钱。

“一斤种虾能收8斤小龙虾,我们投放的750公斤种虾,实现自繁自养,起码管三年。”吴发人介绍,今年小龙虾价格每公斤达到达到70元,第一批小龙虾上市后,合作社每个股东分红3万多元。

打造醴陵小龙虾养殖第一村

外来小龙虾,也有“水土不服”的时候。

今年5月份,田间小龙虾感染肠炎,出产的小龙虾通体发黑,气质不佳。吴发人请来技术专家,在田间施撒药物,更换管道从渌江抽来活水,疫情慢慢缓解。

后来,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支持下,吴发人参加了省、市养殖技能培训班,针对养殖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农技人员还上门手把手指导。帮扶队再送“政策礼包”,把合作社申报为扶贫企业,推荐吴发人为致富带头人,安排贫困户就业可享受一定的资金支持。

如今,吴发人给小龙虾吃“粗粮”——不喂饲料喂黄豆。黄豆蛋白质含量高,啃豆的小龙虾生龙活虎,抗病性更强。田间的的水源,每隔3天会更换一次,还种上水葫芦净化水质。

小龙虾基地还有意外收获。渌江河的小鱼,顺着管道游进农田,卖小鱼也有2000元收入,田间的泥鳅捞上岸,也有不菲的收入。“明年计划发一批鱼苗和泥鳅,和小龙虾搭配着养。”吴发人想在深沟里发展综合养殖。

休闲垂钓也在兴起。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周边的游客会结伴到基地钓小龙虾,合作社设置专门区域,专供游客垂钓,提供器具和饵料。

目前,合作社带动11户贫困户养殖小龙虾,到龙虾基地务工的贫困户,工资按每小时15元计算。

“明年,我们计划把养殖基地扩大到150亩。”吴发人现在根本不愁销路,愁的是旺季供不上货,他想发动周边更多农户养殖,打造醴陵小龙虾养殖第一村。

出处:醴陵市政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