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中國材料科學家嚴東生:心懷家國、一生報效

追忆中国材料科学家严东生:心怀家国、一生报效

1985年,嚴東生在實驗室研究晶體結構。中科院上海硅酸鹽所 供圖

中新網上海10月12日電 題:追憶中國材料科學家嚴東生:心懷家國、一生報效

作者 鄭瑩瑩

今年是中國當代無機材料科學的重要奠基人嚴東生誕辰100週年。紀念嚴東生同志誕辰100週年座談會日前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所舉行。

嚴東生1918年生於上海,籍貫浙江杭州。1935年考入清華大學理學院,1937年轉入燕京大學化學系,1939年畢業留校任教,1941年獲燕京大學理學碩士學位。

“嚴先生從小就種下了科學救國的種子;報考大學時,他毅然放棄當時待遇更好的教會學校和稅務學校,執意報考清華大學化學系,從此開啟了一生的科技報國之路。”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徐匡迪在座談會上說。

1946年9月,嚴東生赴美國紐約大學攻讀研究生,1947年9月轉入美國伊利諾伊大學,1949年5月獲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陶瓷學博士學位。1950年2月,他中斷博士後研究回到祖國。

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侯建國說,嚴東生同志一生經歷了多次人生道路的重大抉擇,在每一個關乎個人榮辱得失的關口,他始終心懷大義,把個人理想自覺融入國家發展偉業。新中國成立後,嚴東生同志毅然辭去伊利諾伊大學的職位,放棄國外優越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幾經輾轉,於1950年夏回到祖國。從開灤煤礦到中科院上海冶金陶瓷所,國家建設哪裡有需要,他就義無反顧到哪裡。

隨後的幾十年,嚴東生把國家的需要作為努力的方向,突破了一個個材料瓶頸。他參與了1956年中國第一個十二年科學技術長遠發展規劃和《1963-1972十年科技規劃》的起草工作。

——20世紀50年代,中國正處於國民經濟恢復時期,急需重振鋼鐵工業。他赴鞍鋼主持制定了中國第一個耐火材料的生產、檢驗、測試標準;開展了窯爐熱平衡的研究,提出了節約能源的有效措施。

——20世紀60年代初期,他把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的科研方向從傳統硅酸鹽材料研究調整為先進無機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在研究所開闢了高溫結構陶瓷、功能陶瓷、人工晶體、特種玻璃、無機塗層材料等新的研究領域,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20世紀70年代後期,他憑藉對國際科學發展的深刻洞察力,明確提出了在無機材料科學指導下的新材料研究,突出高性能結構材料及其複合材料的研究。

——20世紀80年代,他參與主持了高性能結構陶瓷材料用於陶瓷發動機的國家重大項目的立項和實施,在陶瓷發動機零部件研製等方面取得國際矚目的研究成果。

——20世紀90年代,他敏銳覺察納米材料研究趨勢,促成了中國對納米材料領域研究的關注與投入,使“納米材料科學研究”成為中國國家“攀登計劃”第一批項目之一。

半個多世紀的科研路,嚴東生將科研成果寫在了祖國大地上。他曾說,“從20世紀30年代的‘科學救國’到90年代的‘科教興國’,其間儘管有不少起伏,但覺得有一條主線,即為國民經濟的發展,為國家的強盛服務,是我畢生的責任和動力。”(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