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的三大痛點:去中心化、隱私和吞吐量

數字貨幣的三大痛點:去中心化、隱私和吞吐量

2008年比特幣問世的10年後,世界尚未見證數字貨幣作為一種公認的支付形式被廣泛採用——即使在集中地區。

諷刺的去中心化

正如福布斯強調的那樣,深入研究數字貨幣市場會發現上面提到的缺點,其中包括可用性問題、遵從性障礙和可伸縮性謬誤。

儘管區塊鏈在全球各地的開發者花費了無數個小時,但到2017年底,數字貨幣投資者的熱情幾乎已經消退,市場情緒不禁讓人產生疑問: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經典“殺手級應用”何時會問世?

詢問任何來自傳統市場的企業家,他們肯定會將客戶滿意度、用戶體驗和強大的客戶支持與可靠的產品放在一起,作為可持續經營的基礎。

然而,去中心化世界的核心精神限制了遠見的應用程序,或者在這種情況下,限制了dApp作為當前在全球市場上使用的應用程序的強大替代品的傳播。這種謬論構成了構建真正分散系統的最大障礙之一,甚至著名的共識機制——來自連鎖網絡用戶的決策投票——也未能解決dApp壽命的關鍵決策問題。

在數字貨幣市場中,大部分都是用白皮書和虛擬黑板上的想法推動的,沒有提到一個團隊將採取哪些步驟來解決法律問題、象徵性的流動性,甚至公眾意識等問題。

三大權衡

儘管該行業艱難而緩慢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因於缺乏監管、廣泛的欺詐行為以及公眾缺乏信息,但區塊鏈生態系統面臨三種權衡。

與傳統市場不同的是,區塊鏈企業家或dApp開發人員面臨三個基本的權衡問題,這三個問題阻礙了分佈式系統成為下一個“殺手級應用”:去中心化、數據吞吐量和隱私。開發人員需要對這三者進行優先級劃分、分配和優化,以確保充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然而,問題就在這裡。這三個因素的完美結合在紙上看起來是可行的,但在現實中執行起來卻極其困難。以比特幣為例,這是一種開創性的數字貨幣,它運行在一個由全球數萬名礦工控制的密集的工作證明系統上。

儘管比特幣的計算能力非常強大,但其吞吐量限制在每秒7筆交易。相比之下,支付處理程序VISA每毫秒進行7次交易,是前者的千分之一。

缺乏速度是為了保證網絡的可信賴性,而不需要集中的一方。每個事務塊都以加密的方式鏈接,並且每隔10分鐘就鏈接到每個節點。如果事務速度被網絡上較小的採訪者加快並確認,則所有節點之間的分歧將導致問題,即哪個鏈是合法的,並可能導致網絡中的分裂或分支。

如果像Ripple實驗室在XRP標記上所做的那樣處理事務速度和可信度之間的權衡,那麼集中化的權衡就會呈現給網絡參與者。XRP標記的吞吐量為每秒1500個事務。

私有區塊鏈的集中化和隱私面紗

就比特幣而言,所有加快速度的努力都包括某種程度的集中化。除了隔離見證將更多的數據打包成一個塊中提議增加去中心化的確認時間。即便是著名的閃電網絡,也在使用一種嚴格意義上沒有利用比特幣網絡安全性的“脫鏈”方法。

讓我們繼續討論由雄心勃勃的團隊和自封的行業領袖領導的商業區塊鏈,他們正在推廣被許可的區塊鏈和聯盟。這種專門建立的、高度特定的網絡是建立在開源技術之上的,這些技術來自於R3和ibm領導的Hyperledger這樣的集中機構。

然而,只有經過審查的一方才能參與到這樣的網絡中來,雖然他們權衡了PoW機制以提供高吞吐量,但隱私和去中心化的方面卻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儘管R3提供非區塊鏈數據結構來隱藏交易並解決隱私問題,但政府和監管機構可以合法地查看所有交易,就像該公司的細則一樣。

殺手級應用何時到來?

綜合上所述,看起來不太可能看到真正的去中心化產品,至少在短期內,被證明是對集中化的、由ceo指導的團隊的嚴重競爭,這些團隊致力於為他們的產品建立一個共同的、動態的願景。

撇開所有初期的問題不談,基於區塊鏈的平臺、程序和分佈式技術將繼續主導所謂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同時逐步解決每一個權衡問題。

像以太坊的Sharding和Zcash的Sapling這樣的協議升級在這方面已經接近找到一個最佳的位置,但是如果不從掌舵處中得到充分的引導,可能會面臨缺乏用戶友好界面和用例輸出的矛盾。

然而,這並不是說數字貨幣市場不是每天都在進步。相反,它正面臨著與一個有前途的行業的崛起相關的許多問題,及時解決所有的缺點可能會決定這個行業是否會在未來幾年獲得成功,或者會成為一個像電子書一樣逐漸褪色的時尚。

特別申明:區塊鏈行業ICO項目魚龍混雜,投資風險極高;各種數字貨幣真假難辨,需用戶謹慎投資。本平臺只負責分享信息,不構成特別任何投資建議,用戶一切投資行為與本平臺無關。(本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