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檢察官說」賀恆揚:扛起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的上游責任

「大检察官说」贺恒扬:扛起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上游责任

重慶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賀恆揚

重慶,地處長江上游和三峽腹地,是一座山環水繞、江峽相擁的山水之城,境內長江干流里程691公里。

如何通過履行檢察職能扛起保護長江一江碧水、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的職責,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兩次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的講話精神和“兩點”“兩地”“兩高”的 要求,落實好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提出的“強化上游意識、擔起上游責任、做好上游工作”的要求,始終是重慶市檢察院檢察長賀恆揚重點思考的問題。

採訪賀恆揚檢察長,正趕上他從三峽庫區腹地奉節、巫山、巫溪、雲陽四縣調研督導回來。至此,他的調研足跡已幾乎遍佈了重慶所有的區縣。

精準謀劃,

扛起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的上游責任

記者:賀檢您好!我瞭解到您一向重視調研工作,僅去年不到一年就有45天深入基層調研。這次調研督導的主題是什麼?

賀恆揚:毛主席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如果機關工作浮在表面,開開會、發發文件,不到基層去,對基層情況就不瞭解。2017年初,我從中原大省河南來到山城重慶,先後到重慶5個分院、37個基層院進行調研。

張軍檢察長在不久前召開的大檢察官研討班上,對落實研討班精神也提出了要結合實際情況開展調研。為深入落實大檢察官研討班精神,摸清全市檢察工作情況,精準謀劃未來五年檢察工作,我們近期開展了“新時代、新作為、新業績”專題調研,要求院領導和中層負責人深入基層一線,督促重點工作,幫助基層解決具體問題和實際困難,推動基層院建設。

這次,我用了三天時間,到奉節、巫山等四地,針對深入推進巡視整改、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解決“三個不平衡”問題、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工作進行調研。這四地檢察院,都地處長江沿岸、三峽庫區,這次調研也重點對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指示精神,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加大環境保護力度等工作進行督導。

記者:在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重慶檢察機關如何作為?

賀恆揚:去年以來,我們圍繞落實習總書記兩次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最高檢長江經濟帶檢察工作座談會精神,出臺了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的“14條意見”。聚焦長江流域、三峽庫區生態環境保護,部署開展為期兩年的“保護長江母親河”公益訴訟專項行動和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截至目前,重慶市檢察機關已提起公益訴訟9件,其中8件涉及環境資源領域。在內設機構改革中,我們在長江沿岸的基層檢察院設立公益訴訟檢察部門或生態環保檢察部門,健全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體制。

記者:重慶是長江流域重要的生態屏障和全國水資源戰略儲備庫。在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您認為檢察機關該如何發力?

賀恆揚:首先要高度認識服務和保障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我們的重要職責和緊迫任務,切實負起責任,主動監督,智慧履責,全面司法,把“講政治、顧大局”的要求落到工作實處,用足刑事手段,用活保護手段,用好檢察建議。

一是用足刑事手段。以“零容忍”的態度突出打擊長江流域的環境汙染、非法採礦、盜伐濫伐林木、非法捕撈等違法犯罪。

二是用活保護手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踐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思想,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落實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的指導思想,探索建立“專業化法律監督+恢復性司法實踐+社會化綜合治理”生態檢察模式,守護“一江碧水、兩岸青山”。

三是用好檢察建議。提高檢察建議的剛性,突出檢察建議的權威性,做到高質量、針對性、重整改,充分發揮檢察建議在參與社會治理、參與生態文明保護方面的作用,推動實現生態美、百姓富、事業興。

明晰思路,

全面落實大檢察官研討班精神

記者:張軍檢察長在大檢察官研討班上專門強調,要提高檢察建議的剛性。重慶在這方面有什麼好的經驗?

之所以選擇這個案件去送達檢察建議,是因為該案案情重大且疑難複雜,市檢察院進行了提辦。按照司法責任制要求,檢察長親自參與辦案,重點落實張軍檢察長提出的提高檢察建議剛性的要求。

提高檢察建議剛性有一個探索的過程。在市檢察院9月13日召開的黨組會上,我提到,重大檢察建議要上檢委會研究,提高檢察建議的準確性、有效性、針對性。檢察建議不能隨意發,一隨意就不精準,其作用就發揮不出來。同時,還要提高檢察建議質量。怎麼提高檢察建議質量呢?可以借力借智。比如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涉及很多專業技術方面的問題,就可以發揮專家諮詢委員的“外腦”作用。今年,市檢察院先後兩次邀請專家諮詢委員參與重要檢察建議的研討論證,同時還成立了生態環境專家庫,發揮專家在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提高檢察建議剛性還要有制度性、長期性的措施。重慶市檢察院在這方面有一些探索:明確檢察建議由市檢察院研究室歸口管理,並定期通報全市檢察機關檢察建議發出和跟蹤落實情況;出臺《關於在公益訴訟工作中推行“現場送達、公開宣告”檢察建議的通知》;探索重大問題檢察建議由檢委會研究,並抄送人大常委會,等等。近期,我們正在研究市檢察院與市紀委監委聯合行文,對檢察機關提出的幾類建議不落實造成一定後果的,啟動追責程序。

記者:除了提高檢察建議的剛性,重慶市檢察機關在落實大檢察官研討班精神上還有哪些舉措?

賀恆揚: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在全國改革開放先行地深圳舉辦大檢察官研討班,意義重大。張軍檢察長在會上做了重要講話,對新時代如何謀劃檢察機關工作創新發展指明瞭方向。

8月9日至10日,在大檢察官研討班結束後,我們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召開了第四次全市檢察工作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主線,把張軍檢察長提出的“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重自強”的要求融入全市檢察工作部署,明確了當前和未來五年的工作總體思路,提出了“五個堅持”和“五大提升”的發展目標。

“五個堅持”就是堅持以政治建設統領檢察機關黨的建設;堅持在融入服務保障大局中擔當作為;堅持以辦案為中心強化新時代法律監督;堅持打造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的檢察隊伍;堅持把“雙基”工程建設提高到新水平。最終,要實現全市檢察機關黨的建設水平、服務保障大局工作水平、檢察業務工作水平、隊伍建設水平、檢務保障水平“五大提升”。

召開“四檢會”,也是在最高檢黨組巡視的重要節點,堅持問題導向,建好班子、帶好隊伍、做好工作,重整行裝再出發的重要舉措。日前,最高檢黨組巡視整改督查組來渝督查,對市檢察院巡視整改工作給予肯定。

記者:大檢察官研討班強調要“化轉隸為轉機”,在努力實現檢察工作平衡、充分、全面發展中,市院有什麼打算?

賀恆揚:反貪反瀆職能轉隸,為做精做強法律監督主業提供了契機,也使固底板、補短板、強弱項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課題。張軍檢察長提出檢察工作存在“三個不平衡”問題,這在重慶檢察機關也同樣存在。

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於一體,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城市、農村、庫區之間發展不平衡,這是重慶所特有的。

針對市檢察院領導指導能力與分院、基層院辦案工作的實際需求不適應問題,我們制定進一步加強市檢察院對分院領導的實施意見,落實市檢察院黨組成員定點指導分院、分院黨組成員定點指導轄區基層院責任制等制度,加強對基層院工作的領導指導督導。針對偏遠地區檢察院人才“招不進”“留不住”的問題,出臺了進一步加強艱苦偏遠地區基層檢察院隊伍建設的意見,協調有關部門適度增加艱苦偏遠地區聘任制書記員的招錄比例,並選拔優秀年輕幹部到這些地區的基層院實踐歷練、掛職鍛鍊、幫助工作。

記者:刑事檢察與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發展不平衡問題也是這次大檢察官研討班重點關注的。如何解決“三個不平衡”中的“刑民不平衡”問題?

賀恆揚:這個問題很關鍵。針對“刑民不平衡”問題和民事行政檢察薄弱的問題,我們將出臺加強民事行政檢察工作的意見;召開第四次全市民事行政檢察工作會議,對今後五年的民行檢察工作進行部署;建立民事行政訴訟監督專家庫,推進“智庫”建設,藉助“外腦”提升辦理民行監督案件精準度;探索從法律專家中選調一些幹部,充實到民行檢察部門;深化“兩法銜接”工作,統籌抓好裁判結果監督、審判人員違法行為監督、執行監督、虛假訴訟監督等職能,實現各監督職能均衡、協調發展。

狠抓隊伍,

做優做實做強法律監督工作

記者:如何以辦案為中心,把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做優做實做強?

賀恆揚: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要做公共利益的代表,在履行法律監督的過程中,一要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理念,二要構建“1+5”法律監督格局。“1+5”法律監督新格局,就是充分發揮公訴權的職能作用,突出刑事訴訟監督、民事訴訟監督、行政訴訟監督、公益保護監督和司法權運行監督,及時為人民群眾提供精準普惠的高質量的法治產品、檢察產品。

今年以來,重慶市檢察機關圍繞擴大法律服務覆蓋面,構建了服務大局的“107條”制度體系,開展“莎姐大普法·四百工程”活動,推廣“揹簍檢察官”工作方法,發揮派出檢察室的作用,提高12309檢察服務中心專業化、標準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努力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重慶檢察版。

記者:一支過硬的檢察隊伍是開展好一切工作的前提,結合巡視整改,對檢察隊伍的自強自律,您有什麼思考?

賀恆揚:隊伍建設是新時代檢察工作的永恆主題。我們將以落實最高檢黨組巡視整改為契機,堅持問題導向,持續整改落實,堅持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方向,從嚴從實加強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建設,以實施新時代黨建引領工程、“頭雁效應”工程、人才強檢工程、“雙基”工程、正風肅紀工程等“五大工程”為抓手,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堅定、司法為民、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新時代檢察隊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