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看公路交通工具——汽车

说到公路交通,我首先想到的是汽车。虽说我在美国仅待了十几天,但是几乎是天天乘车上路,所以我可以说对美国汽车的状况略知一二。


在汽车的总量上,我无法准确回答,但是从美国道路的拥堵方面看,我感觉与中国颇有几分相似,在市区附近车辆比较多,在远郊或跑长途,车辆就会显得稀少了。

在美国看公路交通工具——汽车

美国TESLA

在美国看公路交通工具——汽车

美国TESLA电动汽车

美国汽车的档次,可能比中国的高,但是这种情况只是少数,在美国能看到的车型,几乎在中国都看到过。据说就小车而言,日本车在美国的拥有量较高,我在路上看到的德国车、美国车也不少,还见过少量的法国车、韩国车。除了没见到中国产的车,在美国道路上见到的小车几乎和中国的差不多。

在美国看公路交通工具——汽车

美国的大货车品牌有欧洲的也有美国的,但是产地基本是美国的。而中国的大型货车几乎全是中国产的。只不过美国的大型货车,主要是长鼻子的大型柜车,车上装的多是大型超市的货物;而中国多是平头高箱的重型卡车、罐车、商品混凝土搅拌车,拉的不是矿产就是建筑材料。

在美国常见到一些看上去还比较新的小车,车身却留有明显的刮痕、撞痕,车主似乎对此并不在意,长期置之不理。开始我不理解,在美国有人说车撞了只要保险赔付了就行了,只要不影响行驶,就不修了。还有一种说法美国出口的是高附加值的产品,进口的是世界各地低端的商品,这些商品的技术含量低,许多发展中的国家都能够生产,因而市场竞争激烈。中国产的便宜美国就进口中国的,印度产的便宜美国就进口印度的。所以在美国大部分商品并不太贵。可是美国工人的工资高,任何东西只要用了美国人工就价格就会大涨。开车刮刮碰碰谁也难免,由于美国汽车修理价格不菲,人们就会觉得不大划算了。打个比方说补漆,用漆1美元,另加人工费100美元。你一听这价格就会来气,还修什么修,下回撞了一块修吧!下回不撞就不修了,留着作纪念。

在中国对修车的理念则与美国不同,中国的车是家中的大件,高档车的车主,刮了、碰了心疼不说,一定要修理、美容恢复原样,即使是多花些钱也在所不惜。像我这样的退休工人花几万买个车,更是当做宝贝,一旦刮了、碰了必要精心修整,以维护其良好的形象。当然事有例外,如果你买个二手、三手车,车本就不值个啥钱,加上车的外观早已伤痕累累,多刮一次无所谓,刮就刮了修不修吧。

中美汽车状况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国情不同,国民的经济基础不一样,因而汽车在家庭的重要程度不同,由此产生的思想理念也不同。

或许等到中国人的收入再增高些,或许能在美国看到中国产的汽车时,到那时汽车小刮小碰后,中国人也不会太在意了,就好比如今中国也没人再天天擦拭自行车了,中国人的一些习惯就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改变。

为了我们的生活水平再高些,为了我们的产品走向世界,中国人再努力些,再加把劲,让我们期盼的这一天早点到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