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買不起新款Mac的你!

不知你是否留意,今年夏天在各大城市街頭悄然矗立起一塊塊的Apple巨型戶外廣告牌。不同膚色、職業、年齡,性別的人都隱於Mac背後,情緒各異。

敬買不起新款Mac的你!

敬買不起新款Mac的你!


敬買不起新款Mac的你!


這系列廣告一度引起網友熱議,甚至還有不少人效仿一人一桌一臺Macbook的工作照拍法,加上個#Behind the Mac的tag,再上傳至社交平臺分享。

Behind the Mac並不是什麼神秘的文化現象,它是Apple為配合全新 Macbook Pro 上市進行的品牌推廣主題。除了遍佈世界各地街頭的戶外廣告外,Apple還發布了一組TVC,話題指向

創造,無論是創造一首歌、一個App、一張照片還是一部影片,蘋果都鼓勵用戶用 Mac創造些什麼,創造無分大小。

敬買不起新款Mac的你!

影片BGM出自Daniel Johnston《Story of An Artist》,這支TVC延續了蘋果一貫的風格,沒有刻意展示產品特性,而是通過創造場景來強調用戶與產品之間的情感體驗。在這支60秒的短片中,我們不難看出人物角色的多樣性,除了為社會做出貢獻的攝影師、程序員、音樂家也有在自己工作崗位上閃閃發光的素人。

還蠻有意思的——有眼尖的網友在這些一閃而過的畫面中成功“捕獲”一隻真鍋大度,也有人在FB上呼朋喚友“如果大家看到蘋果這系列的廣告牌一定記得拍照傳給我,因為我的女兒也入鏡了!”

敬買不起新款Mac的你!

短片中的真鍋大度

除了60秒的短片外,蘋果還發布了三支人物視頻,你可以透過這三個故事來了解——視障攝影師 Bruce Hall 如何利用Mac 創作出亮眼的影像作品; Peter Kariuki 如何在 Mac 上開發 app以幫助改進盧旺達的道路安全;唱片藝術家Grimes如何在Mac上做自己的獨立音樂。

敬買不起新款Mac的你!

作為一名視障人士,世界在 Bruce Hall眼中如同印象派的畫,但只要足夠近,他還是可以看到一些細節。 Bruce Hall想看到一些自己視線之外的東西,用它們來呈現這個世界的美。所幸,他還能借助Mac的幫助來拓展自己的視野。他的攝影作品被美國國會圖書館納入永久收藏。

敬買不起新款Mac的你!

非洲的馬路險象環生,為了多跑幾單生意,摩的司機往往忽略安全問題。Peter Kariuki和合作夥伴一起創造出“安全摩托”,這款APP可通過監測司機不安全的駕駛習慣來幫助他們改進,讓出行變得更安全。

敬買不起新款Mac的你!

沒有工作室也沒有專業的配置,唱片藝術家Grimes喜歡獨自待在房間裡,坐在地板上工作。她認為在Mac上創作自己的音樂更方便也更經濟實惠。

比起先進的工具,我們更在意人。在表現人與工具之間的關係上,沒那麼“硬核”的蘋果反而更懂人心。

用戶也很是領情啊,看咱們把蘋果的創造精神實踐得多到位!


敬買不起新款Mac的你!


敬買不起新款Mac的你!


敬買不起新款Mac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