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口農商行再減資註冊資本降23.5% 第二大股東或生變

在絕大部分銀行都在增加註冊資本的時候,龍口農商行卻因業務發展放緩減少註冊資本,並且在其成立之後已經出現了兩次減資,目前的註冊資本較成立之初減少了23.5%。

此外,財聯社記者還獲悉,其第二大股東叢林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叢林集團”)已經嚴重資不抵債,持有該行的6.59%股權可能會發生變化。

“此次註冊資本減少10%,一方面是第一大股東南山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山集團”)根據‘ 兩參一控’政策要求完全退出;另一方面也是本行業務結構調整,節約大量資本的結果。”龍口農商行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業務結構調整之後,高風險權重資產佔比降低,減少了資本佔用。

而對於叢林集團後續的影響,上述人士稱,“叢林集團破產重整不會對本行造成大的影響。”

兩次減資註冊資本降23.5%

資料顯示,龍口農商行前身為龍口市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於2011年改制成立龍口農商行,註冊資本17億元。

不過,4年後,該行就發生了第一次減資。

2015年,由於業務發展放緩,資本閒置較多,龍口農商行全體股東以每股1元價格減持15%的股權,合計返還2.55億元資金,即註冊資本減少至14.45億元,並保持到今年7月份。

7月10日,銀監會煙臺銀監分局同意《山東龍口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減少註冊資本方案的請示》。根據方案,龍口農商行減少原註冊資本金總額的10%,即註冊資本減少至13.005億元。日前,該減資請示正式獲批覆。

“這既是山東省聯社確定的發展思路,也是全面落實監管要求的需要。”龍口農商行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解釋稱,龍口地區經濟以大中型企業為主導,第一產業佔比極低,相應地以前該行大中型企業客戶佔比較高;近三年通過大力拓展“三農”和小微客戶市場,風險權重相對較低的小微信貸業務佔比迅速提高,出現了資本過剩。

財聯社記者查閱和該行總資產相當的多家農商行發現,該行註冊資本相對較高,其他農商行大部分在10億以下。

龍口農商行上半年財報顯示,截至到6月30日,該行資產總額279.37億元,負債總額255.98億元,所有者權益23.39億元;上半年實現淨利潤2.39億元,佔去年全年淨利潤逾78.4%,主要由利息收入和投資收益構成。總體來看,近三年來該行總資產、淨利潤呈不斷增長之勢,但增速較慢且有所放緩。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17年底,該行不良貸款餘額為1.57億,較2016年的0.86億增加近一倍;不良率由0.68%升至1.57%,撥備覆蓋率由367.99%降至239.25%。

聯合資信評級報告認為,當地經濟增速放緩,企業還款壓力上升,龍口農商行信貸資產質量存在一定下行壓力,但撥備仍處於充足水平;同時受減值準備計提力度加大影響,利潤增長乏力。

第二大股東或生變

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底,南山集團和龍口市大寶經貿有限公司並列為該行第一大股東,均持股10%;叢林集團為該行第二大股東,持股6.59%。

“此次註冊資本減少10%即是南山集團完全退出,”上述龍口農商行人士對財聯社記者透露,主要是受監管“兩參一控”影響。

資料顯示,南山集團還持有煙臺銀行34.83%股份,為第一大股東;持有恆豐銀行8.42%股份,為第四大股東。

據山東省龍口市人民法院公佈的信息顯示,截至今年2月28日,叢林集團及其23家關聯公司淨資產為-40.50億元,加上其23家關聯公司為外部企業擔保的金額,叢林集團淨資產約為-70.00億元,已嚴重資不抵債,無法清償到期債務,且全部資產不足以清償到期債務。

叢林集團破產涉及24家銀行,截至目前已被濟南和煙臺中級人民法院列入被執行人名單。24家銀行中,龍口農商行作為唯一一家農商行,風險敞口約為2.4億元,為該行上半年淨利潤。

龍口農商行人士表示,在密切關注事件進展,“叢林集團破產重整不會對本行造成大的影響。”

除龍口農商行外,叢林集團還是煙臺農商行第二大股東。據悉,煙臺農商行股權將進行司法拍賣。目前,已經有企業表明競拍煙臺農商行股權的意向。

本文源自財聯社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