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與意外哪一個先來?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與意外哪一個先來?


如果說:過去倪叔認真學習社會&財經知識,努力學習宏觀經濟的相關知識,是為了看清楚社會發展的下一步趨勢。

那麼當下發生的情況就是:沒有人能預言這個社會,這個國家未來會走向何方,也沒有人直到以貿易戰為名的國運之戰,最終將如何收場?國運背後捆綁著億萬計的普通人,我們的生活會面臨怎樣的動盪?

而這種未來的不可測,就意味著:我們誰都無法預測,明天與意外究竟哪一個會先行到來,所有人都陷入了空前的迷茫之中。

在倪叔過往的30年生命裡,除開像車險這種必須要辦的保險之外,倪叔從來沒有考慮過要買保險,因為過往那些歲月都是倪叔在努力實現財富的積累過程,那是一段上坡路,你會覺得你自己很年輕,身體很有活力,你的未來擁有無限可能,未來全世界都可能是你的,你不覺得你需要什麼保障,也不會在意保險背後的那麼一點點保障;

但2018年,這是倪叔這輩子第一次很認真的考慮是否應該買個保險來保障自己的家人;

因為世界的本質是無常的,這幾年的中國社會每天都在以巨大的加速度在進行改變,尤其是2018年,中美貿易戰的開啟讓整個社會的經濟大環境進入不斷下行的狀態之中,國家稅收不斷提升,社保的改革,針對創投&娛樂行業的加稅,讓企業的成本不斷提升而又融資無門,甚至到了有人高喊:未來一年請,做好失業的準備,這樣的口號。

熟悉倪叔的讀者都知道:對於2018年的經濟,倪叔歷來是持看空態度的,從整體經濟來看,資金前所未有的緊張,含互聯網在內的大量的行業陷入增量消失,存量搏殺的境地之中,當整體趨勢向下的時候,誰都很難保證自己的明天會怎樣,因而在倪叔看來:2018年當真是值得考慮如何實行穩健投資,並逐步為自己和家人增強抗風險能力的年份。

孫明展是我在知乎上認識的朋友,他一直致力於家庭保障領域的科普與諮詢,此次倪叔購買保險前也認真諮詢過他的一些建議,個人認為還是頗有收穫的。

因此,今天就順勢為大家推薦他的一篇文章,希望他的一些家庭保障規劃理念能對關注倪叔的你也能有所幫助。

孫明展,中山大學統計系碩士畢業,國際金融理財師,候選北美精算師,中山大學金融系、統計系專業碩士導師,創必承創始人。更多關於兒童保險、兒童財商、家庭保障的實用知識,可以關注他的公號“孫明展”

“一張保單解決所有問題”是個很著名的保險宣傳語,但這種類型的產品,也往往是個坑。比如最近火爆的那款產品:平X福。

我的判斷是,很多這類產品實質上用保障多元化的障眼法,在不提高保障內涵的前提下,把保費提高

結果,留言區爆發了迄今為止最熱烈的一次有關保險產品的討論。許多代理人朋友認為我戴著“有色眼鏡”,對產品搞“人身攻擊”。

也有朋友對我所說的“智能保障規劃系統”十分感興趣,給我們起了個暱稱叫“保單中央處理器”。

說實在的,我們很自豪(笑),大言不慚地說,我還是喜歡叫它“黑科技保障規劃系統”

為了釐清觀點和感謝大家的關注,我也打破不在文章中討論具體產品的慣例,深度評測一次平x福。

作為一個曾經的專業精算師和保險行業人士,用數據說話幾乎是我的本能,所以這次評測過程也會如此。

本次測評,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們虛擬了一個符合主流特徵的三口成長之家作為案例,真實的客戶情況比案例都要複雜得多。

一家三口。陳先生1985年生,32歲,陳太太1990年生,27歲,小孩不到1週歲。夫妻均有穩定工作收入和社保,收入處於平均水平。為了計算簡便,我們將夫妻二人收入水平設為相等。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與意外哪一個先來?


全家保障需求梳理


保障規劃師將陳先生一家的收入、資產梳理後,將相關數據輸入到“黑科技智能保障系統”,由系統自動計算出如下結果:

  • 夫妻雙方共同所需壽險保額約為100萬,由於夫妻雙方收入水平基本平均,保險責任均等,所以保額應為一人50萬;
  • 綜合社保報銷額度,夫妻雙方均應補充47萬重疾保障,寶寶應有50萬重疾保障
  • 醫療保障每人起碼需要20萬元。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與意外哪一個先來?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與意外哪一個先來?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與意外哪一個先來?


而綜合家庭收入和保障需求,按照我們的“黃金保費曲線”來看,這個家庭的年保費支出,應該佔家庭年可支配收入9.23%,年保費金額應控制在22000元左右。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與意外哪一個先來?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與意外哪一個先來?


平x福保障配置方案分析

全家三口人都配置平X福的情況下,以每人51萬壽險附加50萬重疾,捆綁銷售30萬意外險的情況來看,全家保費支出為:先生16357元/年,太太12996元/年,寶寶7377元/年,共計36730元/年。

用“黑科技智能保障規劃系統”來評測這個組合,保費合理度和醫療險充足度上存在明顯短板,此方案的保費遠遠超出保費的家庭收入合理佔比,高達15.3%,而且醫療保障完全沒有顧及。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與意外哪一個先來?


重點來了。

我並不建議為寶寶配置壽險。因為寶寶沒有收入,相應的也不揹負家庭責任。而平X福主險為壽險,附加險為重疾險,顯然不適合寶寶。

再者,平X福的重疾和主險壽險共用保額,一旦重疾出險,壽險的保額也被擠佔,那壽險也就沒啥意義了。

所以,如果我們折中一下,夫妻二人繼續支持平X福,對寶寶的保單就不那麼執著,交給智能系統選擇,會如何呢?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與意外哪一個先來?


系統為三個人都配置了100萬元的醫療保障。寶寶無壽險,重疾保額不變,加上醫療保障,保費從7000多元銳減至2300多元。

但全家整體保費支出仍高達家庭可支配收入13%以上。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與意外哪一個先來?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與意外哪一個先來?


放手,讓系統徹底優化配置

這一次,我們假設不再堅持用平X福,全家所有保單都聽憑系統配置,結果如下: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與意外哪一個先來?


系統以優選定期壽險產品,搭配消費型壽險產品、消費型重疾保險產品、消費型醫療保險產品的方式,滿足了全家在壽險、重疾、醫療方面的保障需求。

彙總的家庭年保費支出,只佔全年可支配收入的9.22%,與黃金曲線上的保費預算佔比9.23%的偏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與意外哪一個先來?


系統通過計算後匹配出這套方案,只花了40秒。

根據我們CTO男神的測算,這短短的40秒鐘內,系統內在1000多款產品中,大概發起了幾十萬次的計算。

據估計,要做同樣的事情,需要一個保險顧問40小時不眠不休的高效工作才能完成,換言之也就是1個禮拜的工作時長。

其實,在“黑科技保障規劃系統”誕生前,我們的顧問為客戶量身定做一次保障規劃,從測算需求到最後匹配出產品組合,往往是極為複雜的一個過程。大家雖然發自內心的想要匹配出最優方案,但限於工作效率和這個計算能力,往往也是最終根據經驗給出一個看似最優的方案。

直到現在,雲計算技術終於有了突破,我們才能夠做出這個“黑科技保障規劃”,在成百上千,而且還不斷在增加的產品庫中,求得一個最優的方案。

現實中,號稱提供“良好服務”的平X保險公司代理人,恐怕也很難做到這點吧。

可以說,這個系統的開發,逐步逼近了我多年來基於客戶需求,做出最優保障方案的夙願。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與意外哪一個先來?

“黑科技保障方案”其餘優勢


除了直觀的“省錢”,“黑科技”保障方案還有幾大優勢:

1、保額不共享

平X福的結構是壽險作為主險,重疾險作為附加險;如果重疾險一旦進行賠付,壽險的額度會相應降低,即共用保額。夫妻應有的壽險責任會受到影響。

系統出具的方案,配置了單獨的定期壽險,覆蓋經濟支柱的家庭責任。每個險種的額度不會相互影響。

2、重疾多次賠付

平x福的重疾險是單次賠付,但系統的方案中選出的一款重疾保險產品,十分具有優勢,可以做到重疾分組三次賠付的保障。

3、彌補輕症保障

平X福產品中,不含輕症理賠概率90%上的不典型急性心梗、冠狀動脈介入手術、輕微腦中風三種疾病。

系統配置方案通過產品組合彌補了這個缺陷。

4、無捆綁銷售

平X福產品需要強制附加長期意外險,而意外險並非每個家庭的剛性需求。即使是50萬元的意外險保額,保費也不到200塊錢。

***

綜上,同一個家庭,配置兩個方案的對比可以融合成以下這張表: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與意外哪一個先來?


這麼一看,更加一目瞭然。平X福保障方案,果然是什麼保障都有一點,但卻啥都不夠充足,最後保費還比智能保障方案貴出約六成。

當然,如果你認為平x公司的大品牌是你所追求的對象,那我也無話可說,看一看他家高聳入雲的高樓大廈,陸家嘴的標誌性建築,也就知道你為品牌所支付的額外成本,到底去了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