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死後,首級爲何要懸掛在河間府示衆?

牛牛愛妞牛


簡單來說就是魏忠賢死後臨時掩埋在河間府境內,最終定罪後就把屍體運到河間府去戮屍了。


天啟七年十一月初一,明毅宗崇禎皇帝下令將魏忠賢流放到中都鳳陽。此時魏忠賢還有部分的行動自由,從北京出發去鳳陽,他可以選擇走旱路或是運河水路。但時令已至冬季,運河將要封凍,只能走的是旱路,在直隸境內的大致路線是出京師,西南向良鄉、涿州,南過新城、雄縣、任丘到河間府城,再經獻縣、阜城、景州到山東德州府。現在的滄州市境內當時大多是河間府的地盤。



【楊正泰繪製的明代北直隸驛路圖(局部)】


但魏忠賢出發後,毅宗又下傳出聖諭,大意說魏忠賢不知悔改,還有無數蓄養的亡命之徒在身邊護衛,似有叛亂之勢。命錦衣衛迅速將魏忠賢押送鳳陽,將其黨羽捉拿起來。魏忠賢十一月初六走到阜城境內時聞訊,當晚就在阜城自殺了。注意,阜城縣在明代是歸屬河間府管轄的。

·

【現代復建的河間府衙。】


發現魏忠賢自殺後,地方官員層層上報朝廷,朝廷命將魏忠賢屍體暫時就地掩埋。到了崇禎元年正月二十五日,朝廷正式公佈了魏忠賢的詳細罪狀,下令將魏忠賢的屍體在河間加以凌遲;與其勾結的文官首惡、已在家鄉薊州自殺的崔呈秀,在薊州斬屍示眾;已經在浣衣局被笞殺的客氏也要在北京斬首示眾。除了阜城屬於河間府外,魏忠賢本身也是河間府肅寧縣人,因此朝廷將其在河間府城梟首示眾,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