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打造共享直銷銀行助力中小微銀行轉型

沈浩:打造共享直銷銀行助力中小微銀行轉型

中科金財副總裁沈浩

“2017北京金博會”於2018年1月25-28日在北京展覽館舉辦,在26日舉行的“2017中國金融年度論壇”上,中科金財副總裁沈浩出席並演講。

其表示中小銀行轉型有兩大重點,線上發展獨立的運營平臺,線下發展以大資管為核心的資管銀行。怎麼才能實現這兩項呢?沈浩認為,中小銀行可以藉助由全產業鏈的互聯網金融閉環佈局,以及專業化團隊的金融科技服務平臺來獲得這方面的支撐,其核心為平臺共享、資產獲取、線上展業、合作運營。

平臺共享不是光是互聯網銀行平臺,還包括資產管理平臺、大數據風控平臺、大數據精準營銷平臺的共享。資產端獲取主要是指提供高收益、低風險的優質資產,線上展業包括獲取新的客戶、存量客戶的活躍度的提升,以及高盡職客戶的精準營銷。

以下為演講實錄:

沈浩:各位尊敬的領導、來賓,大家上午好!今天很高興能有機會與大家分享一下就中小銀行轉型跟直銷銀行的一些關係進行一個交流。

首先,目前國內的銀行急需向互聯網銀行轉型,這是國內銀行業發展趨勢,也是我們中科金財做了十幾年銀行服務業領頭單位的夢想,也是我們搭建共享直銷銀行雲平臺面臨的一個背景。整體上來說,客戶群體為了改變,銀行利差的縮小,互聯網企業對傳統金融機構的衝擊,金融混業衍生模式的逐步形成,以及政策對金融科技發展的支持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動了傳統銀行向互聯網銀行的轉型。

下面我們看一些數據,截止到2017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的規模達到了7.24億,佔整體網民規模比重達到了96.3%。為直銷銀行整體的業務開展奠定了比較好的基礎。2011年以來,類似於像四大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大型的城商行,及一些有代表性的農商行,他們淨利差的收入收窄,傳統利差盈利模式首先了比較大的衝擊。同時,隨著國內互聯網金融在國內一些興起,互聯網投資理財、融資信貸、電子支付等一些業態對傳統商業銀行在資產、負債中間的一些業務,以及一些領域造成了衝擊,伴隨著這些衝擊,傳統銀行面臨著經營壓力,中小銀行面臨著生存環境日趨嚴峻。

這張圖可以看出,從2016年—2020年,整個銀行業進入一個規範整治的階段,這5年將是銀行業轉型的關鍵年,銀行業轉型的方向我們經過調研認為,一定是以資管業務為核心的一個互聯網銀行,也就是直銷銀行。

下面我們看看整個直銷銀行還是互聯網銀行大體上的內容,從國外的定義來看的話,直銷銀行是指不設實體店,或者櫃檯,純線上獨立運營,具有輕資產、低成本,定位差異化等特點,提供更實惠、更場景化的產品以及服務的商業模式。大家看我們所說的互聯網銀行是指一種商業模式,尤其在業務、IT和運營商與傳統銀行業的業務和渠道是獨立的,其定義絕對不是一個渠道。

大家是否有考慮過互聯網銀行及純電子銀行的一些區別在哪裡?經過我們的一些實際論證,互聯網銀行主要指不設實體網點,通過電話、網站、手機端等線上媒介實現業務中心與客戶直接網絡的差異化新型銀行。而電子銀行是傳統銀行的渠道補充,提供了一個多樣化的服務,實現的是線下業務的線上化。互聯網銀行與電子銀行的目標客群定位、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運營的區域和渠道,以及組織形式上面都有一些本質的區別。

互聯網銀行的市場發展前景比較光明,據不完全統計,在目前來看直銷銀行APP上線的共有93家,算上與手機銀行合併的銀行總數在113家,在25家A股上市的銀行中,發行各行的數量都在急速擴張,2017年上海銀行(16.040, 0.30, 1.91%)的線上銀行客戶數突破了100萬,民生銀行(9.320,0.03, 0.32%)直銷銀行的用戶也突破了1000萬,我們預計差不多到2021年整體直銷銀行的資產規模將不低於10萬億。

為什麼說互聯網銀行能夠助力中小銀行進行轉型呢?我們認為互聯網銀行對於銀行來講,主要是幫其發展互金業務,實現零售轉型,首先互聯網銀行能夠幫助銀行進行創新業務,銀行自有產品不能滿足互聯網用戶的需求。互聯網銀行的業務開展為銀行內部提供了產品創新的支撐,分析用戶的財富管理需求,通過先行先試的方式,利用互聯網場景及科技因素,優化改造了傳統產品,幫助業務部門將產品直接推向市場。

其次,互聯網銀行能夠協助銀行拓展業務,進行區域擴張,發展互聯網銀行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藉助虛擬網絡和外部的實體網絡,打破區域限制,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快速佈局,吸引用戶開展零售業務。

第三,促進服務升級,留住提升活躍用戶,通過和第三方及互聯網平臺的合作提供更便捷化的金融,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提升用戶的黏性。我們說互聯網銀行是中小銀行轉型的抓手,目前有100多家銀行上了直銷銀行,且城商行、農商行是直銷銀行的主力軍,佔比超過60%,但是這一新型的銀行在發展整個試水過程當中,會面臨一些問題,他們主要是在定位、產品、營銷、運營以及IT等方面的阻礙。定位上很多直銷銀行定位並不清晰,沒搞清楚自己是服務提供商還是渠道提供商,有些銀行的高層對於直銷銀行的理解和認識也有不足,傳統銀行缺乏互聯網思維,用傳統的思維去做互聯網業務,其結局可想而知。

產品方面,整體產品創新不足,同質化嚴重,場景及優質資產匱乏,營銷層面,傳統銀行缺乏流量,社交的基因不足,配套服務無法跟上。運營端的話,現有的直銷銀行無法獨立,直銷銀行與傳統部門之間的一些衝突存在著一系利益方的不平衡。此外,互聯網運營人才與經驗較少,無法支撐整體改變互聯網運營的效果。技術層面的話,現有的許多滯銷銀行的架構無法鼓勵支撐完全的業務形態,無法快速實現迭代。用戶體驗較差,不是能真正實現7×24小時的運轉。

我們一直在說的中小銀行轉型,互聯網銀行是轉型的抓手,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弄明白中小銀行轉型的重點,目前銀行業面臨的問題是大資管時代來臨加速了存款脫媒、利率市場化加劇了存貸利差的收窄,催生了貸款脫媒,在這個大背景下,商業銀行傳統的存貸利差經營模式受到挑戰。我們認為要在這種嚴峻的挑戰中生存,必須具備兩大核心能力,即線上的展業能力跟線下的資管能力。

中小銀行轉型有兩大重點,線上發展獨立的運營平臺,線下發展以大資管為核心的資管銀行。我們所說的中小銀行轉型是以線上的展業能力和線下的資管能力,怎麼才能實現這兩項呢?我們認為中小銀行可以藉助由全產業鏈的互聯網金融閉環佈局,以及專業化團隊的金融科技服務平臺來獲得這方面的支撐,其核心為平臺共享、資產獲取、線上展業、合作運營。平臺共享我們認為不是光是互聯網銀行平臺,還包括資產管理平臺、大數據風控平臺、大數據精準營銷平臺的共享。資產端獲取主要是指提供高收益、低風險的優質資產,線上展業包括獲取新的客戶、存量客戶的活躍度的提升,以及高盡職客戶的精準營銷。

基於以上,同時根據互聯網共享的精神,在幫助中小銀行向互聯網銀行轉型,目前市場上有很多公司都在打造以共享直銷銀行的創新模式來彌補單個直銷銀行品牌弱勢、產品匱乏、流量甚微、運營乏力等不足,成為中小銀行抱團取暖的聯盟,實現產品互補、集約運營、科技互聯、跨區域互聯,以及品牌提升的共享效益,滿足用戶的一些多元化融資需求。同時,平臺提供方可以作為銀行直銷銀行的補充,還通過一站式的諮詢服務、合作運營、IT服務,幫助合作銀行實現全面的互聯網銀行轉型,包括線上的金融產品設計與創新、客戶營銷、資產對接等全方位服務,這是市場上的情況。

同時,直銷銀行也能幫助一些中小企業希望從金融轉型方面能夠提供一些金融上的支持,因為很多中小企業它現在在面臨著本身一些行業的轉型,就是希望往金融方面進行突破。最底層的需要有一套賬戶系統,以及支付支撐系統,將來還會存在一個履約保護,及類似於供應鏈金融方面的一些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