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壺人如何成就一把好壺?

愛壺人如何成就一把好壺?

紫砂壺泡茶養人,而人也需要養壺,正所謂人養壺一時,壺養人一生。紫砂壺從買來第一天起就要開始養,第一步就是開壺,怎麼個開法呢?以下分享幾種常見的開壺方法:

一、簡捷開壺方法

1. 將壺身同壺蓋分離,置於鍋中,煮至將沸之時,靜置5-10分鐘。

2. 在壺中置入茶葉,溫火一段時間,自然涼幹即可,倒去壺中水。

3. 此法應該適合於泥土味不是很重的壺,用於沖泡鐵觀音等茶,方便易行。

愛壺人如何成就一把好壺?

二、傳統開壺方法

1. 熱身:首先將剛買回來的紫砂茶壺,用沸水內外沖洗一次,將表面塵埃除去,然後將茶壺放進沒有油漬的煲,加3倍高度的水煮兩小時,這樣茶壺的泥土味及火氣都會去掉。

2. 降火:將豆腐放進茶壺內,放一倍水煮1小時。豆腐所含的石膏有降火的功效,而且可以將茶壺殘餘的物質分解。

3. 滋潤:將買回來的甘蔗切開後,放在煲內。沒有甘蔗,可以放些糖,然後再煮1小時。甘蔗的天然糖分,能夠讓茶壺得到前所未有的滋潤。

4. 重生:最後便是挑選自己最喜歡的茶葉,放人茶壺內煮1小時。最好是龍井茶葉。這樣茶壺便不再是“了無生氣”的死物,脫胎換骨後,吸收了茶葉精華,第一泡茶已經能夠令茶人齒頰留香。

愛壺人如何成就一把好壺?

三、開壺常見疑問

1.開壺為什麼有的要放入豆腐?

豆腐吸附能力強,可以有效去除紫砂壺內的雜質和火氣。

2.開壺為什麼有的要放甘蔗?

甘蔗具有滋潤茶壺胎體的作用,可以有效去除紫砂壺的土腥味。

愛壺人如何成就一把好壺?

四、紫砂壺的使用和保養

1.專壺專用。一壺事一茶

因紫砂赤特殊的胎體結構(雙氣孔結構、分子以鱗片方式排列),而能夠吸附茶湯中茶浸出物(紫砂壺茶具的吸水率為1.6%-7.05%),促使胎體發生變化,並能夠散發所泡之茶的氣味。玻璃、瓷質、不鏽鋼等材質的壺因其胎質緻密而不透氣,難以使茶湯長時間的保持優良品質。愛壺善飲人士。獲得砂壺經過“開壺”保養、去除砂壺土腥氣之後,用幾類茶試壺。根據自己的喜好,而後決定此壺泡哪種茶,爾後一直不變,做到“專壺專用”。平時泡茶依茶擇壺,“一壺事一茶”,嚴格區分,泡茶品味。

愛壺人如何成就一把好壺?

2.及時清理茶渣。保持壺內清潔

紫砂壺因其特有的雙氣孔結構,以及嚴密的造型,能夠推遲茶湯變饅的時間,對茶湯中氧氣的保有時間遠遠長於其他茶具。為了使茶壺能夠多吸收茶汁,常有人不清理或遲清理茶渣,認為可“積累茶山”,加快養壺效果。其實,長期使用的紫砂茶壺,“茶鏽”還是要清理的,因為“茶水在久置後會氧化生出褐色的茶鏽,其中含有鎘、鉛、汞等有害物質,附著在茶具內壁上,長期飲用含有茶垢的茶水會影響身體健康”。

愛壺人如何成就一把好壺?

因此,每次飲泡完茶湯後,要及時清理茶渣。壺內的茶鏽可定期用棉質的紗布用力蹭擦除去,但不可使用洗滌劑。清理完茶渣之後。要把壺蓋和壺體分開放置於通風乾燥之處,不可蓋住蓋子保存,否則易生黴菌;放置在有異味的櫥櫃等地方也不可。假若舊壺長期不用,閃保養不當壺內發黴、生有菌斑等時,當用洗滌劑仔細清洗,也可按照開壺之法養護;放在窯中進行二次燒製也可以,但存風險,茶人壺友當慎為之。

愛壺人如何成就一把好壺?

3.用棉質細布茶巾擦拭壺體

在泡茶的過程中,用棉質的帶有所泡茶湯的溼茶巾對壺體進行擦拭,可有效地促使茶壺變得乾淨整潔。微量茶湯的滋養,能夠促使茶壺胎質發生變化。在用壺巾擦拭之時,需要謹慎為之,不可過度猛擦。對有些“工”有缺陷的“流涎”造型的壺,要注意及時擦拭清理壺流下部的茶湯。以免長期因保養不善造成壺整體“包漿”的缺陷。對壺身的壺流、壺把轉接處,壺蓋的內口外沿、壺鈕等轉接處要細心擦拭,這些“偏僻處”容易被忽視,長期以往,容易積垢,會影響茶壺的整體養護效果。

愛壺人如何成就一把好壺?

4.不要接觸油脂類物質,時常用手摩挲把玩

紫砂壺一旦沾染到油脂。就容易發出“賊光”,易養出帶有花斑的壺。壺體的內外均不可沾染到油脂。每次茶事活動,都需淨手弄茶,一是使茶免受異味汙染;二是茶壺能得到良好的保養。在喝茶的過程中,用潔淨的手對砂壺摩挲、把玩是必要的。因為人手分泌的體液對於紫砂陶。甚於竹、木頭、牙、角、玉等材質均有良效,這已被諸多玩家所證實,但現在無法通過儀器分析檢驗出來。一般而論,新壺初始養護使用的年,壺體外觀色澤會有較多改觀,泥色會比原色沉靜,蓋與壺口之間會更密合,通轉舒暢。從第二年開始到第五年之間,茶垢會使壺壁內外色調一致。壺基本上已脫盡燥氣,漸顯雅光,益茶性明顯。五年之後,壺的感官變化為緩慢,很難在十年、二十年間有大的突破。但壺的光澤卻更雅緻如玉,有溫潤之光澤,以案頭清供,則愈發彰顯其沉靜之美。

愛壺人如何成就一把好壺?

5.讓壺有休息的時間

泡茶之壺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每隔三五日要有乾燥休息的時間,這樣壺體有吸附茶汁的條件,有助於改善壺胎泥質結構。有的壺,長期的使用過程能使胎體泥質變的更好,更適宜發茶性,甚有的壺原來滲茶的小缺陷,在長期茶汁的滋養下而消失。有些段泥壺。有時使用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吐黑”現象,可用間停。能逐漸減輕此現象。乾燥的壺體,是胎質較為疏鬆的壺體,衝入開水之後,因其特有的雙氣孔結構的胎質,能聽到開水滋潤壺胎的滋滋聲,隨開水泡出的茶葉浸出物對改良壺胎有益。

愛壺人如何成就一把好壺?

6.依茶擇壺,使茶性與壺性相得益彰

不同茶類的茶性相差很大,因此,沖泡各類茶的方法、水溫、沖泡時間、茶具選用、飲用方法等等也各有差別。明代許次紓《茶疏》中說:“茶滋於水,水借乎器,湯成於火,四者相須,缺一則廢。”說明了泡好一壺茶必須要做到水好、火足、具美。現在茶藝之中講究“茶、水、器、火、境、技藝”的和諧一致。用泉水、紫砂壺泡好一壺茶成為“水為茶之母,壺為茶之父”之說的。

愛壺人如何成就一把好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