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争创世界海拔最高的三甲医院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争创世界海拔最高的三甲医院

初秋,羌塘草原绿草已经开始泛黄,黑色的牦牛群点缀其间,风景壮美。

来自辽宁的援藏医疗队,克服了高寒、缺氧、低压、强辐射等影响,在这片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藏北羌塘草原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争创世界海拔最高的三甲医院

由大连医科大学牵头的辽宁省第三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在前两批医疗队援藏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那曲地区人民医院各科室疑难危重疾病救治能力。其中,急诊科杨琳开展了无创呼吸机治疗高原肺水肿、急性心肌梗塞的规范诊疗流程;手术室和麻醉科冯英军和马忠骥开展了创伤失血休克患者自体血回输;神经外科班允超开展的巨大脑脓肿切除术、巨大桥小脑角髓母细胞瘤切除术、颅底硬膜动静脉瘘出血脑疝救治、3D塑性钛板颅骨修补术、腰大池引流术;重症医学科李青栋开展的纤维支气管气管镜治疗阻塞性肺不张、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严重高原性肺水肿、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妇产科高娜开展的巨大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下附件切除术、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次全子宫切除术抢救产后出血DIC等各种疑难危重妇科手术;病理科唐颖开展常规石蜡组织病理,宫颈脱落细胞学,胸腹水细胞学病理,抗酸染色技术,结核菌DNA检测,HPV高危型分子检测,今年主要项目活检小组织石蜡病理制片及诊断,术中冷冻切片脑组织制片及诊断,远程病理诊断;护理部赵艳红开展了护理单元规范化管理;等等还有许多不胜枚举的先进医疗及诊断技术填补了那曲市医疗史上的多项空白。

除了在医疗技术上用心传承帮带,援藏医疗队还对医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指导支持,切实提高了那曲市人民医院的整体医疗和管理水平。8月中旬,世界海拔最高的医院——那曲市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了“三甲”预评审。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争创世界海拔最高的三甲医院

要“输血”更要“造血”

援藏医疗队员既当医生也当老师

“从那曲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来讲,我们援藏医疗队不仅要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带到西藏,帮援助医院‘输血’,更要注重提高援助医院的‘造血’功能。”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那曲市人民医院院长马灵斐说,辽宁始终把智力人才援藏作为增强那曲“造血”功能的重要途径。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争创世界海拔最高的三甲医院

自2015年以来,专家们在那曲除了开展医疗工作,还带教当地的医疗卫生人员,做好“传帮带”工作。辽宁第一批援藏专家带教人员26人,第二批带教学员45人,第三批带教学员45人。作为人才援藏的医生和教师,在投入工作的同时,他们主动带起了 “徒弟”,把自己的所学和实践经验倾囊相授,极大提升了学员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目前,带教学员大部分已能够独立开展工作,有力推动了医院技术水平提高和医疗业务开展。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争创世界海拔最高的三甲医院

那曲市人民医院外二科学员朗觉,他的带教老师是班允超。“跟着班允超老师学习,让我对神经外科手术的治疗思路更清晰,比我们以前自己看书、上网消化知识有效多了。”如今,朗觉所在的那曲市人民医院外二科已经能够独立开展比较复杂的神经外科手术,独立手术一百余人次,手术成功率达到95%以上。

作为辽宁省第三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牵头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除了通过日常的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业务授课等方式带动当地医生学习,还与那曲市人民医院远程病理、心电、影像科室建立了远程会诊系统。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争创世界海拔最高的三甲医院

“通过远程会诊系统,远在大连的专家和那曲的医生会诊,帮助当地解决一些疑难病症。目前,该系统已开展1407人次会诊。” 马灵斐说,大连医科大学与那曲地区人民医院签署了援助协议,从理念、管理和技术培养等方面保证帮扶的连续性,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精准式的组团帮扶,真正变“输血”为“造血”。

“李医生,谢谢你救了我的儿子,谢谢……”一名藏族小患者的父亲见到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李青栋之后,难掩激动的心情,不停地表达谢意。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争创世界海拔最高的三甲医院

时间闪回到2017年11月16日,李青栋清晰地记得,当时他刚刚作为辽宁省第三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成员抵达那曲,医院接诊了一名年仅7岁的急性腹痛患儿。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患儿不仅查体腹胀明显,伴压痛和反跳痛,而且急诊 CT 提示肝脾周及肠管间可见大量液性密度影,肝左叶见边缘清晰条索状稍高密度影。

由于患儿为来自肝包虫病流行区的藏族同胞,急诊外科医生高度怀疑可能是肝包囊破裂入腹腔并发急性腹膜炎。普外科立即行剖腹探查,术中确认为肝包囊破裂入腹腔,术中摘除破裂包囊,并冲洗腹腔,留置引流。

然而,不幸的是,术后患儿并发过敏性休克,而幸运的是在援藏医疗队的帮助下医院已经成立了 ICU,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ICU,使得那曲市人民医院的危重症处理能力得以大幅提高。17日凌晨4时,患儿被转移至ICU,援藏专家周峻峰立即到医院调整呼吸机参数并指导抢救,使得患儿转危为安。

当天早晨,李青栋正好查房。援藏之前,他就是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骨干力量,查看患儿起初做的腹部 CT 时,他发现有一个层面肝左叶包囊破裂后残留的囊壁其影像学表现极像一条蛇,还有一个 CT 层面像一团纱线。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争创世界海拔最高的三甲医院

尽管是初次接触此类病例,但出于对肝包虫病包囊破裂影像学特异性表现的职业敏感,李青栋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发现肝包虫病包囊破裂破入腹腔是肝包虫病比较少见一类并发症,发生率只有1%至8%,且只在1990和1991年发表于《欧洲放射学杂志》的文献中找到了关于该特征性影像的描述。这种症状如果诊断处理不及时,极有可能因并发腹膜炎甚至过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此后,李青栋一直跟踪诊治患儿,直至其完全康复出院。在随诊的过程中,他总结了第一手临床资料。

那曲是我国包虫病患病率最高的地区,为了使这例宝贵的病例诊治经验能快速传播推广出去,为更多临床一线医生掌握,李青栋在援藏专家周峻峰、那曲当地ICU主任邱成、那曲当地普外科主任益西平措的协助下,以最快的速度将该病例写成文章,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据了解,这是第一篇出自西藏那曲地区人民医院的SCI文章,为全世界了解包虫病导致的急腹症提供了宝贵的诊治经验。

已顺利通过“三甲”预评审

全面提升那曲地区人民医院医疗质量平和管理水平,让这个中国海拔最高的地级市拥有自己的三甲医院,是一件惠及那曲地区50多万人民身体健康的大事。在那曲进行医疗援建日子久了,马灵斐对此感受越来越深。

从那曲到距离其最近的三甲医院——位于拉萨的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路程有300多公里,开车需要六七个小时,这对于脑溢血、心肌梗死、呼吸衰竭等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十分不利。

三甲医院评审通过,将标志着医院技术水平、医疗条件、管理水平均达到行业最高标准,也能够让那曲地区人民在家门口获得高水平医疗服务。

辽宁援藏医疗队始终将创建三甲医院作为医疗援藏的重要内容,第三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来到那曲后更是将此作为援藏工作的重中之重,对那曲地区人民医院进行了全面整改和提升,从医疗到管理、从人员到设备,依次推进、逐步完善。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争创世界海拔最高的三甲医院

同时,我省还加大了援助力度。仅医疗设备方面,2017年,辽宁省在“十三五”援藏资金项目计划外追加援助2000万资金,为那曲市人民医院配备128螺旋CT、核磁共振、移动DR、高频振动咳痰系统、耳鼻喉内窥镜系统、动静脉充气压治疗仪、体质测量仪、动脉硬化检测仪等77台(套)医疗设备。

在辽宁以及援藏医疗队的支持下,那曲市人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不仅实现了从无到有,而且救治水平逐步提高,已与内地同等医院拉齐,一些危急重症患者在本地得到了及时、规范的治疗;神经外科实施了巨大颅内肿瘤显微切除术等五项新技术;新生儿病房入院流程更加规范,详细到根据新生儿的体重及疾病规定采血的量、时间以及时机,输液的浓度、速度、种类;妇产科新开展了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和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技术,实实在在为当地妇女解除了痛苦……

8月中旬,“三甲”预评审专家组对那曲市人民医院“三甲”创建工作进行全面预评审。在对医院整体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护理、院感、医技药事、行政管理等进行系统检查后,评审组宣布,那曲市人民医院顺利通过本次“三甲”预评审。

“三甲”预评审的通过是肯定,也是鞭策。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力争尽快将那曲市人民医院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藏北地区级三级甲等中心医院。”马灵斐说。

辽宁省第三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正式援藏不到半年的时间,在辽宁的医疗专家们和当地同志们一起使得那曲市人民医院的整体医疗和管理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未来,还将有更多的辽宁医生接过“组团式”援藏的接力棒,为切实落实党中央组团援藏政策,在藏北羌塘不断奉献辽宁力量!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争创世界海拔最高的三甲医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