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天下父母心!靖江一母親急著報警,只因14歲兒子做了這種事

一直以來

關於讓不讓孩子玩遊戲

怎麼控制孩子玩遊戲

一次可以玩多久的爭論

從來沒有停止過

這個話題是很多家長提起來就頭大的問題

提起孩子玩遊戲

很多家長的苦水

可憐天下父母心!靖江一母親急著報警,只因14歲兒子做了這種事

日前,

市公安局季市派出所一社區民警辦公室

來了一位特殊的求助者

“警察同志,

請你們來幫忙勸勸我家孩子,

他天天沉迷遊戲,我們管不住他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靖江一母親急著報警,只因14歲兒子做了這種事

求助者是季市鎮某村的村民。該村民介紹,兒子小金今年14歲,正在唸初中。小金上初中後進入叛逆期,暑假期間不僅不做作業,還一直沉迷遊戲。家人只要一督促他做作業,小金就立即暴躁起來,有時還要砸家裡的東西。家長實在管不住他,這才報警請民警幫忙。

可憐天下父母心!靖江一母親急著報警,只因14歲兒子做了這種事

(網絡配圖)

民警瞭解事情的原委之後,考慮到孩子正處於叛逆期,從感恩的角度勸導孩子體會家長的良苦用心,耐心與小金溝通,讓小金勇敢承擔家中的重擔。經過一番耐心勸說,小金也漸漸意識到自己的不對。這幾天,管片民警對小金進行回訪,瞭解到小金最近的生活狀態好了許多,正積極為開學做著準備,大家都十分開心。

可憐天下父母心!靖江一母親急著報警,只因14歲兒子做了這種事

民警提醒,不少中學生正處於叛逆期,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和孩子溝通, 並注意教導方式。

可憐天下父母心!靖江一母親急著報警,只因14歲兒子做了這種事

可憐天下父母心!靖江一母親急著報警,只因14歲兒子做了這種事

近年來

各種新聞報道了很多類似

叛逆期孩子沉迷於手機的新聞事件:

《母親強搶手機,女兒負氣出走》

《不讓孩子玩手機,孩子踹親媽》

《只因不讓玩手機,16歲男孩與母親先後跳樓自殺,誰之過?》

……

同樣身為家長的靖江網友對於小孩沉迷於手機

這一行為同樣感到憂心忡忡

可憐天下父母心!靖江一母親急著報警,只因14歲兒子做了這種事

@知乎大叔:每天在家裡,都要和孩子上演一場“手機爭奪戰”,想想都心累。

@一直賊:我兒子才4歲,現在手機玩的比我都溜,都怪他奶奶,孩子一哭一鬧,手機就給他,正在怎麼逼都沒有。

@歌神:自從孩子迷上手機之後,成績一路下滑,再這樣下去我嚴重擔心他高中能不能考上。

@路的腳:什麼影響成績都不說了,我家孩子才三年級,看手機看的眼睛都出問題了,現在完全見不了光,課也上不成,過兩天要帶他去無錫做手術,哎.......

可憐天下父母心!靖江一母親急著報警,只因14歲兒子做了這種事

@我可能是貓:自從有了手機,原來一個很聽話的孩子,現在變得特別叛逆,真是拿他沒辦法。

@菲菲:看到昨天你們推的文章就是一個小女生在抖音上給母親集讚的,我就特別擔心,就怕自己的孩子這些看多的,價值觀都扭曲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靖江一母親急著報警,只因14歲兒子做了這種事

@弓長張:現在網絡發達了,孩子接受各種各樣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我承認有好的,但是更多的只會讓孩子早熟。

@五月狐:不是我們做家長的非要把手機給孩子玩,真的是每天自己下了班回到家已經很累了,實在抽不出多餘的精力再去管他們,所以只能把手機給他們玩,這樣自己才能有片刻休息的時間。

可憐天下父母心!靖江一母親急著報警,只因14歲兒子做了這種事

成績下滑、腐蝕心靈、

影響視力、親情疏遠、性格扭曲

這或許是父母們最擔心的問題

曾幾何時,手機成為父母的仇敵

可憐天下父母心!靖江一母親急著報警,只因14歲兒子做了這種事

可憐天下父母心!靖江一母親急著報警,只因14歲兒子做了這種事

可憐天下父母心!靖江一母親急著報警,只因14歲兒子做了這種事

能不讓孩子玩遊戲,儘量不讓孩子玩。

因為玩遊戲的時間,

勢必會多多少少地剝奪孩子的學習時間。

但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是

不讓孩子玩遊戲,

他就真的會把遊戲時間轉換為學習時間嗎?

好像也未必。

可憐天下父母心!靖江一母親急著報警,只因14歲兒子做了這種事

海口12歲學生玩王者榮耀打賞遊戲主播,花掉環衛媽媽4萬元積蓄;

江西13歲女孩轉5萬見網友,獨自坐火車去溫州玩王者榮耀;

杭州13歲男孩痴迷王者榮耀被父親指責,一言不合跳樓斷腿;

廣州一高中生為了衝擊王者段位,連續玩王者榮耀40多個小時,患腦梗。

可憐天下父母心!靖江一母親急著報警,只因14歲兒子做了這種事

這些例子是比較極端,

但我們的孩子越來越喜歡玩遊戲,

卻是不爭的事實,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又該怎麼做呢?

可憐天下父母心!靖江一母親急著報警,只因14歲兒子做了這種事

1、多一些親子互動時間

孩子沉迷手機,多半是父母自己每天玩手機,孩子倍感寂寞導致的。當我們意識到“完全杜絕孩子玩手機”是不科學之舉時,我們就要想辦法減少孩子玩手機的時間,讓孩子暫時“忘記”手機。這時候,放學後陪孩子出去打籃球、散步、找朋友玩;週末陪他們去郊外遊、爬山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可憐天下父母心!靖江一母親急著報警,只因14歲兒子做了這種事

2、參與到孩子的手機遊戲中

其實父母給孩子最好的遊戲指引就是接納遊戲,接納孩子習慣。家長可以試著跟孩子一起玩。假如家長本身不會玩,介紹遊戲能夠讓孩子有成就感,也能夠幫助孩子整理思路,有條理、清晰地表達。

在孩子玩遊戲的時候,父母可以選擇“閉嘴”,陪他玩或者看著他玩。等到孩子自然退出遊戲的時候再和他溝通,而不是強制他退出遊戲。我們大人看電視、打遊戲或者做其他很專注的事時被人打斷,感覺也會很糟糕,自然就容易產生敵意或對抗。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後,再慢慢跟孩子溝通,引導孩子學會控制自己和時間。

可憐天下父母心!靖江一母親急著報警,只因14歲兒子做了這種事

3、跟孩子“約法三章”

在此,給大家提供一位媽媽針對孩子沉迷手機,想到的好辦法,那就是跟孩子“約法三章”:玩遊戲可以,但要約定時間和規則,一旦違反,要承擔違約責任。

跟孩子“約法三章”的好處是什麼呢?

它會讓孩子更有參與感,孩子在完成約定時會更有積極性,成功率也更高。與父母強加給自己的命令相比,孩子會覺得約定的方案是自己的主意,對他自己參與制定的方案有更強的執行動力。

在和孩子“約法三章”時,要注意四點:

(1)要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進的行為。

比如:一天玩手機不能超過1個小時,玩手機必須是在完成作業以後。目標要具體、明確,便於測量。

相比“每天玩手機時間不能太長”,“每天玩手機時間不能超過1個小時”就更容易測量。目標具體、明確,孩子就更容易操作。

(2)要清楚地說明孩子完成約定可以得到什麼,和沒有完成約定將失去什麼。

在此過程中,要少說“不”,多說“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約定,可以去看一場電影”,而不要說“如果你沒有完成約定,就不能看電影”。兩個說法意思雖然相同,但如果孩子朝著積極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標的可能性就更大。

可憐天下父母心!靖江一母親急著報警,只因14歲兒子做了這種事

(3)要把約定書面化,並張貼在家裡的顯眼處,讓孩子和家長時時刻刻可以看到。

當孩子完成了約定,哪怕是階段性的約定時,父母都要及時給與鼓勵。當孩子沒有完成約定,需要承擔的違約責任也絕對要承擔。如果不追究違約責任,約定就沒有絲毫約束力了。

(4)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注重“約法三章”的 “約”字。

在達成約定的過程中,要儘量吸取孩子的意見。千萬不能把“約定”變成父母單方向的“命令”。

請記住:任何時候,我們的家庭教育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就,都必須建立在無條件的愛孩子、尊重孩子和信任孩子的基礎上。

否則,無論我們的教育方法或教育內容是多麼的正確,對孩子的未來是多麼的有價值,都難以最後實現我們教育的期望,對我們的孩子成長構成真正的意義。

可憐天下父母心!靖江一母親急著報警,只因14歲兒子做了這種事

你有什麼更好的方法

消除孩子的“手機癮”嗎?

可憐天下父母心!靖江一母親急著報警,只因14歲兒子做了這種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