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年賺幾十萬的行業精英,居然只差這麼點?

最近,我和一個年至中旬的貨代朋友喝茶聊天。曾經鬥志昂揚的他,如今反而對自己的事業和未來,更加茫然和無措。通過這幾年在行業中的摸盤滾打,貨代軟件他已經能熟練操作了,各種應對客戶的套路他也深諳於心,公司裡他也和同事相處的融洽,可就是偏偏業務上沒有什麼起色,難以一鳴驚人把自己的平臺和薪資拔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你,和年賺幾十萬的行業精英,居然只差這麼點?

或許我們身邊這種的職場人,也不佔少數吧,可能你身邊就有很多,他們業務精通,資歷也夠,可就是還在公司某一隅苦苦的熬著。這些人究竟為什麼不能突破行業天窗,年賺幾十萬,走上人生巔峰呢?他們究竟差在哪呢:堅持嗎,不盡然;專業度,也不是;人脈關係或處世之道,都快或已經混成老油條了,還會差這些?

那麼,這些在一個行業中打拼多年,仍然沒飛黃騰達的人,他們究竟差在哪,其實並不多,僅是幾個細微的不同而已。

你,和年賺幾十萬的行業精英,居然只差這麼點?

1、方法

我曾經見過這樣一個90後,他開始進入貨代行業和別人一樣,是個白板。他在學習和會與客戶交流的過程中,總是愛總結一些方法,有時候甚至還會不嫌麻煩,嘗試很多其他可能能聯繫到客戶的途徑。也正是因此,他走了很多彎路,前幾個月成績排在中等偏下。那時候,作為他的主管,我本想找他談話,但看他也挺努力的,就沒說什麼。之後我發現,從次月起,他的成績就越上升越快。你沒看錯,不是客戶累積的越來越多,而是客戶和訂單增加的速度,每個月都偶有更明顯的提升。沒到兩年,竟然成為了我們公司數一數二的銷售名人,完虐同期員工和很多他的前輩。

之後他跳槽去了一家更大的公司,臨行前跟我講出了他的秘密:我就是在早期所有方法都用一遍,找出自己最擅長的,最好用的那一種。弄清楚成單的每個環節和需要把控的點,這都需要反覆的試探才能累積。等我弄懂後,接下來就是把我的那個套路複製化即可,我發十個微信群,就有幾千人看到我的業務,那我發一千個微信群就有幾十萬人看得到。我的成功就是把一套有效的實戰方法,不斷重複,就實現了。

2、運氣

有些人只差那麼一點運氣,他們沒有遇到那些業務量大的理想客戶,即便自己也很努力,很專業。可存在即是合理,為什麼沒遇到呢,有沒有方法,最大程度改善這一因素呢?

答案是肯定的!比如貨代,只要接觸的人足夠多了,那麼能接觸到更高層次的人,更有影響力的人,機會也就越大。多聊多溝通,即便是散客,有機會就時不時回訪下,這樣才有更大機會釣到大魚。坐在辦公室角落裡,整天處理貨代操作系統上的那些數據,再或者一直用老方法尋找新客戶,對大貨主的態度是願者上鉤,這樣很難把自己做大。

如今這個社會,酒香也怕巷子深,不能接觸更多同行業的人,不能尋找到更多機會去把握,就難以實現業務水平的跨越。再比如,如今很火的抖音,上面的網紅景點,網紅美食,未必全都名副其實,但他們在推手的助力下,讓更多人接觸瞭解到了,這才有可能會火,會賺錢。這個套路在各行各業都適用。

你,和年賺幾十萬的行業精英,居然只差這麼點?

3、情緒和性格

一個積極向上、情緒高昂的人,和滿面愁容的人相比,不僅給周圍人的感受不同,他們的工作效率也不一樣。積極樂觀、隨遇而安,度過職場過渡期,自然能一點點迎來更好的發展。所以,無論什麼境況,儘量讓自己保持好心態,對你只有利沒有弊。

還有就是性格,這也可以和情緒算在一方面裡。有些內向的人就更適合做技術、做營銷策劃等,這樣才能把他們豐富的內心世界展現出來。而那些善於言辭,外向性格的人,也更適合做銷售,把自己產品和服務說到天花亂墜,讓客戶心動。你有一個職場裡需要的性格特色,那麼在這片兒,你就更容易成功。

你,和年賺幾十萬的行業精英,居然只差這麼點?

4、責任與擔當

在職場中,“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這是很多人都信奉的行為方式。一個項目沒做好,先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問題,不是就先把自己摘乾淨,避免牽連自己。不是自己的事,從來不接觸,不過問。

其實,如果你安於現狀,那也沒什麼。但是如果你還想繼續發展,這樣的行事方式並不好。一個人更多把責任放到自己身上,才更有承擔,上級對他才更關注更信任。換而言之,這種人更靠譜,做事更穩。多接觸多瞭解周邊業務的開展方式,不僅有助於自身業務的觸類旁通,還有可能讓自己的發展方向慢慢變得更多元化,有更多的可能性。

其實一個人想要實現更大的成功並不難,無論是貨代還是其他行業都如此。以上四點,其實好好想想,也都只是些細節上的小問題,但只要把控得當,往往就能借此改變你的人生軌跡,從此人生變得與眾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