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烏托邦三部曲:《1984》《我們》和《美麗新世界》

《1984》、《我們》與《美麗新世界》並列為三大反烏托邦小說精準描述未來世界的預言之作:這不是故事,而是即將來到的未來。三部作品以辛辣諷刺的文字,對所謂的“烏托邦”對人類精神與情感的束縛,進行了探討和拷問。

1《1984》

這是一個戰後虛擬的世界,全球分割為3個性質雷同、相互攻伐的極權帝國——大洋國、歐亞國與東亞國。英國倫敦成為大洋國一個行省的首府,成為巨大專制機器中的一部分。

反烏托邦三部曲:《1984》《我們》和《美麗新世界》

人們極度崇拜大洋國首領“老大哥”,孩子自發組成小隊,監視告發自己的父母;有異端思想的人隨時會悄無聲息地失蹤;物資極度匱乏,但高級黨員的享用卻不受限制;已刊發的報道隨時會被修改;性慾被嚴厲壓制,因為性和愛是不受意識形態控制的。

國家以對領袖的個人崇拜和對國內外敵人的仇恨維持社會的運轉;思想警察神出鬼沒,你永遠不知道街角擦肩而過的陌生人是否就是密探;更要命的是,在你臥室、客廳、路上、電梯……任何地方,都懸掛著監視的鐵幕。

2《我們》

大一統國,一個一切都透明、精確到什麼都不能隱藏的地方。這裡的所有建築物都由玻璃製成:玻璃綠牆隔絕了樹木與其他生物;人們住在玻璃屋子中,未經允許不能拉上窗簾;人們在午後四點到五點,要以整齊的步伐,在玻璃人行道上散步。在這裡,人們沒有名字,只有編號。

反烏托邦三部曲:《1984》《我們》和《美麗新世界》

人們沒有生養自己的父母,“施恩主”就是父親一般的存在。人們穿著制服,遵照時刻表起床、工作、吃飯,連做愛的時間都經過科學計算。在這裡,一切都有“標準”,只要遵守規定,就可以擁有幸福生活。

3《美麗新世界》

公元26世紀,在一個“新世界”裡,近乎所有人都住在城市,並說著同一種語言。這些人在出生之前,就被預設成為貴、低、賤幾種種姓,於工業化的育嬰房裡成批生產。

反烏托邦三部曲:《1984》《我們》和《美麗新世界》

在烏托邦集權主義者的統治下,新社會“安定、本分、穩定”,偶有對現狀產生懷疑或叛逆心態者,均被視為不安定因素放逐到邊遠地區。在那裡,人人安居樂業、衣食無憂,但家庭,個性,甚至喜怒哀樂卻消失殆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