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之氣質:氣質的四種類型及職業傾向

認識自己之氣質:氣質的四種類型及職業傾向
認識自己之氣質:氣質的四種類型及職業傾向

說到氣質,人們常想到某人氣質溫文爾雅、豪爽大氣等等。氣質是指在人的認識、情感、言語、行動中,心理活動發生時力量的強弱、變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穩定的動力特徵。主要表現在情緒體驗的快慢、強弱、表現的隱顯以及動作的靈敏或遲鈍方面。通俗的講,就指的是一個人的脾氣、秉性、性情。

有同學可能會有疑問,前一部分我們講了性格與職業的相關度,現在又說氣質,那這氣質和性格有什麼不同呢?是不是氣質對職業的選擇也很重要呢?

首先性格是表現在個人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中的較為穩定而有核心意義的心理特徵。它是一個人心理面貌本質屬性的獨特結合,是人與人相互區別的重要方面。其次,性格更多是由後天形成的,和生活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而氣質,更多是先天的。最後,通俗點講,性格通過我們的行為表現出來,而氣質則通過我們的生理或者身體特點表現出來的心理特徵。

氣質沒有好壞之分,更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成就大小,具有任何氣質的人,只要經過自己的努力,在不同的領域都能取得相應的成就,當然,也可能成為一個碌碌無為之輩。但我們通過了解自己的氣質,有助於我們更進一步認識自己,雖說氣質不能決定職業,但氣質卻影響職業,如果能認清自己的氣質類型,則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與之匹配程度較高的職業,那對我們的職業生涯規劃,高考志願填報,也是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氣質類型這一說法,最早由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和羅馬的蓋倫提出來的,由於這兩個人都是醫生,他們長期的臨床觀察和實驗,發現人體內有血液、黃膽汁、黏液和黑膽汁這四種液體,由於每個人擁有這四種液體的比例不同,就構成了人的不同氣質。20世紀30年代,蘇聯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根據人的高級神經活動的特點變化,提出了多血質、膽汁質、抑鬱質和粘液質四種人物氣質類型,這其實和前面兩位醫生的說法有高度的一致性。

按照巴甫洛夫的觀點,我們將氣質分為以下四類

多血質,具有這種氣質的人熱情、活潑好動,善於交際,反應迅速,適應能力強,精神愉悅,機智靈活,注意力易轉移,清晰易改變;但辦事重視興趣,富於幻想,不願做有耐心,細緻和瑣碎的工作。代表人物孫悟空。這種氣質的人從事的職業範圍很廣泛,如外交人員、律師、演講師、新聞記者、演員等。

膽汁質,具有這種氣質的人興奮度很高,容易衝動,脾氣暴躁,性情直率,精力旺盛,能以很高的熱情埋頭於事業;興奮時,決心克服一切困難,精力耗盡時,情緒一落千丈。代表人物張飛。這種氣質的人不宜從事穩重、細緻的職業,但反應迅速,應急性強,可以從事導遊、營銷員、節目主持人和外事接待人員等。

抑鬱質,具有這種氣質的人沉靜,易相處,人緣好,辦事穩妥可靠,做事堅定,能克服困難;但比較敏感,容易受挫,孤僻寡斷,反應緩慢,有時候不思進取。代表人物林黛玉。這樣氣質的人比較適合從事持久、細緻的職業,不適合反應靈敏、處事果斷的職業。可以從事各種專業技術人員、化驗員、機要秘書和物質保管員等職業。

粘液質,具有這種氣質的人平靜,情緒穩定,善於剋制忍讓,生活有規律,不為無關事分心,埋頭苦幹,有耐久性,態度持重,不卑不亢,不愛空談,嚴肅認真;但古板,不夠靈活,因循守舊。代表人物唐僧。這種人比較適合有條不紊,刻板規律的工作,如醫生、法官、管理人員或者財務人員等。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氣質,有的還是多種氣質的混合體,那同學們,你們的氣質類型是什麼樣的呢?下一章同學們可以測試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