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让我们多活二十年

读《红楼梦》,让我们多活二十年

《红楼梦》这部书大都读过。有的人认为很好懂,大多人觉得有些读不懂。其实读懂这个概念很模糊。我们普通的读者基本意思搞懂就很好了。

比如说,专家研究了,贾宝玉应该有一个字的名字,因为其他人,贾琏、贾珍、贾环都是一个字,哪他该叫什么呢?贾珏、贾玑,或贾瑛。珏,是因为有两个玉。书中第三回里写到荣国府荣禧堂上的一幅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宝玉的哥哥叫贾珠,他就应该叫贾玑。因为“神瑛侍者”这一称号,有人认为宝玉还可能叫贾瑛。

这些知道很好,不知道我们也照样读啊。我感觉最痛苦的是,好多专家把《红楼梦》定性为密电码、反清复明的计划书等等。我们是读小说啊,你这样的东西我们还欣赏什么,我们又不是中央情报局的。

那么,很多人不敢承认不懂。其实,有些糊涂也正常。“死活读不下去的图书”调查,结果令人瞠目:《红楼梦》高居榜首,成为“最难读”之书。所以,我说,喜欢红楼很正常,读不懂红楼不丢人。

为什么很多人不敢读呢,为什么又说读不懂很正常呢?

第一,它里边有很多古诗文,其中古诗最明显。在整个小说中,还有很多明显是古文。

第二,大部分内容不是古文,是白话,可是,那是古白话。离着现在的年轻人还是很遥远的。

第三,就是风俗习惯、道德观等不同。时代不同了嘛。

我举个例子,贾政,很多人根据谐音说他假正经。不对啊,很正经。年轻时候荒唐,但越来越正经。人呢,总是由荒唐到正经。不然老不正经。大家反感他,最主要的是他打儿子,往死里打。这在过去其实太正常了。在过去,父亲和孩子的交流基本上就是训斥和打骂。十个父亲里边有九个打,有八个打得特别狠。这种情况一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过去有个儿童电视剧唱:哪个爸爸不打人,哪个儿子不挨骂。现在不行了,哪个儿子不骂爹,哪个爸爸不挨骂。时代不同,造成评价上的误区。

再比如,西方人看红楼梦,就说了,宝玉和黛玉意识和我们一样开放嘛,他们见面不久就在一个床上了嘛。这都说的是什么啊,他们当时候十一二岁,两小无猜,“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和西方的思维那完全不是一回事。

很多年轻人也问,看着宝玉和黛玉互生爱慕之后,黛玉常常欲言又止,宝玉表达也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同学们这个着急啊,赶快说我爱你啊,用英语说也行。宝玉会两个外语单词。这绝对不可能的啊。自由恋爱是五四时候出现的,得到普遍的承认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啊。过去,怎么可能。过去对这方面严格到什么程度呢,比如有一次,宝玉进入状态了,拉着黛玉说情话,把黛玉吓跑了,袭人来了。他还没醒过来,拉着袭人就说: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 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 只等你的病好了, 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这太可怕了,谈恋爱了啊。吓得袭人不得了。

古代不允许谈恋爱。夫妻也不行。比如汉代有个人,做京兆尹,相当于北京市市长,叫张敞,喜欢给老婆画眉。皇帝专门就这个作风问题批评了他。他还不服,不以为然。皇帝虽然没有再说什么,但也不重用了。这都是古今道德观和婚恋观的变化。

第四,受到一些负面的、不正确的引导。俗话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怕大家学坏了。在有些些人看来,血气方刚看水浒就不好了。老了,老奸巨猾看三国。看西厢记,女孩可能就思春了。看红楼梦,男孩子可能羡慕大观园的生活。这也没什么,不用过度敏感。阅读的时候就常常把自己代入进去。

一些历史电视剧和武侠小说也有很多误导。

比如,常有人拿出一个银元宝甚至金元宝就放在桌子上结算饭钱。这就背离历史了。古代一般人都见不到银子的。打个比方,古代的一个银元宝,可以到古代的豪华大酒店里吃住一个月。如果你在小地摊上拿银子买东西,这不胡闹吗。

红楼梦不太好读,那为什么要读呢?张爱玲说,她有三大遗憾: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红楼梦》没有完整版本,这个缺憾可能恰恰成了一种巨大的吸引力。

有句话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相似的话:《鹿鼎记》平生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最早出自李白: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这就是在推崇红楼梦是一个巅峰的高度。

著名红学家吴世昌说:红楼一世界,世界一红楼。学者王国维说: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看来红楼梦是够丰富的。毛泽东说,不读五遍红楼梦,就不是真正的中国人。

这是国内,国外呢,《大英百科》说,红楼梦的价值等于一整个的欧洲。《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不可超越的顶峰,鲁迅说,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红楼梦》作为经典,我们当然要读。 我们读红楼梦可以学习古汉语知识,学习古诗文,学习到一些古代的文化知识,了解传统文化。

比如经常引用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卿须怜我我怜卿。

再有,红楼梦主要写的是贾家大家族的生活,也折射出整个时代风貌。

王蒙说过:读红楼梦,让我们多活二十年。《红楼梦》帮我们拓展了人生,去穿越到久远的过去,可不就等于多活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