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影》裡面的人物原型原來是他們,你知道幾個?

《影》開頭的水鄉沛國、大都督、魯大人、境州等一系列的人物、場景、情節設定就給了我極其熟悉的三國的既視感,這兩天聽說張導的靈感還真來源於三國題材的小說《荊州殺》。那今天萌叔就跟大家捋一捋《影》裡面的三國彩蛋和三國梗,也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電影《影》裡面的人物原型原來是他們,你知道幾個?

荊州城

《影》對原有的故事情節、任務打的都比較碎,重新糅合的也很用心,也因此沒有步了《夜宴》夜宴疑似抄襲的後塵。所以《影》裡面很多人物上其實很難說原型是具體哪個人。那就先說幾個爭議不大的。

炎國境州守將楊蒼,原型是大名鼎鼎的蜀漢五虎上將、漢壽亭侯關羽關二爺是確定的了。先說兵器,都是八十二斤的大關刀。然後楊蒼讓子虞十分忌憚的拖刀斬,無疑來源於關二爺的拖刀計,關羽古城斬蔡陽,長沙戰黃忠就是憑的這一招拖刀計。還有一個力證就是楊蒼的兒子,吳三石飾演的楊平,和關二爺的長子(《三國演義》是二爺的義子)關平同名,想來不是巧合。所以吳三石的楊平原型來源於關平也就沒什麼異議了。

電影《影》裡面的人物原型原來是他們,你知道幾個?

關羽字雲長

沛國大都督子虞,個人觀點主要對應三國東吳第一任大都督周瑜,可能還綜合了部分魯肅,同為日後荊州之戰的策劃及奠基人。也有人說對應呂蒙,其實也有一定道理,但十分的人物裡最多一分呂蒙其餘九分應該是周瑜的,至於像呂蒙的部分,且看下文待表。從劇情可知是子虞力保鄭凱的沛王登基,也因此自己位極人臣甚至讓沛王開始對他有所忌憚。基本和周瑜在孫權時期的地位相當,至於孫權是否如沛王一樣忌憚周瑜,未做深察,不敢瞎說。其次周瑜還有一項廣為傳頌的技能就是對樂理深有研究,時人謂之“曲有誤,周郎顧”,極盡風雅。《影》中大都督子虞能和夫人小艾琴瑟和鳴,並且廣為沛人所知也就不難理解了。至於子虞運籌帷幄,智計無雙的儒將風采,還是周公瑾更接近些。再說兩人名字也是明顯的諧音梗啊。那麼小艾的原型也就不難理解了,應當是“江東二橋”的小喬了。至於都督綠了的一段,只能說劇情需要吧。

電影《影》裡面的人物原型原來是他們,你知道幾個?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

田戰的原型我覺得可能比子虞更接近呂蒙一些,首先是田戰和子虞的關係:大都督和下屬。參照周瑜和呂蒙的關係,差不多能對應上。最關鍵的是,奪取境州一戰表面上是子虞的影子——境州,和守將楊蒼的短兵相接。其實是田戰領兵偷渡入城破敵,顯然是對應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所以這個人物爭議應該也不大。

接下來我們講幾個和原型差距較大,或者說一個人物身上表現出多個可能的原型人物特質或者有著一些原創特質的角色。

鄭凱的沛王沛良,按情節的排布他應該有著孫權的特質,但這更多的表現在後期對魯大人、子虞和境州這些人的權謀、運用上。前期在大都督子虞面前的偽裝,坐地撒潑簡直活脫脫一個天真無邪的阿斗。展示書法那段又讓人想起可能是真心不愛帝王愛詩詞,願以一己屈辱換取太平的南唐後主李煜。最後展現出的高超權謀機變,則

有了些許孫、劉、曹的意思。這樣一來關曉彤的青萍似乎應該著落在大小姐孫尚香身上,但楊平納妾那段的移植實在委屈了巾幗郡主。但整體命運也和孫尚香幾乎一致,都成為兄長權謀鬥爭的政治犧牲品。

電影《影》裡面的人物原型原來是他們,你知道幾個?

紫髯碧眼大皇帝孫權

魯大人我覺得有魯肅的意思,這裡不是要黑我們的忠厚長者魯大人。只是

《影》的情節中拋開了本來曹操這個第三方威脅,淡化了炎、沛聯盟的必要性。這樣一來魯大人想要穩定聯盟為沛國自保立本的做法也就失去了合理性,角色的最終定位也就只能滑向叛徒了。但就其中潤滑沛王和子虞、炎國和沛國之間關係的作用來說,很有點魯肅的意思。

歡迎各位讀者在下方留言分享自己的觀點。

電影《影》裡面的人物原型原來是他們,你知道幾個?

我是分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