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和魯迅,你更欽佩哪一個?

珍懿xbLY4160


我更喜歡魯迅,但也更希望在大陸給胡適更正確的評價。

魯迅的文章,雖然有點半文半白,現在讀起來沒那麼容易。但要知道,那時候白話文寫作剛剛開始,像魯迅這一批大牛,都有超級強的古文功底,白話文能寫成這樣子,已經是超級不容易了。

魯迅文章,往往直切要害,一針見血,痛快淋漓。他的怒以及罵,是一種懷著對於民族深刻的愛在裡面,不是譁眾取寵。一種“恨鐵不成鋼”和“愛之深責之切”的情感在裡面,不是簡單的鄙視、蔑視和輕視。

那時候文人的功底太強了,讀他的《中國小說史略》,那時候可沒有互聯網,所有的書和觀點都是自己的。這才是學問。

喜歡他的小說和雜文,力透紙背,絕非軟綿綿。

胡適,讀過的文章不多,但總體上感覺是溫潤的,慢慢的。也許不太適合我的節奏。所以,從來沒有想讀第二遍的感覺。所以,在文章寫作風格上,還是喜歡魯迅的。

還有,對於舊式婚姻的態度。這實在是一個很難說清楚的,似乎是一個沒有對錯這麼清晰界限的問題。只知道自己該怎麼做就好了,不好評價前輩。

在北京北大原址那個紅樓,裡面有介紹新文化運動的展示,魯迅、李大釗、陳獨秀都有單獨的房間,而偏偏沒有胡適的。這似乎很不應該。中國新文化運動是繞不開胡適的。他在抗戰中也是駐美大使,為國極力奔走。是對得起民族的。所以,應該給他應有的地位。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魯迅和胡適,就文學來說,我更欽佩魯迅;就勇氣來說,我更欽佩魯迅;就政治遠見來說,我更欽佩胡適;就政治品格來說,我更欽佩胡適;就個人修為、與人相處的性情來說,我更欽佩胡適。

然而,就整個人來說,我最欽佩魯迅!

先說欽佩魯迅的原因。我曾經花過半年多時間,靠著床頭,在夜深人靜地時候讀《魯迅全集》,無論雜文、小說、散文、評論、書信,我都大致通讀了一遍,有的看得很細緻,有的看得很粗略,對有些特別喜歡的句子和段落,我都摘抄到了自己的筆記本上。

說實話,我最喜歡的是魯迅的文采。有時候覺著,在白話文剛剛興起的時候,怎麼寫文章,而且寫出能傳世的好文章,其實是非常難的,尤其是沒有範本可學,全靠自己探索的情況下。寫胡適那樣一清如水的白話文?就文學來說,胡適流傳的作品是很少的,這也證明寫他那樣一清如水的文章,在文學上除了體裁開拓之功外,其作品是傳之不遠的。

而魯迅的文字就不同了,他雖寫白話,但不是一清如水的白話,他的文章帶著古文的節奏的優美,帶著詩的韻律,帶著對文字細細揣摩的努力,所以魯迅寫出來的文章,思想深刻,文字精美。如:“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這樣的文字,是有著玉琢的精美的。又如“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很充實,當我開口說話,就感到了空虛。”這樣的文字,充滿詩的美感。這種例子還很多。

而更讓我欽佩的,是魯迅的骨頭。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最值得人欽佩的。我近些年專注於宋朝的歷史和人物,當宋朝人不斷受到外族侵略而卑躬屈膝時,我總是會想到魯迅先生,想到魯迅先生的精神和骨氣。

魯迅的骨氣是我們這個民族最優秀的品質,然而又常常是我們這個民族所稀缺的。他的內心只有不平,沒有折衷;只有正義,沒有私利;只有衝鋒陷陣,沒有低頭畏縮。所以,無論多少人說魯迅尖酸刻薄,我從不為這種觀點所惑,魯迅能夠以身單力薄之體,在沒有以槍桿子作後盾的情況下,不懼明槍暗箭,孤軍奮戰,一往無前,與敵人戰鬥,與強權戰鬥,甚至與看似親近的人戰鬥,其勇無人能比!其骨氣,更無人能比!

對於我們這個苦難的民族而言,魯迅是一面鮮豔的旗幟,他可以給我們在露出媚骨時,給我們以無聲的提醒、警醒、警示。

我欽佩魯迅,也欽佩胡適,這並不矛盾。在我眼裡,胡適是人世間做人方面的一道奇異風景,他的謙謙君子之風,值得我學習和欽佩。胡適有仁厚之心,這從她對待發妻江東秀的態度和結果來看,可見一斑。

胡適的另一個優點就是他的政治遠見,以及對政治的包容。他對待政治,是以他那“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實驗主義態度對待。他也提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種對待政治的方法是科學的,更是務實的。這也是胡適最值得人欽佩的地方。


帝國的臉譜


胡適一位真正的教育學家,一位曾獲30多個博士學位的中國人,當時的美國總統,對他都敬佩有加,各國著名學者無不以胡先生為榜樣,為楷模而學習效仿之,連毛也自稱為是胡的學生,可見胡先生的才能,學術之高也!先生提倡的中西文化合璧的教育,如果真的實現的話,那麼中國人的知識,素質,水平標準將飛躍式提升到頂峰,絕不是現之狀況也!魯迅先生一位愛國至深的學者,文學家,也是一位專治社會弊病,用筆做為‘手術刀’,治療劣根的醫生,愛之切,罵之深,抨擊醜陋,惡習,無志,自私等劣端,先生猶如進諫官一樣,大公無私,說之以情,道之以理,擺明利弊關係,希望治癒弊病,立宏志,奮發向上,使民素質提高,使國變之強大!,,


鑫挺83563181


我最欽佩的人是魯迅先生,而且,他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作家 。他寫的短篇小說,我全看過。說到雜文,也讀過一些,至今,印象也還深刻。




起初,聽聞魯迅先生的大名,倒不是在課本上,也並非來自於新聞、報刊上的描述,而是在十五六歲時,在一家不大不小的書店,花了十幾塊錢,買的一本《朝花夕拾》。這是魯迅先生所作的一部回憶散文集。書中大部分的內容,基本忘記了,唯一留下些記憶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覺得他寫起散文來,也絲毫不遜色於朱自清、郁達夫等人。








後來,我慢慢的,開始瞭解這位“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文學巨匠。聽人講,他寫的短篇小說很好,非常有文采,具體是聽老師或同學講的,我多半已忘卻了。魯迅先生,文筆絕佳,思想見解極深刻,這些在他的三部小說集中可以窺見一二。《故事新編》,是他改寫的中國古代神話傳說而整理的一部小說集,共計是八篇,言辭幽默,內涵深刻,想象豐富、離奇。我最喜歡的是《鑄劍》(又名:《眉間尺》,改編自東晉幹寶的志怪小說《干將莫邪》)。《彷徨》一書,倒沒讓我留下什麼印象,但是書裡面有“阿Q”的《吶喊》,我卻非常喜歡看,不僅故事有趣,給人的反思也更深刻警醒。阿Q是一個愚昧迷信、欺軟怕硬的人,有時耍些無賴,說些混帳話,還有點自欺欺人 。現在細想,其實,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正是我們國人身上的劣根性。他說過一句話“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只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說到對中國社會認知最透徹的人,除了老一輩的革命家,那就非魯迅先生莫屬了。我清楚的記得他作的《狂人日記》裡,整篇都寫的是“吃人”,雖說是一篇白話文的小說,但是字句裡,無不顯露著反封建、反舊社會的有力吶喊。




在文學、思想領域,我敢說,魯迅先生的成就是非常巨大的,他的影響力,在近現代以來,只怕還沒有哪一位作家、學者,能與之比肩。胡適先生,雖說與魯迅先生同是引導“新文化運動”的學術大師,但在思想政見上,兩人的立場,卻是大不同的。






顯然,魯迅先生的文學著作,更能激起千萬同胞的愛國之心。社會上的民主人士與老百姓,也都敬稱他為“民族魂”,連偉大的人民領袖毛主席,也對他十分敬仰,尊為“新中國的聖人”、“空前的民族英雄”、“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革命主將”…





湛雲居士朱曉風


我可以說我同時欽佩胡適和魯迅,不分高下嗎?看這張照片。這是我家書櫃裡面的書,胡適和魯迅的書,我是並排放的。

過去,很多國人對魯迅非常熟悉,而對胡適缺乏必要的瞭解,以為胡適就是一個“幫閒”,是“專門說好話的”。其實,這是一個天大的誤解。胡適這個人非常具有戰鬥精神,對社會不公和很多醜惡現象都予以了批判。過去,我們說魯迅的文風像“匕首”,一下子就可以捅出血,其實,胡適的文風之辛辣,之戰鬥性,絲毫不亞於魯迅,我認為胡適的文風就如同巨炮,往往造成巨大的殺傷力。其文詞邏輯之縝密,到了讓人歎為觀止的地步。難怪胡適在世的時候,很多玄學鬼恨他,因為胡適批判玄學的功力可以說達到了獨孤求敗的境界,讓那些人恨之入骨又無言反駁。

胡適無疑具有時代進步性。你看他:

胡適支持進化論,與反進化論的宗教家激辯。

胡適支持白話文,與老古董,傳統保守勢力激辯。

胡適支持科學,與反科學的玄學鬼們激辯。

…………

一個連孫中山都敢指名道姓的批評的人,你認為他是“幫閒”嗎?

胡適之所以沒有被重視,不是因為他水平不夠,思想境界不夠,而是出於其他的原因,原因是他認為應該採取溫和的社會改良,而不是激進的社會革命。更關鍵在於,他認為應該和政府合作,而不是決裂。

讀魯迅的書,需要動用大量的腦細胞,看註釋,依據上下文體悟作者想表達的意圖。而讀胡適的書,會發現他給你方方面面做了解答,讓你感覺四面八方的漏洞都堵上了。

我還要強調,雖然胡適是一個人文學科的名家,但是他的科學素養足以打敗21世紀的絕大多數人。看看他對進化論的描述,他對自然主義的描述,你簡直難以置信他描述的是如此的精準。假設胡適當年學的是理工科,他絕對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的科學家。如果當前的人文學者有胡適10%的科學素養,今天的社會就會沒有那麼烏煙瘴氣。


懷疑探索者


在說更欽佩哪一個之前,其實可以先圍繞他們兩個的知名度來談。

毫無疑問,在今天,魯迅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皆因為在九年義務教育的教材中有多篇他的課文入列。包括小學教材中的《少年閏土》,初中教材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高中的《孔乙己》等等。這些文章都已為大多數人所知。哪怕你只上過小學,畢業已多年,談起《少年閏土》,裡面那個“拿叉的少年”恐怕如今也是躍然紙上。

而反觀胡適,好像只有過一篇文章入選教材吧?這還是我查到的,具體哪一篇都沒印象了。這不是捧高魯迅貶低胡適,而是陳述一個事實。如果你以為我要就此詆譭胡適,那就錯了,繼續往下看。

大家不知是否有沒有仔細想過一個問題,魯迅跟胡適都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兩人的文化造詣都很高。而且經歷也有頗為相似的地方,皆在國民政府手下任過公職。胡適做過國民政府的大使,魯迅算是其下的一個“拿餉”的公務員。成分都不能算好,為何魯迅在今天的評價如此有別於胡適?

在這裡又可以先說下關於魯迅的黑歷史,關於他的黑歷史說的最多的恐怕就是:迅哥兒很少罵過日本人,很少罵蔣,甚至很少發表過支持抗戰的文章。

而我最後要說的是,這正是魯迅的特色。他是一個有著自己非常鮮明的旗幟的人,他有著自己的一套獨有的思想。這套思想就是通過剖析人性,特別是中國人的“劣根性”,來達到警醒世人的目的。這套思想對於他來說是顛撲不破的。就像無產階級革命者之於馬克思主義一樣。他的思想在他自己心中亦是不容撼動的。

很難想象,在那個不是傾向於馬克思主義,就是傾向於西方主義的年代,魯迅能發展出一套獨屬於自己的思想,並且振聾發聵。

再反觀胡適。他的頭銜和名份是很多的,詩人,學者,史學家,政治家等等。這些身份對於當代的他來說,確實是有加分作用的。而在身死之後的蓋棺定論中,這種多重身份於他而言並不能說好。因為你會發現他既不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也不是一個堅定的務實的甚至是唯利是圖的“資本主義者”。他是一個崇尚“自由主義”的人(說起自由主義,有點扯淡,真的)。這就造成了他在政治中有些不切實際。

在兩種主流思想之間遊移,又沒有自己獨立的思想,這對一個革命者來說,是很致命的。因為在客觀上來說,你的思想決定了你的觀點是起不了振聾發聵,擲地有聲的作用的。自己都左右遊移,又怎麼能夠很好的引導別人了?這也就是胡適後期影響力越來越薄弱的關鍵原因。

當然,拋開政治因素,他仍然是一個十分優秀的學者和偉大的新文化運動倡導者,無可指摘亦毋庸置疑。政治家的身份,於他而言,是減分的。

最後引用一下老蔣對他的評語“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代表。”

魯迅在思想方面還是要技高一籌啊!


三羊人物誌


魯迅先生是一個為了民族興旺,為了人民幸福,為了正義張揚而鼓舌吶喊者!

胡適先生是為蔣氏封建專制,為上層官僚權貴,為自己既得利益鼓操者!

魯迅先生沒有這博那士學位,但其豐功至偉的偉大創作成就,絲毫讓任何人都無法撼動其在中國近代思想文學新文化方面的啟蒙主將地位和世界文學創作大師地位!

胡適先生是一個雙重思想性格集於一身的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既有封建專制思想底蘊,又有著西學開放民主政治思潮湧流的文化學者。是一個脫離中國實踐,脫離人民大眾的矛盾體,小確幸。年青時曾為新文化運動振臂高呼,文學創作成績非凡!中年後思想趨於保守,特別是當個人利益,說白了當受到舊的反動勢力拉攏恩惠寵幸之時,理想信念統統拋在了腦後,什麼民主,人權都成了裝點門面的花架子,倒向了人民的對立面!就文學創作而言,中年前成就斐然。中年後再無甚光彩閃耀之處!純粹就是一個蔣氏封建專制的衛道士,蔣用來標榜西方民主,文化臉面的一個擺設花瓶!


乾易5


魯迅不用說了,從小讀到大,曾經是我最崇拜的作家。記得中學時對他的《故鄉》、《社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紀念劉和珍君》,都能倒背如流。並認為他的《狂人日記》對社會的批判、《過客》對人生的領悟對無常與孤獨的抒寫,沒有更深刻的了。但多讀些書,多瞭解些世事,尤其是將他和他的作品放在整個社會文化思潮中來觀察,又有了另一種認識,在此不敘。

讀胡適讀得晚些,而胡適,也許更適合有一定的人生和思想積累後再讀。我個人認為,胡適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這個被低估,不是指他的哲學、史學和文學成就。關於他在哲學、史學和文學上的地位,爭議很大,捧得很高的也有,貶得很低的也有。比如章太炎,就屬貶他一族。我之所指他被低估,是指他作為啟蒙思想家的價值被低估了。

胡適終身信奉民主、自由、法治、人權,並身體力行。這些,也是他辦學辦雜誌的宗旨。在民主自由中,除了規範的民主政治體系,他更強調社會自由,再強調在法治基礎上的社會包容,是一個自由社會的前提。他認為法律的平等是對任何人都有相同的約束,包容的社會一定有不同的聲音、不同的宗教、不同的觀點,和所有這些不同的表達。正所謂,我不贊同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表達自己觀點的權利。

他常常要求學生和下屬,解放思想無束縛,獨立思考不盲從,尊重事實有理性,容忍異已才自由。這些東西,在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不是輕易能做到的,所以胡適相當超前。哪怕是胡適同時代的許多作家思想家,甚至當下的一些人,連自己的啟蒙還沒有完成,更不用說社會的啟蒙了。

“五四”以後,中國民主思想的形成和民主力量的漸成,胡適功勞很大。


世界真的很大


胡適有35個博士頭銜。他也算前無古人、後難有追者的超級“學霸”了。

但也有人說他的履歷聽起來嚇人,卻大多名過於實。據說他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博士文憑自1915年攻讀,遲至1927年才拿到手,足足花了12年。因手頭資料有限,不知是真是假?不管怎麼說,胡適的成就足夠輝煌,他獲得的數十個博士頭銜絕非濫竽充數 、浪得虛名 。其文憑也不是從克萊登、西太平洋等野雞大學所購 。他上的都是響噹噹的常春藤名校、跟從的都是業界的名師 。他是有讓人仰止的真才實學的,讓人歎服。這些是他的天賦、毅力、勤奮、執著的結晶。

胡適力倡民主、憲政、協商 。他力主用白話文取代古文,堅持寫白話詩,反對封建思想長久對國民潛移默化的浸淫 。 生活小節上的瑕疵絲毫不能掩蓋他的逼人才氣與登高望遠的眼光與胸襟。

大師就是大師,他雖然性格溫潤,但思想可一點都不保守 。他的作品目光深邃,高屋建瓴,鞭辟入裡,讓人初讀就有醍醐灌頂,大為激賞之感。

相較於以筆作刀,文辭剛猛、酣暢淋漓的魯迅,生性浪漫多情的大才子胡適的思想更為溫和理性,也更具現代理念,似乎也更適合當下之中國。

所以,本人更欽佩平實理性、能給人啟迪的胡適大師。

插圖為網圖



鐵馬冰河wu


胡適雖是才子,但同魯迅無可比擬。人品德行不能同日而語。魯迅是文化革命先行者、旗手,他們作者是站在勞苦大眾的立場上的,而胡適是站在資產階級的立場上的。現在給他一個文人、學者的稱號,從前說他是反動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