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侄儿周丰三为什么饮弹自杀?

丹囚生


1912年5月,周作人的太太羽太信子临盆待产,她的妹妹羽太芳子由日本赶来顾照姐姐,此时的芳子年仅15岁,周家老三周建人24岁。两人朝夕相处,日久生情,加上周作人夫妇从中撮合,1914年2月,两人结婚。婚后两人育有四个子女。长子早夭,周丰三于1922年2月出生,是他们的幼子。



令人震惊的是,1941年3月24日,时年19岁的周丰三在北京二伯父周作人的家中,用周的警卫佩枪,举枪自戕。到底是何原因令花季少年厌弃尘世?

1939年1月,周作人被一自称为他的学生的刺客行刺,受轻微枪伤。此后,为保护周作人,日本宪兵直接入驻周作人家。可以说这次行刺加速了周作人的落水。传说这次行刺和周丰三有关,周丰三心存愧疚,便饮弹自尽了。而据鲁迅研究专家倪墨炎称,真相并非如此,可能是家庭的变故令周丰三生无可恋。

1919年8月,鲁迅在北京八道湾购置房产,周家举家迁京。周建人到京后,也没有什么工作,偶尔写点文章发表。两年后,鲁迅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为三弟周建人谋得一份差事。1921年周建人离京赴沪,这时芳子已孕有周丰三。周丰三出生后,周建人多次劝说芳子赴沪团聚,但芳子与其姐羽太信子一样贪图享受,不想放弃八道湾舒适的生活,拒绝赴沪定居。


1925年周建人在上海与昔日学生王蕴如同居,并育有三女。鲁迅病逝后,为安慰周母,周建人携王蕴如及孩子回京为母祝寿,芳子、信子姐妹与周建人、王蕴如大闹一场。芳子的三个孩子自然跟母亲立场一致,和周建人闹在一起,其子丰二手持刀具扬言要杀死父亲。周作人也写信指责其弟遗弃芳子。经此一闹,周建人连生活费也不再寄给芳子母子了,与芳子母子彻底断绝了关系。此后,芳子及孩子一直由周作人接济。

家庭的失和使周丰三敏感脆弱,而周作人也在1941年任伪教育总署督办,遭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或许这多重的原因成为周丰三这个敏感少年的致命杀手。


岁月是一条河流


我们首先理顺一下鲁迅的兄弟几个人的关系再来说周三丰为何自杀。这其中是否有其伯父是汉奸的原因。

鲁迅一共是兄弟三人,鲁迅是老大。二弟是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

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翻译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散文第一人,可以说,就文学成就而言 不逊于鲁迅,但他的人品比鲁迅差的太远,是一个可耻的汉奸,卿本佳人,奈何做贼啊。

鲁迅的三弟是周建人。(1888年11月12日~1984年7月29日)。初名松寿,后改名建人,字乔峰,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当代代著名社会活动家、生物学家、鲁迅研究专家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有同名传记。1919年,周建人迁居北京,23年潜心研究生物学,并从事著译工作。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建人是兄弟三人里名声最不显的一个,但却是政治地位最高一个,也是最后去世的一个。

鲁迅与“妻子”许广平只有一个孩子也就是周海婴。二弟周作人和日本妻子羽太信子有三个孩子,分别是长子:周丰一。长女:周静子。次女:周若子。老三周建人先后有两个妻子,第一个妻子就在二嫂羽太信子的亲妹妹羽太芳子。周建人和芳子一共有四个孩子,第一个儿子:周冲(一岁余夭折)女儿:周鞠子,又名:马理,第二个儿子叫周沛,第三个儿子叫周丰三。周建人第二个妻子叫王蕴如。两个人一共生了三个女儿,大女儿叫周晔、二女儿叫周瑾、三女儿叫周蕖。

应该说。周建人和羽太芳子感情是很好的,芳子很爱周建人,周建人与羽太芳子于1919年12月,和鲁迅一家(鲁迅的母亲,妻子朱安)以及周作人一家。一起住进北京八道湾周宅。周建人到京后没有工作,后在胡适帮助,在上海商务印书馆找到了工作,每月工资六十元。周建人不顾已经怀孕的芳子的苦苦哀求于1921年去上海,在上海的周建人曾多次写信给芳子,希望她去上海生活,但芳子已经习惯了北京的奢侈生活,和她姐姐一样爱慕虚荣,(应该也有她姐姐的反对)坚决不去海。而在上海的周建人和王蕴如同居,在周母80寿辰的时候(这时候鲁迅已经去世)周建人携王蕴如及孩子们去北京,为母亲拜寿。在此期间,芳子、信子包括周作人以及周母都强烈反对与周建人、王蕴如婚姻,以至于大吵一场。芳子的孩子自然站在这母亲这一边,经过这场大吵,周建人彻底离开北京,放弃芳子,就相当于“离婚”在在法律上说,周建人和鲁迅一样,第二任妻子一辈子不合法。

啰里啰嗦说了这么些,,下面就具体说说周丰三自杀的原因,周丰三生于1922年2月,在1941年3月24日,周丰三毫无预兆地在家里用周作人警卫的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开枪自杀。这一行为让人猝不及防,没有任何预兆。所以有了许多猜测。

有一种说法是,周丰三以父亲为耻。周建人在上上海数十年没有尽过一个父亲责任,除了给家里寄点钱之外,没有做任何一个父亲的责任,周建人在上海和王蕴如同居生下3个孩子,而且堂而皇之地带着小三去北京,丝毫没有羞耻之心,而在此期间,芳子默默地抚养着他和周建人的三个孩子。周建人不仅不感激,而且让芳子离开周家,给王蕴如让位,,这个行为让全家为之反对,周建人只好离开北京回到上海。公开声明和芳子脱离关系。而14岁的周三丰彻底的永远失去了父亲。没有父亲的周三丰性格孤僻,再加上伯父当汉奸,而他们全家的生活又得不依靠伯父周作人的接济。巨大的压力之下,19岁的周三丰只有自杀了,也就是说,他的父亲周建人是凶手.

再有一个说法是。周三丰劝诫伯父周作人不要当汉奸不成,应该说,在周三丰的眼里,伯父更多扮演的应该是父亲的角色。面对日本的入侵,全国上下一派抗日之声,而他的母亲。伯母都是日本人,他本人拥有半个日本血统,使得他极其苦闷,同学对他远离,挖苦,讥讽,让本来就孤僻他更加痛苦,无人加以倾诉,他也多次向伯父苦苦哀求,但被伯父加以斥责。在多种的压力之下,这个只有19岁的少年终于无法承受而选择了自杀。

这两种说法你认为哪个说法比较符合实际,应该说周家三兄弟的才华都很高,在近代中国文化界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力,但三兄弟为人呢,周作人是文化汉奸,周周建人是渣男。鲁迅自有公论。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简单,周丰三之所以自杀,就是被他禽兽老爸害的。

周丰三的老爸是鲁迅的三弟周建人。

而周丰三的妈妈,叫做羽太芳子,是鲁迅二弟周作人妻子羽太信子的亲妹妹。

周建人在1914年,通过自由恋爱和羽太芳子结婚,当时芳子才17岁。

结婚后,羽太芳子和普通日本女人一样,相夫教子,非常贤惠,连生了4个孩子。

这段时期,周建人很潦倒。他没有太多才华,结婚后长达7年没有什么收入。

直到1921年才在鲁迅帮助下,于上海找到一份编辑工作。

在这7年内,羽太芳子任劳任怨,从没有因为丈夫聊到而抱怨过。

1922年2月,芳子生下儿子周丰三。

让羽太芳子万万没想到的是,周建人刚刚找到工作,竟然就变了。

最迟1925年,周建人就在上海同往日在绍兴的学生王蕴如,在上海同居。

1926年生女儿周晔,1927年生女儿周瑾,1932年生女儿周蕖。

当时纳妾并非不可以,但周建人从此对老婆孩子不闻不问,而王蕴如也处处以周夫人自居。

这样,羽太芳子和孩子们,10多年没有收到过丈夫和父亲的关爱,等于被抛弃了。

周建人只是寄过去一些生活费而已。

到了1937年,周建人认为让周家承认小三和私生子,带着这些人去参加鲁迅母亲80大寿。

寿庆期间,芳子、信子与周建人、王蕴如大吵一场。周建人和芳子的儿子周丰三当然站在自己母亲这一边,指责父亲周建人遗弃母亲。周作人也于这年2月9日写信给周建人,指责他遗弃羽太芳子而和王蕴如同居:“王女士在你看得甚高,但别人自只能作妾看,你所说的自由恋爱只能应用于女子能独立生活之社会里,在中国倒还是上海男女工人搿姘头勉强可以拉来相比,若在女子靠男人蓄养的社会则仍是蓄妾,无论有什么理论作根据。”

周建人见目的没有达到,又被搞的满城风雨,竟然不再给芳子母子四人汇一文钱,并且公开声明和芳子“脱离关系”,不认三个子女为自己的孩子。

于是,周丰三就彻底失去了父亲,当时他只有14岁。

这样,到了1941年,周丰三突然偷走叔父警卫的手枪,开枪自杀。

一般认为,这是因为家庭长期破裂,让19岁的孩子失去对未来的希望,才自杀的。

无论周建人怎么辩解,因为他的绝情寡义,逼死了亲生儿子是客观事实。

这种行为,放在哪个国家也是禽兽不如。

而这么多年,遗弃毫无过错的妻子和3个孩子,也是客观事实。退一步说,就算男人喜欢新鲜,不要妻子了,孩子也不能扔掉吧?

不但扔了,周丰三自杀后,从没有看到周建人对儿子之死有任何的自责、沮丧,似乎就没有发生过一样。

这种父亲放在今天,两个字就可以点评:渣男!


多说一句,周家的人品实在不敢恭维。老二周作人,做了汉奸;老三周建人,又是如此德行;至于鲁迅吗,嘿嘿。。


萨沙


1941年3月24日,周建人的小儿子周丰三在家中用二伯周作人警卫的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把枪自杀。当时年龄仅20岁的周丰三为何如此自暴自弃,做出这样毁灭自己的举措呢?在周作人面前用如此简单却又残忍的手段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直令人不解,但不能阻止我们的猜测。

关于周丰三自杀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周丰三的自杀,或者是时代的选择,也或者是他成长的家庭环境。

周丰三的辅仁大学附中同学是这样认为的,他周丰三是为了保全自己伯父的一生清白,前去行刺周作人,缺没有想到反而促使周作人的落水,所以思想上极为痛苦,最终自己解决了自己,但这种说法我觉得并不知道研究,则并不是真的原因,首先周丰三并不一定是刺杀自己的伯父,其二即使行刺失败周丰三完全可以从长计议,没必要因此献出自己的性命。


所以周丰三得自杀最大的可能是家庭环境造成的,当时周丰三的父亲周建人和他的妻子声明脱离夫妻关系,和现在一样脱离关系自然要分子女和财产,但尴尬的是没人要他周丰三,这对周丰三来说无疑是一件悲伤的事情,自己的父母都不要自己,于是在那个懵懂而又无知的年纪,周丰三没能挺过这一关,自杀了!


一树梅花一放翁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理一理周树人(鲁迅)、周作人以及周丰三之间的人物关系:周树人是周作人的哥哥,周丰三是前两人之弟周建人的儿子,故周丰三应称呼周树人和周作人大伯、二伯。

周作人及周建人一家,左右坐者为他们的日本妻子

那么,题目中为何会提到“周丰三刺杀二伯周作人”一说呢?这种说法主要和周作人当年的政治立场有关。早年,周作人赴日本留学,期间还结识了后来的妻子羽太信子。羽太信子虽然后来随夫一起回到了中国,但据说周作人娶日本妻子的事情颇让大哥鲁迅不满。

由于周作人对日本文化及生活的热爱,其在研究日本文学方面也颇有建树,期间翻译过很多日本文学名著。所以,当日本挑起侵略战争后,日本军国主义就借助周作人“日本女婿”、“日本文化热爱者”的身份与其展开了文化方面的合作。

这也是后人将周作人视之为“汉奸”的原因之一。1937年北平沦陷后,周作人在1939年开始先后被汪精卫伪政府聘任为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以及教育总署督办等职务;而这也是周作人沦为“汉奸”的证据之一。

就在周作人被汪伪政府聘任为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同年元旦,一名李姓学生登门拜访,随即用携带的手枪射杀周作人,庆幸的是子弹仅仅射在了周作人衣服的铜扣上,并无大碍。凶手潜逃后一直未能到案。所以这起谋杀案也就成了悬案。

当时,对于周作人的遇刺,各方也是众说纷纭。日本人认为这是国民党一手所为,周作人本人则认为是日本人的行径。坊间还有一种更加大胆的推测,即:刺杀周作人的凶手正是他的侄子周丰三。理由是周丰三不满伯父的“汉奸”行为,为保其清白而为之。

但根据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倪墨炎的说法:周丰三刺杀伯父周作人以保全其清白之说纯属无稽之谈!而周丰三的饮弹自杀主要还是因为家庭不和所致:正处青春期的周丰三遭遇父母关系决裂,且双方都声明不承认与周丰三的血缘关系,这才让十九岁的周丰三做出了自杀的举动。

值得一提的是,周作人和周建人两兄弟所娶之妻正是亲姐妹羽太信子和羽太芳子,也就是说,周作人之妻羽太信子既是周丰三的伯母,也是他的姨妈。而周丰三自杀所用枪支也是周作人警卫的配枪。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这是一个富有道义和内心悲苦的年轻人。他是鲁迅二弟周建人的第三个儿子,是周建人与第一任日本妻子羽田芳子所生。他出生在鲁迅购置的北京房屋里,出生没有多久,父亲周建人就跑到上海与自己的学生王蕴如结婚,抛弃了北京的妻儿。因为周丰三的母亲是周作人的妻子是亲姐妹,后来鲁迅和大弟弟周作人因为立场问题决裂,所以后来周丰三跟着自己的二伯父周作人长大,周作人后来投靠日本人成为了汉奸,周三丰在学校里接触的是进步思想,抗日救国是他的理想和抱负,他多次劝说伯父未果。在自己的家庭里,他孤立无援,无法和大伯父联系,没有办法和父亲沟通,每天面对着汉奸二伯父,还有自己的日本母亲和姨母,内心的矛盾心情可想而知。随着周作人汉奸行为的升级,周丰三的内心崩溃了,心灰意冷的他在伯父面前饮弹自尽。


科坛春秋精选


前面的几个回答都已经挺详细的了,我也实在没有多少可以补充。但说周家几位的人品都不怎么样,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周作人虽然作了汉奸,但在其他方面他还是值得别人尊重的。如他帮他的弟弟养活给他抛弃的妻儿,帮助李大钊的遗孤,这样的事情还是值得别人佩服的。鲁迅反而是支持周建人抛弃自己的日本妻子,当初也是他出面让川岛去跟周作人说的。周作人在当时作为名作家,名教授,工资是很高的,但他要养活一大家人,而他的妻子不知节省,所以无法存下钱来。他的老婆晚年精神不太正常,认为他的哥哥弟弟都在外面有小三,所以周作人肯定也有。但实在说来,周作人对于自己的妻子还是忠诚的。他们一辈子相濡以沫,当他的妻子离世时讲胡话,说的是他们的绍兴话而不是从小说的日语,让他觉得很感动。周丰三的死跟周作人做汉奸有关系,也跟他的父亲周建人抛弃他们一家人有关系。但我想他的死对于周建人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对于周作人来说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因为他对此还是比较自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