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助學」點滴之力托起希望之舟

「扶贫助学」点滴之力托起希望之舟

大通縣遜讓鄉上後拉村位於腦山地區,地勢高,環境惡劣,天氣寒冷,是西寧市扶貧的主戰場之一。在這座貧困的大山裡,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村民們的熱切期盼,而及時把關懷和溫暖送到困難學生的手裡,也是城東公安分局民警白光的期望。

金秋十月, 層林盡染時,白光又把他聯繫到的助學款送到了貧困學生白秀全、昝秀萍的手裡,並和他們簽訂了“助學協議”。 “這次的助學金解決了我們家裡最大的困難,孩子讀書的費用有著落了!”白秀全的父親白國成用不是很標準的普通話,向白光表示感激。

「扶贫助学」点滴之力托起希望之舟

2008年,根據市局精準扶貧工作安排,白光第一次踏入他的聯點扶貧點,看到衣著簡單、書包破舊的小學生,心裡很不是滋味。在今後的6年間,他先後和家庭貧困但品學兼優的孩子謝文欣、楊楊結成了幫扶對子,每年資助一筆錢,年底再購置年貨去看望,在瞭解學習情況的同時噓寒問暖,資助持續到他們大學畢業。幾年的助學之路,讓白光意識到一個人的財力太過有限,他決定做愛心人士與貧困學生之間的“媒人”,聚眾人之量扶住貧困學生。

「扶贫助学」点滴之力托起希望之舟

從那以後,每次下鄉他不辭辛勞,走鄉串戶,摸底考察幫扶對象,確定長期幫扶關係,每次從幫扶點回來他整理資料、打印照片、聯繫愛心人士和團體。經過不懈努力,聯繫到天津無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天津市舞樂兒童才藝培訓中心兩家愛心團體,資助6名貧困學生學費、生活費至大學畢業。

「扶贫助学」点滴之力托起希望之舟

“如果,大山裡的孩子,有朝一日考上大學,能夠去外面的世界看看。那麼,就有可能改變他一生的命運,這種改變,是點燃脫貧希望的火種,而我,只是盡點滴之力為他們揚帆起航。”白光如是說。

「扶贫助学」点滴之力托起希望之舟
「扶贫助学」点滴之力托起希望之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