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案侦破纪实:湖北——家族诈骗团伙覆灭记



大案侦破纪实:湖北——家族诈骗团伙覆灭记

一个以我省荆州、襄樊、荆门等地出租房屋为据点,并流窜陕西、四川等地,以购销假高科技产品“防化布”为诱饵,大肆诈骗陕西、云南、四川、青海、山西等省市企业巨额资金的家族诈骗团伙日前被荆门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成功打掉,抓获涉案人员10人,逮捕8人,现已查实涉案单位及金额16家120万余元,追缴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20余万元。翻开厚重的案件卷宗,我们看到的分明是一幕幕扭曲的心灵和罪恶的勾当。

风尘仆仆的报案人

2008年 3月27日上午临近下班时分,一位中年男子急匆匆地走进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报警称,自己两万元钱被人以购销“FC全能膜”的合同方式骗走了,请速查处。接报民警一边安慰报案人,一边详细了解案件经过。

报案人是来自四川金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经理敬天胜,据其陈述,3月初,自称荆门飞宇集团锦宏实业有限公司的业务员汪俊向其推荐高科技“防化布”类产品“FC全能膜”,并热烈邀请其做该产品的地区代理,当时其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过了几天,突然收到该公司的相关资料和产品样品,其再次没有理会,大约又过了15天左右,一位自称某部队后勤处处长的陈建国打电话给他,问其是否代理“FC全能膜”产品,说部队需要购买,并电汇了购销合同和保证金汇票,其一时动心,立即与该产品业务员汪俊联系,几经周折,在其向该产品指定帐户汇款2万元后,对方答应供货,正在这时,陈建国又打电话催要产品,并向其索要回扣。为了尽快弄到货品,其立即从四川赶到荆门,按照邮寄的公司资料地址找到荆门市象山二路浏河湾2号,方才知道根本没有荆门飞宇集团锦宏实业有限公司,到这时其才感到上当受骗了。

在听完报案人敬天胜的陈述后,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立即安排民警赶到汇款接收银行荆门某银行分理处,根据敬天胜提供的汇款帐号,查实该笔汇款已被人取走,调阅银行资料发现,这名叫鲁建华的储户于2008年3月7日还接收了一笔从四川峨眉山市某银行汇出的7万元汇款,汇款人是峨眉山市明胜冶金设备厂的谢明强,民警立即与其联系,发现谢明强也是一名受害者,被人如出一辙的骗取现金8万,但谢明强提到的一个叫“叶子凤”的卡号,引起了民警注意。

2008年元月14日,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分局经侦部门向荆门市公安局经侦部门发来协查通报,四川成都川北德盛针纺商贸有限公司经理汪文勘,于2007年12月21日被自称荆门航科集团瑞祥实业有限公司和某部队后勤处合伙利用“DF防腐膜”诈骗12万元,当时钱款汇往的帐号分别是叫“叶子凤”和“梁浩”的卡号。

在此期间,荆门市公安局经侦部门陆续接到外地受害人的电话报案和外地公安机关的协查通报。

2007年12月7日,四川宜宾县南海商贸有限公司经理严云贵被骗3万元,钱款分别汇往荆门某银行分理处“叶子凤”和“梁浩”的卡号。

2007年12月19日,四川绵竹英海威环保有限公司经理刘晓东被骗10万元,钱款汇往方向再次指向“叶子凤”和“梁浩”的卡号。

……

种种迹象表明,这一系列案件应是一个有组织的团伙精心所为。由于此前案发地大多数在外地,本地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只是配合协查,而此次案件条件成熟,荆门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决定抓住战机开展侦查破案工作。

大海捞针般的大排查

在对此前类似诈骗案件进行梳理后,荆门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将此类案件统称为“防化布类”案件,专题向市公安局党委进行了汇报,荆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田昌兵明确指出,“要彻查此类案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树立荆门的良好形象”。

荆门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立即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侦破专班,紧锣密鼓地开展案件侦破工作。

由于此类诈骗案件受害人都没有直接与行骗者见面,双方只是通过电话联系,银行转账方式进行交易,给侦破工作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侦破专班决定从接受受害人敬天胜汇款的银行卡号和联系电话着手开始工作。

经过紧张的内查外调,侦破专班找到了在银行开具户头的叶子凤本人,但是面对侦破专班的询问,叶子凤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身份证信息已被人使用并进行了诈骗活动。调查联系电话的侦查人员也没有任何线索,因为行骗者也是用假身份证进行的登记,而且诈骗得手后,联系的电话号码就再也没有使用过。

案件侦破工作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到底何去何从?荆门市公安局分管经侦工作的副局长王振清立即主持召开了案情分析会并作出部署,一是围绕整个“防化布”类案件联系受案公安机关和受害人,从中查找线索和寻求串并案依据;二是继续深入银行系统调查走访,寻找行骗者的蛛丝马迹;三是继续深入通讯部门,了解行骗电话登记情况和通话记录。各项侦破工作迅速有条不紊地展开。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调查走访银行部门时,侦破专班获取了一段持卡“叶子凤”的中年男子提取现金的录像资料,画面清晰地显示了该男子的体貌特征。与此同时,调查发现,整个“防化布”类案件作案手法一致,符合串并案条件,特别是在走访受害人时,其中一名反映行骗者操潜江、仙桃一带口音。调查通讯部门的资料显示,行骗者提供的单位介绍信、身份证件、公章均系假冒。

由此,侦破专班决定将整个“防化布”类案件进行并案侦查,并向友邻公安机关通报案情,同时,立即调整侦查方向开展工作。一是截取中年男子的录像资料,以提取现金的银行为中心,调查走访旅馆、出租房屋等,排查可疑人员;二是调查走访刻字业等特种行业,从中发现线索;三是走访在荆门居住、务工的潜江、仙桃籍人员,获取案件线索。

很快,一条线索进入侦破专班视线,城区金虾路一位出租房屋业主反映,录像资料上的中年男子很像其租房户秦官平,到底秦官平是否就是行骗人,侦破专班立即围绕其展开调查。

狡兔三窟的行骗者

大案侦破纪实:湖北——家族诈骗团伙覆灭记


为了不打草惊蛇,侦破专班对秦官平进行了秘密侦查,发现这名叫“秦官平”的中年男子真名叫陈亮茂,仙桃市人,平时很少与周围的群众交往,也很少外出,三室两厅的出租屋几乎每天大门紧锁,进出入时,也是随进随关,白天屋内很少有人活动,但一到晚上屋内人员嘈杂,麻将声不断,并且有一个妇女专门烧火做饭。

这伙人到底在干什么?侦破专班决定贴近侦查,由专班侦查员化装成水电工敲开了出租屋,侦查员发现屋里除了办公桌、电脑、传真机、固定电话座机和手锯、布剪刀等物件外,墙上还贴有人员考勤表,俨然像是一个装备齐全的办公机构,特别令人惊喜的是在办公桌的角落里发现了案件中涉及的诈骗公司的宣传资料。

狐狸终于露出了尾巴。是立即进行抓捕,还是继续侦查?侦破工作面临着抉择。在对前期工作进行充分的研判后,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苏昌华决定采取内紧外松的侦控方式,进一步摸清情况、固定证据,等待时机成熟时,一网打尽。

一时间,繁华的金虾路中段陈亮茂的出租屋附近时时闪现了化装后的侦查员身影。经过侦查,侦破专班很快掌握了进出出租屋人员的基本情况,并发现在金虾路还有两处窝点。正在案件侦破工作逐步明朗化时,4月12日,被侦破专班侦控的一名成员进入一家银行办理了汇款业务,侦破专班立即调取相关信息进行反查,查明四川鑫辉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经理胡明金刚与自称荆门飞宇集团锦宏实业有限公司和某部队后勤处签订了一份购销“FC全能膜”的合同,汇款到荆门某银行“梁浩”卡上的12.6万元是货款。在固定相关证据后,侦破专班终于等到了最佳收网时机。

5月20日凌晨,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调集城区东宝、掇刀警力20余人,对侦控的三个窝点同时进行了抓捕,当场抓获嫌疑对象13人,收缴作案工具传真机等和假资料、假公章若干。经审查,犯罪嫌疑人陈亮茂等10人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至此,系列“防化布”类诈骗案被荆门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成功侦破。

行骗者的卑劣行径

据警方介绍, 2006年上半年,犯罪嫌疑人郑小木(男,51岁)邀约其连襟尤明新(男,40岁),尤明新又邀约其妹夫陈亮茂(男,40岁,均为仙桃市人),纠合成立“防化布”诈骗犯罪团伙,刚开始只是进行小打小闹的骗人勾当,到2007年9月,其三人先后将自己的爱人、儿子、媳妇及侄儿、表兄表弟拉进诈骗团伙,开始谋划一整套的骗人计划。

为了便于行骗和管理团伙成员,郑小木、尤明新、陈亮茂及游志涛(男,29岁,系尤明新表弟)等四人先后出资5000元作为铺垫资金,用于购买传真机、手机、电脑等行骗工具,并明确四人为团伙“股东”,享有对诈骗所得的分配权。同时,对团伙成员进行了具体分工,由郑小木负责外围工作,陈亮茂冒充公司营销部主任,游志涛冒充部队领导,尤明新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其他成员则冒充业务员,对业务员实行每星期五天工作考勤制,工资报酬为包吃包住、月薪500元加提成。

在完成内部组织结构后,郑小木等人开始对自己进行外部包装,先后印制了大量的假公司宣传资料、假部队购销合同、假银行电汇凭证,然后又私刻相对应的各种假公章。与此同时,为了逃避打击,郑小木等人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他人身份证件信息,然后根据获取的个人信息克隆出大量的假身份证。

万事具备后,诈骗团伙开始了骗人行动。先由郑小木利用克隆的身份证件和其它假证件,在即将诈骗地区的通讯部门开通假公司和假银行及假部队的电话号码,然后将开通的电话号码通过无线呼叫转移设备分别转至相对应的团伙成员手机上,完成这一切后,诈骗团伙的业务员开始从互联网上搜索该地区企业法人的情况并邮寄假公司的宣传资料,通过对企业法人的电话号码筛选比对后,业务员进行电话推销假公司的假高科技“防化布”类的系列产品,一旦对方没有拒绝,假部队后勤处长紧接着电话联系业务,并电汇假购销合同和假银行电汇凭证,在对方进行相关验资活动时,假银行工作人员会及时作出应答,如果着了圈套,假业务员马上提示,请与公司营销部主任具体祥谈,谈判成功,假公司营销部主任会告诉对方一个真银行的个人卡号,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对方就掉进了布好的陷阱。据警方调查,所谓的高科技“防化布”类产品,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塑料沙网。

骗术终究是骗术,最终是害人又害己,在这个诈骗团伙里,有的全家人将面临法律的制裁,有的将妻离子散,落了个可悲的下场。同时,在此提醒广大企业业主,要按市场规律办事,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

大案侦破纪实:湖北——家族诈骗团伙覆灭记

原载于2008年荆门晚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