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玄齋傳奇故事之羅克馭

釋玄齋傳奇---創始人羅克馭

釋玄齋傳奇故事之羅克馭

羅克馭,字昱元,贛州人。生於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丙辰太歲,葬於屏峰村溪底坂坐乾兼亥。兄弟五人,排行第五,年方十六便師從隨楊救貧宗師三十六世嫡孫楊善,潛習易經,精研風水。是年,赴江西鷹潭天師府,從法修道,入法術之列座。

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入閩,創釋玄齋,是為始祖也。而後,不怠於身,修行於世,再赴古田臨水宮,復研閭山道法。畢生從乎:儒、道、釋(佛)三教之修與行。應乎:算命、風水、起名、擇日、占卜、祈福轉運諸事為用。遵乎:以德至上、以術為本、以道濟世、以易結緣。惠澤於民,德被眾生。男女善信,甚贊於口。

釋玄齋傳奇故事之羅克馭

兩番推算解皇危,御封宗師名滿天

話說羅克馭自從拜楊筠松第三十六代嫡孫楊善大師為師之後,日夜修行易經術數。未及兩年就已經頗有造詣,就連楊善大師也對其天賦讚歎不已,每次出門更是必定帶上羅克馭。

後來楊善大師身體抱恙,一般的業務都是由羅克馭代為前往。剛開始還有緣主擔心這個年輕人可能因為經驗不足而出岔子,但最後通過實踐證明,沒有一個不感到滿意的。很快,羅克馭的名聲就傳遍了十里八鄉。期間羅克馭又上龍虎山天師府系統修行了正一派道家法術,入法術之列座。

乾隆四十五年,突然心血來潮,羅克馭掐指推算天下大事。是時春節剛過,羅克馭就已經推算出乾隆皇帝將會第五次南下江南,而這當中將會有教會組織密謀刺殺。於是將自己推算的結果修書一封送往忘年好友福州知府之處希望能夠提前警示。因為這件事情關乎甚大,福州知府剛收到信的時候並不敢直接上報。直到半個月之後傳來消息——乾隆皇帝在正月十五真的南下江南了。

在得知消息之後,福州知府這才對羅克馭的推算心服口服,趕緊將推算內容上報給朝廷。在收到這份消息之時,正好距離密謀刺殺的日子還剩一天。官府按照推算結果的指引果然把隱患一一拔除。出於乾隆皇帝出巡並不想節外生枝,所以這一次的事件並沒有多少人知道。不過乾隆皇帝的伴駕、時任內閣學士的紀曉嵐知曉了整件事情的始末。

紀曉嵐是一等一的大才子,對於易經術數也是頗有研究。他深深地明白要做到如此精確地推算需要多麼深厚的易學功底。於是對於年輕的羅克馭起了濃厚的興趣。此後兩人多次書信往來。同年,為了增強易學水平和應福州知府之邀,羅克馭入閩。

在這期間,羅克馭勤修不綴,再赴寧德臨水宮研習閭山道法。為了實現自己易道濟世的理想,羅克馭一邊遊歷一邊運用自身所學幫助各地百姓。以至於到了今天,八閩各地厲害流傳著他的傳說。後來行至寧德壽寧縣屏峰村,觀此地龍虎環抱、山清水秀,是一塊難得的寶地。於是隱居下來。

乾隆四十九年,極靜思動的乾隆皇帝開始了他此生當中最後一次南下江南。得到消息的紀曉嵐趕緊邀請羅克馭進行推算。待推算出結果之後,紀曉嵐把它告知給了隨行的侍衛官。可是誰知道這個侍衛官從來就不相信易經術數,再加上紀曉嵐這次並沒有隨皇帝出巡。所以就疏於防範。等到推算結果中第一道危險過來之時,侍衛官才明白了事情的危機程度。雖然皇帝有驚無險,但是也損失了好幾位精英護衛。經歷過後侍衛官也不敢怠慢,急忙一五一十地像乾隆皇帝稟報此中經過。

而後發生的事情居然和推算當中並無任何分別。過後乾隆皇帝也大感意外。於是下旨傳羅克馭進宮面聖。羅克馭在乾隆皇帝面前不卑不亢,詳細敘述了自己的易學思想。而後大受乾隆皇帝讚賞,以至於下旨御封羅克馭為“易學宗師”,御賜齋號“釋玄齋”。

自此,羅克馭名滿天下。任誰都知道這位年輕的易學宗師前途無量。但是事情的發展總是出乎人的預料,一雙黑暗的大手漸漸向羅克馭逼近。

宗師風骨不受屈,歸隱濟世通四海

乾隆皇帝一生當中的文治武功,可以說相當成功。為此他還特地為自己取了個“十全老人”的稱號。但是乾隆一朝卻有一個永遠無法抹去的汙點,那就是和珅。沒錯,就是這個從古至今最大的貪官。在嘉慶皇帝抄家時,發現和珅總共貪汙的家產達到了八至十一億兩白銀之多,各種奇珍異寶更是數不勝數。這相當於是清朝十五年國家收入的總和。由於和珅長期身居要職,掌握著大小官員的升遷去留,所以在私下裡官員們都稱他為“二皇帝”。

越是榮華富貴的人,越害怕失去一切。和珅也不例外,身居高位的他害怕自己某一天就失去了一切。於是和珅在貪汙受賄的同時,也在網羅天下的奇人異士。只希望能夠讓自己的榮華富貴一直流傳下去。在羅克馭第一次推算乾隆皇帝南下江南的時候,隨行的和珅就已經注意到了。等到第二次的時候,和珅徹底認識到羅克馭這個易學宗師的真正實力。

和珅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可是由於種種原因,和珅一直沒有為他的父親選擇一塊合適的墓地。羅克馭的橫空出世讓和珅起了安葬亡父的念頭。其實就是想利用父親的墳墓風水來庇佑自己的榮華富貴。

羅克馭精研儒釋道三教文化,身上忠君愛國的思想尤其突出。想用金錢誘惑他是沒用的。他既是乾隆皇帝御封的易學宗師,且和紀曉嵐、劉墉等名臣又有深厚的交情。和珅想要用官威逼迫羅克馭也不現實。和珅思前想後終於想到一條毒計。

眾所周知,對於清朝統治者來說,反清復明一直是他們的一塊心病。為此還造就了無數的文字獄冤案。和珅正是利用這一點來逼迫羅克馭就範。在和珅的查找之下,羅克馭幼時寫過的一句詩“芳菲何處尋,只有近江南”被搜索出來。和珅讓手下把這句詩作為證據,誣告羅克馭和天地會首腦陳近南有所聯繫。

乾隆皇帝收到和珅手的誣告之後,雖然大發雷霆,但還是將信將疑,下旨要追查此事。還好紀曉嵐、劉墉等大臣聯名上書力保羅克馭。他這才免去了牢獄之災。這時和珅找到羅克馭,明確提出只要羅克馭幫自己父親尋得一塊好墓地。他不僅能保證羅克馭恢復之前的榮光,還能加官進爵。神機妙算的羅克馭哪裡不明白這一切的背後就是和珅所主使的,當下就拒絕了他。

和珅能長期得到乾隆皇帝的寵信,也不是一般人。見到羅克馭如此情況之下還能守正自己不向強權低頭,便知道再怎麼強逼也沒用,最後只能無奈作罷。經此一役,羅克馭也徹底看清了清朝官場的黑暗。於是謝絕了幾位好友的再三挽留,離開京城回到自己當初看中的屏峰村隱居。運用易經術數,造福於四方百姓。

釋玄齋傳奇故事之羅克馭

得眾讚譽,賦詩一首

後來一位受其恩澤的讀書人為他作詩一首,流傳至今。詩曰:

天師引道釋玄齋,臨水閭山並列排。

三教齊修融一體,五行生剋論和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