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个好地方(3)


8月6日一大早,我们正式开始了对新疆的游览,随团向吐鲁番进发。

在新疆旅游,移步换景,那都是百余公里甚至几百公里的路程。抵达高昌区的五道林坎儿井示范点时,我们在车上已经颠簸了4个多小时,正如导游说的,在新疆旅游,是2/3的时间在车上,1/3的时间观景。可见,没有一个好的体力和精神状态,是难以承受得住那长途跋涉的艰辛的。

一路风景一路歌。我们终于到了一个叫“坎儿井人家”的景点,参观并了解坎儿井的形成史及现状。

新疆是个好地方(3)

(坎儿井边的葡萄园)

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地区最具特色的灌溉系统,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坎儿井是中华文明的产物”,但持异议者认为,它最早出现在干旱的中东地区。我2016年旅游迪拜时,当地导游就是这么说的。不过,导游对早景点的诠释基本上都是戏说,不足为信。倒是早在2000多年前,《史记》就对中国的坎儿井有了较为详尽的记载。据了解,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的,如今仍在浇灌着大片绿洲良田,比如吐鲁番市郊的五道林坎儿井、五星乡坎儿井等,哪像现在尽管监管机构健全、科技发达、物质材料丰富,但仍不断出现“豆腐渣”工程。

坎儿井在新疆维吾尔语中叫“坎儿孜”,伊朗波斯语称为“坎纳孜”,俄语称为“坎亚力孜”。从语音上来看,彼此虽有区分,但差别不大。在我国内地,各省对坎儿井的叫法也不一:如陕西叫“井渠”,山西称“水巷”,甘肃名“百眼串井”,也有的地方称为“地下渠道”,但其基本结构相似。总之,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

新疆是个好地方(3)

(油灯式坎儿井)

新疆是个好地方(3)

(棍棒式坎儿井)

“坎儿井人家”是位于吐鲁番市西北郊12公里处的“五道林”。据介绍,流经此处的嘎斯勒.阿吉坎儿井总长达2.5公里,竖井口85眼,控制面积达450亩,流量也十分可观,每秒达15升。此处有两口井最令游人驻足,即“邓公井”和“林公井”。

新疆是个好地方(3)

新疆是个好地方(3)

1981年8月20日,邓小平视察五道林时,曾来到这里,一边亲尝葡萄,一边亲尝井水。这一示范性动作引来了随从及围观者纷纷效仿,甚至开怀畅饮。因此,当地人把此井亲切地称为“邓公井”。与“邓公井”不同的是,邻近的“林公井”则是民族英雄林则徐来新疆吐鲁番后带领民众开挖的。据史学家考证,七克台镇现有的60多道坎儿井中,大多曾留下他的足迹和汗水。遗存于今且仍在发挥着灌溉作用的那些坎儿井,林则徐功不可没。所以,当地百姓把这它称为“林公井”,当是名副其实的。

数百年来,五道林备受坎儿井的清泉润泽,一眼望不尽的良田,处处“绿波”荡漾,水果飘香。水,清纯甘美;风,清凉舒缓。既已身临此境,我们也没有理由不留下来多多歇息。于是,午餐便在导游的利诱下,我们各自掏出200元钱自费“水果宴”。

新疆是个好地方(3)

水果宴上,维族姑娘正在为游客表演《掀起你的盖头来)

这边是凉爽的绿洲,那边是炽热的火焰山。

新疆是个好地方(3)

新疆是个好地方(3)

提到火焰山,古典名著《西游记》尤其是据其拍成的电视连续剧便一幕幕地从眼前闪过。

爬上火焰山,炙烤干渴,总觉得时间长了,自己也会变成“烤全羊”的。因为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抵近50度。8月6日这天,山下那支巨大的温度计显示,地表温度已达72度多,据说最高时可达80多度,是名符其实的“中国热极”,加上那一带终年降水稀少,又被称为“中国干极”。

新疆是个好地方(3)

(温度计显示此时气温高达72度多)

火焰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唐代人称其为“火山”。可见其炎热自古出名。

路途遥远,交通极为不便,且“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环境如此险恶,真不知道明末吴承恩可曾“到此一游”?如果没有,我真佩服他老人家的想象力!他能以火焰山为“舞台”,将唐三藏取经受阻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演绎得活灵活现,以至中国的少儿都能将唐僧、孙悟空与铁扇公主、牛魔王在这里发生的故事讲述得头头是道。有人也许没有读过小说《西游记》,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是肯定看过的,尤其是经典的“86版”,直到如今还在每年的寒暑假中反复播映,火焰山自然也就深植于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心了。

“人杰地灵”是旅游的富矿。不得不提的是,吴承恩乃我安徽枞阳县雨塘乡高甸人。仅仅因为当年枞阳地属淮安府,今日江苏淮安便捷足先登,于2004年建立了吴承恩纪念馆,并立石雕座像以示纪念。而其祖居地高甸却“忘记”了发扬光大这一名人效应。憾哉,枞阳!

火焰山有馒头山、云梯、千佛洞、万佛山等景点,只可惜千佛洞大多遭到了破坏,洞顶的壁画残缺不全。守在洞口的一安保人员告诉我,这些多是人为破坏的,有些可能是被内外勾结的文物盗贼挖走的。国力衰弱,连老祖宗的遗物都得不到保护,看着那些千疮百孔的千佛洞,直叫人唏嘘不已。

当天行游结束,回程途经达坂城。旅游大巴上响起了轻松欢快的《达坂的姑娘》之歌:

你要是嫁人

不要嫁给别人

一定要嫁给我

带着百万钱财

领着你的妹妹

赶着那马车来

达坂城是座名闻遐迩的小镇,其名气不是来自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没什么惊人的古迹和现代都市的气派。它的出名,就是因为这段优美的旋律和质朴诙谐的歌词。

我很好奇,便追问导游,“西部歌王”王洛宾为何会编出这么一曲让人想入非非的故事,娶人家姑娘,还要让新娘带着百万家财,甚至领着妹妹一起来?年轻的导游有些措手不及,显然,在他们的“教科书”中是没有现成答案的。于是便用一句“这里过去很穷,乱婚”的话予以敷衍。车停在达坂城外的一路边购物点时,有当地人诙谐地说:“你们想多了,这歌表达的不是‘嫁一送一’,寓意的是姐妹情深而不舍。” 我对上述的两个答案存有颇多疑惑,便上网搜索,结果发现有学者说是“翻译错了”,应该是“带着你的伴娘”,但人们已经习惯了原来的唱法。有人还写文章把“译误”演绎得像真有其事一样,但我仍觉得不可信,理由是整首歌中居然译错的是这两个日常用语,岂不笑话?更何况还有“带着百万家财”作铺垫了。

“你要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是深爱+自信?可是又为何贪念着人家的钱财,甚至还要人家带着妹妹一起来?似乎既想吃软饭,又想得陇望蜀,一时兴奋就把心中的潘多拉魔盒打开了。所以,我以为此歌的曲调是优美的,歌词却揭示了不少男人心中的魔鬼。

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啊

两个眼睛真漂亮

走进或者路过达坂城,相信游客们都想追寻到这样美丽的姑娘。其实,没见到也不要失望,因为只要心中没有泯灭那美好的向往,“达坂城的姑娘”的倩影就会永驻心间。(新安 张利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