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神思想庫|雌雄同體與生命起源:科學的巔峯,人類不再靠性繁殖

風神思想庫|雌雄同體與生命起源:科學的巔峰,人類不再靠性繁殖


文|張元坤

.

楔子:

性是繁衍的方式,但卻不是唯一方式。科學的發展,將使人類繁衍方式返祖。

.

因為生物繁衍的需要,任何生物都有“家庭組織”,雖然大部分都是隨機組合、隨機離散。地球生物的家庭組織,以性特徵分類大體兩種:一種是雄性陰柔,雌性陽剛,比較明顯的例子是蜜蜂、螞蟻、螳螂家族等等昆蟲類;一種是雌性陰柔,雄性陽剛,比如大部分鳥類、哺乳動物,如獅子、雞、人類等等,一般都是現今比較高等的生物。

.

可見,在生物普遍的的性徵演進中,曾經出現一個重大的分叉,一部分生物,如昆蟲類,朝著雌剛而雄柔的方向發展;另一部分生物,如鳥類和哺乳動物的祖先,朝著雄剛而雌強的方向進化。前一類,類似於母系氏族社會,後一類,類似於父系氏族社會。

.

在性徵出現明顯分叉之前,生物家庭組織的性徵是怎樣的?雌雄同體?或許是吧,那是數十億年或數億年之前的事了?我們今天也只能揣測。聖經上講,女人的出現,是上帝取下男人的一根肋骨做成的,雖然只是神話傳說,但一方面表明了當時人類父系社會的特徵,又從側面印證了可能任何生物的祖先,都是由雌雄同體分化而來。

.

毫無疑問,研究雌雄同體的生物,對於揭示生命的起源具有特別的意義。兩性繁衍,緣分何在?或許就在這上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複雜的基因分離與重組過程之中。所謂知音難覓,緣分難得,特別是能夠伴隨一生、還能夠結婚生子的緣分,就更是愈顯奇妙。假設一個完整而圓滿的家庭基因組合,近似於雌雄同體,那麼就可以知道那些所謂“有緣無份”的情感之根本緣由了。

.

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獨身主義者,是各方面的壓力所致,還是具有某種雌雄同體的性徵?西方基督教佔統治地位的中世紀,東方的中國儒學佔統治地位的封建社會,家庭都被看作最重要的社會單元,不願結婚選擇獨身者,被視為離經叛道,會受到整個社會的鄙夷。資本主義和科學興起之後,選擇獨身的人越來越多,其中不少就是大科學家,比如牛頓、笛卡爾、圖靈等等。

.

無論何種原因,比如缺少精力、感情打擊或個人信仰,失去了宗教的強制,人類在兩性繁衍和婚姻、家庭問題上選擇的自由度更大。除了科學工作者之外,各個行業和領域的人都不乏功成名就卻終身不娶、不嫁的人,比如法國著名時裝設計師紀梵希、世界聞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大師薩特,自然,在哲學領域可能也很多,比如黑格爾,羅素,以及西方哲學的宗師們柏拉圖、蘇格拉底等。看來西方哲學與獨身主義的淵源甚深。

.

究竟是科學導致了獨身,還是獨身推動了科學?科學研究,使人類的絕大部分精力都轉移到對於自然界的研究上,從而部分地造就了科學研究者在人際關係和政治角逐中的空白。譬如牛頓煮手錶,愛因斯坦穿一隻拖鞋大雨中漫步等,如果不知他們地位的中國人看來,肯定就是“白痴”無疑了。對於自然的探索,降低了人類對於社會關係的熱衷,也降低了他們的性能力和對於婚姻、家庭的熱望,繼而影響了繁殖。

.

風神思想庫|雌雄同體與生命起源:科學的巔峰,人類不再靠性繁殖


.

真應了老百姓常說的一句話: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個某方面特別傑出的人,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面面俱到,更不能吹毛求疵要求他太多!否則,文明就不會發展,社會就不會出現專業分工。任何一個國家要發展科學技術和工業文明,都會誕生大量的科學“白痴”,但這些人是真的白痴嗎?肯定不是!否則他們所研究出來的東西,為什麼別人研究不出?就是因為他們幾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科研中了,才導致對於人際關係的生疏、對於封建式權力鬥爭的厭惡和遠離。

.

人類本就是社會性動物,是群居的動物,我們把這群居的組織形式叫做社會。無論母系氏族社會、父系氏族社會,還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人類的社會組織都是基本的形式和基礎,否則就不可能有民族、國家或者公司、社區以及家庭。封建集權社會,是把這種組織能力發揮到了極致,而資本主義大工業生產和專業分工,又在社會組織方面進一步提升和濃縮。

.

社會組織能力提升到最高、最強,以至於無法再有效提升的時候,社會生產力必然停滯不前,人類文明也會原地踏步。這個時候,什麼大規模出現了?科學和科學家。科學和科學家也是應運而生的。中國在幾千年前就有了科學家,西方封建王朝時期也會出現很多科學家,人類的發展,沒有科學技術進步,就不會一路向前。但科學的全面爆發,一定會是在人類的社會組織、集體動員方面達到巔峰和手段與理論增長全面乏力時出現。

.

集體主義意識濃厚的國家,總把人際關係和家庭倫理、生兒育女放在第一位,這根本是因為生產力落後和個體力量的薄弱渺小。個人主義盛行的現代社會,人際關係被放置在次要地位,個人素質的提高、個人創造力的發揮,被視為一個人能否更好地存在下去的重要基礎,由此造成家庭觀念淡漠和獨身主義增加,這也是由生產力水平和社會發達程度決定的,因為人類被迫花在學習和進修上的精力與時間越來越多。

.

現代文明社會,是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交織,是科學創造與人際關係的協同發展,是對於人類更協調、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繁衍並不是唯一的任務,生活質量的提升可以提升繁衍的質量,更可以為子孫後代的健康發育、發展保駕護航,比如醫療的進步、機器的應用、社會體制的進步。人類從人類祖先單純的“靠天吃飯”,到如今的自我激勵、自我驅動“自我進化”,如同生物為更好地適應環境,選擇雌雄分體繁衍,而人類科技的發展,無異於創造環境推動“雌雄合體”。

.

獨身主義盛行,是人類科技大幅度改造生存環境的結果,是人類對於兩性繁衍的反噬,是人類的部分返祖。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會主動(尋求自由生活)或被動(精力被科研擠佔)放棄家庭生活甚至兩性生活。更有可能,數百年以後,隨著基因技術突飛猛進,人類為了繁育出更高質量的人類胎兒,會選擇在繁育工廠集體制造嬰兒,對人類嬰兒的基因組合進行強制干涉。估計到那個時候,選擇結婚的人會更加稀少。沒有了靠家庭進行繁衍的負擔和壓力,誰還會沒事找事?

.

科學的鼎盛,將人類的繁衍和家庭觀念,重又打回生命最原始的狀態。那時,生命靠單細胞的複製,或者雌雄同體生物的複製,即可完成物種的繁衍。當人類完全掌握基因技術,又知道了如何製造比原生命更高級的生命,也就是說使“複製生命”能更好地適應新的地球環境、宇宙環境,人類遲早會試圖通過複製人類來達到長生不老的目的。人類技術達到這個階段,兩性的區分對於人類繁衍,不僅失去基礎,還將成為阻礙。那時的人類,已經不再會有任何性慾。

.

風神思想庫|雌雄同體與生命起源:科學的巔峰,人類不再靠性繁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