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貧」女孩,讀中文你不虧

最近,河北棗強女孩因被某官媒高調宣傳其“感謝貧窮”,火了。

對“謝貧”女孩,有掬一把同情淚的,有讚美其堅強樂觀心態的,更有大量有識之士提出“貧窮並不值得感謝”的,值得感謝的應當是對貧窮的反思,對苦難中不被消磨的意志的砥礪。還有人清醒地提醒看客,讚美貧窮苦難的人通常是在成功之後或至少暫時安逸之時。

我關注的是結果,女孩707分的理科生,因北大針對農村貧困生的築夢計劃,降分錄取到了文科專業——中文系。

一個品學兼優的河北孩子,考了如此高的分數,卻要靠“感謝貧窮”,感謝貧困生的資格,才讓她能勉強進入北大。

就此,有人認為,中文系,是貧困家庭的孩子最不應該讀的專業之一,因為,未來,小姑娘要面對的是狹窄的就業面和較低的薪酬

說實話,這觀點雷到我了。也讓我清醒認識到自身在當下的處境——一樹槑花不過就是一箇中文系畢業,從事教師職業近三十年,拿著微薄的薪資,卻時刻操心著黨國大是的河北、中學、語文、老師。

在此結論之下,我絕不會有“感謝語文”的心情。恨嗎?當然不會有。

即便有對河北教育的恨,有對河北教師待遇低下的恨,也不會有對語文的恨

可我又真的恨,為什麼一國之所謂精英們,竟會如此“瞧不起”中文,竟會如此看低語文,看低母語

普及一下常識:

中文系全稱為中國語言文學系(其實主要是漢語言文學系),現在的大學往往以“院”命名,如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院系下設的本科核心專業當然是漢語言文學。

學習的課程包括文學理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要等。

這些課程可以分為兩大類:文學和語言。

顧名思義,文學就是偏重對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風格特點、藝術手法的研究,文學理論、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和世界文學屬於此類。

語言學則是對語音、詞彙、語法做精細透徹的考察,語言學概要、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方言調查等屬於語言的學科。

中文系畢業生的出路,大致可分為深造和就業兩個方向。繼續深造可以在國內高校、社科院、研究所等,也可以選擇出國留學。中文系畢業生就業前景有人用“萬金油”來比喻,雖有暗諷之意,但更反映了中文系就業是多方位和寬領域的。

將中文斥之為無用和廉價,是工具理性思維的結果,是將中文當作技術,以賺錢為唯一標準

中文是中國人的母語,當是每個國人都應具備的素養和底蘊

都德的《最後一課》,說的是不要等到國家危亡的時候,才認識到母語的可貴。時至今日,我們對待中華母語的態度還需要作深刻的反省。

“謝貧”女孩,讀中文你不虧

近代一百多年來西方文化的強勢入侵,自卑自殘的心理導致我們割裂了歷史,丟棄了傳統,導致我們對中華母語的認識還存在著嚴重的偏差。時至今日,我們撥亂反正的工作還沒有做到位。《孟子》說:“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一個連自己都看不起的人,怎麼能夠讓別人看得起呢?!

一個不尊重自己文化傳統的民族,怎麼能夠贏得別人的尊重?!

其最終必將走向毀滅。

眾多的研究成果清楚地表明,民族的滅絕是從剝奪它的語言開始的。因為語言連接維繫的是這個民族的歷史與記憶。而守護語言,也就是捍衛一個民族的尊嚴,傳遞一種文化的基因。

母語教育在任何一個發達國家,都會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這幾天,因為有朋友在中東旅行,關注中東,同時也關注了一下以色列這個國家。

在2010年,央視曾經拍了十二集專題紀錄片,《走近以色列》,其中有關以色列教育的部分,常常在視頻課放給學生看。

以色列重視教育,尤其重視母語教育。

我們常常說起以色列,會想到世界上有名的5位改變世界的巨人:

摩西(一切都是律法)、耶穌(一切都是苦難)、馬克思(一切都是資本)、弗洛依德(一切都是性)、愛因斯坦(一切都是相對的)。

“謝貧”女孩,讀中文你不虧

出色的民族,是離不開它的教育的。以色列做到了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他們舉國重視教育。而重視教育的成果也是顯著的,全世界20%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是猶太人,而猶太人僅僅佔世界人口的千分之三。每兩個成年猶太人就有一個博士,美國的大學每三個教授就有一個猶太人。在歐洲,每四個醫生就有一個猶太人。在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哥倫比亞大學,猶太學生的比重曾經達到了43%。

歷史上猶太人曾備受歧視和排斥,顛沛流離長達數十個世紀,只因為頑強地保留了自己的語言和文化,才有了一脈薪火相繼的堅韌延續

但更多的民族卻不幸成了反面的印證。先之以語言滅絕,繼之以文化湮沒,終之以民族消亡。

澳洲土著,美洲印第安人,曾經是兩個大陸的長久的主人。隨著歐洲殖民者的到來,短短一兩個世紀,被大肆剿滅的不僅是他們的肉體,還有他們的文化。各自有數以百計的語言湮沒無存,不復傳承。

在母語崇拜問題上,我們必須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覺,

精英知識分子,必須從自身做起,調整心態,提高認識水平,正確認知語文的本質,才能在中西方文化的比較中正確認識中華母語。只有對漢字、文言文、白話文有一番清醒而痛徹的認識之後,我們才能夠真正正確地認識中文,認識中華文化。

語文學習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是什麼呢?

猶太人的母語是希伯來語,在希伯來語的猶太法典《塔木德》中有這樣一句話:“念101遍肯定比100遍要好。”這是強調重複的價值。

猶太人的孩子在12歲的時候,人人都把相當於《三國演義》那麼厚的《舊約全書》讀了100遍。《舊約全書》不僅僅是聖經,更是一部文學名著。

猶太人的祖先在500年前就感悟到了母語學習應重視閱讀經典、重視重複的道理,並將此寫進了經典《塔木德》。

中國的名人也常常重視重複閱讀經典:

作家巴金,把《古文觀止》讀了100遍;

作家矛盾,把《紅樓夢》讀了100遍;

數學家蘇步青,童年放牛的時候把鄰居家一部殘缺不全的《三國演義》讀了100遍。

猶太人認為,一個把一本書讀了100遍的人,都能成大器。

許多人把猶太人稱為“智慧的民族”或者“書的民族”,但是猶太聖賢更教導猶太人:學習就是重複。

重複是人類語言學習的規律,“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一個忙於做題而無暇讀書的學生不可能成大器,一個忙於考試而無暇讀書的民族不可能有希望

當然,讀過很多書的人,如果不會用書上的知識,仍可能是隻馱著很多書本的騾子。

猶太民族除了重視閱讀經典外,還重視提問和辯論,如何提問,如何辯論呢?請自行下載觀看央視《走近以色列》第十二集“教育為本”。

最後給大家展示我們古人的智慧中,如何詮釋“貧”和“窮”——

“謝貧”女孩,讀中文你不虧

“謝貧”女孩,讀中文你不虧

音形義完美結合的文字,只有我們民族才獨有!這才是厲害了我的母語!

所以說,“感謝貧窮”的女孩子,請你大膽地往前走!被中文選定是你今生的造化,你這撥不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