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凯:当青年放下手机后,互联网经济就垮了

今天早上,李开复在头条上发的一则消息引起了网友的大量讨论。问题围绕着手机展开,并对青年人玩手机对中国互联网经济做出的贡献大加赞赏。

马凯:当青年放下手机后,互联网经济就垮了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在劝导年轻人戒掉一件事:那就是不要再玩手机。我们希望年轻人多出去走走,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了解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与民族文化。在家里多陪陪父母,有孩子的年轻人多陪陪孩子,这几乎成了“手机一族”的奢望,但是我们真的希望青年们别再玩手机了吗?

从生活上来看,手机成为万能的工具。互联网的方便有目共睹,从过去到现在,线下跑腿的工作互联网都替我们做了。吃饭上网选,喝水上网选,购物网上选,办公网上选,就医网上选,缴费网上选等等,诸多方便让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以享受正常生活。我们离不开手机,一旦离开手机在不适应的情况下生活便会陷入瘫痪。我们认为这样节省时间,快节奏的工作也需要我们快速的将生活搞定;我们认为这是时代的进步,是整体时间上的快速发展。其实,我们错了,当我们体验一种方便的时候,用来服务这种方便的时间及资源也会耗费,整体上的发展进步是不存在的。

就拿快递送餐举例来说,我们体验到的是金钱买来的服务方便,至于说整体社会进步了吗?没有,因为换来的是送餐人员的不方便,产生了一个新的工种,你只不过是把自己的不方便移交给了别人,体验到的是金钱购买服务的快乐。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和劳动价值定律,一件事情多分为几个步骤后,劳动价值就会上升,带动商品的整体价值。而这种商品的整体价值上升还是在公有经济的经济链中循环,所以说互联网给生活带来了什么,带来的是短暂的体验感。那我们缺失了什么?缺失了用餐的环境,用餐的情怀,用餐的获得感,这将是以后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如果人们在以后更多的是需要生活的体验感,一部分互联网经济瞬间消失。

马凯:当青年放下手机后,互联网经济就垮了

从工作来看,员工沦为手机的奴隶。微信的发展让生活与工作紧密相连,钉钉的发展让工作的最后一点闲适被压榨枯竭。你看现在员工啊,哪有将工作与生活分开的生存,在公交车上坐车回家,微信响了,工作来了;正在给孩子们做一顿期待已久的晚餐,微信响了,工作来了;与情侣都已经买好了第二天旅游的车票,微信响了,工作来了;周末正在公园打算锻炼身体,微信响了,工作来了。无时无刻不在响起的工作群,让人们的生活炸了锅。钉钉的发明让员工的最后一点生活被挤压,甚至前段时间有人说公司的定制款“钉钉”能将工作位置锁定在30米以内,老板随时在钉钉查看员工所在位置,也就是说上个厕所也许都要汇报了。拖着疲惫的身躯,满是对公司的恨,干着不情愿的事情,拥有着最差的效率。

现在的员工离职率为什么高,现在的公司融资频率为什么大,与这样的工作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公司在一轮又一轮的洗牌重建,员工在一波又一波的来去选择。发正现在相同档次的能力与职位的待遇也就那样,现在更多的是员工“炒”老板,而不是老板“炒”员工,要离开呼啦啦一群人都离开了。我们离开手机工作辅助软件到底能不能工作?这是员工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老板需要考虑的问题。但如果不用这些软件,有一部分互联网公司要倒闭的却是面对的现实,互联网让监控成为卖点转化为金钱,本身就是很好的生意。

从数字化营销来看,手机成为赚钱的法宝。上面我们所说的是生活与工作所必须面对的互联网软件应用与使用,两方面的耗费时间虽然多,但是还不是“手机一族”玩手机的重点。无聊能被拿来赚钱我们搁以前似乎不太相信,但是很大一部分互联网公司发展到现在,它的核心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让无聊转变为金钱。过去我们是在网站上进行信息的展示与传播,但是现在开发商看中了群众们生活中的所有闲余时间,让所有的群众利用闲余时间玩手机转变为互联网公司的利益。无论是微博、微信、头条时视频、抖音、火山、快手等等,都要尽可能的让群众离不开手机,离不开自己的手机软件。各种数字化营销见缝插针,要在用户的阅读过程中成功引入广告,这样的话整个利益链就算是圆满了。

如果说,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要让青年的一代放下手机,回归现实生活,体味现实生活乐趣 ,那么让这些互联网经济怎么办?我一直说互联网经济的很大一部分是泡沫经济,这样的经济潮流很可怕,它很不稳定却占着全国经济的比重。就比如说前段时间的“内涵段子”停用,它存在的时候价值很多几十个亿,这几十个亿如果被收购的话是存在的,真金白银。但在宣布停用的那一刻,这几十个亿就是过眼云烟,顷刻间灰飞烟灭。你说让青年人放下手机,可他们是互联网经济的中坚力量啊!

从行业发展来看,手机让软件行业成为时代追风的潮流。前一段时间的微信小程序很火,但现在也很火,很多的企业经理就过来咨询我要开发小程序,还要开发手机APP,这种模式怎么样。如果从赚钱的角度考虑我当然会说,好啊,非常好。可是我总会问一句,你开发这些软件用来做什么,你有没有在客户群中做过调查分析,如果开发出来,对公司的实际发展作用大不大。对方说,反正别人都在开发啊!你看现在小商店都在应用小程序,我这不开发就落后了,未来的事谁知道会怎样。

带着对互联网发展的盲目跟风,带着对经济体结构的深层恐惧,很多公司就是要不断地开发软件,应用软件,让员工们,让客户们硬性使用软件。这样的做法是很不科学的,更缺乏对公司整体利益的主观认识。就像是2010年政府开始提倡网络问政,多少个单位跟风开启了官方微博用来收集民意。可是呢?到现在很大一部分微博处于僵尸状态,根本利用不起来,前天的某个县的僵尸官博被盗发不雅内容引发全民热议,被网民批评。你说这样好吗?明显起到了发作用。所以说不要让互联网经济成为企业发展的必要程序,要“审时度势”,更要“适可而止”。

互联网经济离不开庞大的青年用户,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也要考虑离开人群整体时间后的发展方向。双方在这一场生活的舞台中搏击,看手机这个玩意儿能在哪一方的输赢中沉浮起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