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長曝光的五點淺析

按照慣例,曝光時間超過0.5秒就可以稱為長曝光。長曝攝影有一種魔力,它可以拍出現實生活中我們肉眼很難見到的神奇景象,比如流水變絲綢,比如車流變車軌......

關於長曝光的五點淺析

拍攝長曝光無外乎是兩種情況,一是在弱光環境下為了滿足曝光而將快門時間延長,而另一種則是在靜止場景中捕捉運動軌跡,最常見的除了上面所說的,還有就是人物的動作軌跡、星軌等。

關於長曝光的五點淺析

在長曝光的拍攝中,快門時間必定在一秒以上,為了得到一個清晰的畫面,穩固的三腳架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時候拍攝流水或雲層是在白天進行的,這時就需要減少曝光量。但即使把光圈和ISO調到最小極限,照片也是會過曝。此時就需要ND鏡上場了。

ND鏡,也就是中性灰度濾鏡(中灰鏡),又稱減光鏡。是一種無色至灰色的攝影濾鏡。“無色至灰色”,可想而知它是一系列的濾鏡,而不單單只是一種。它可以減弱所有波長的光的亮度,而不會發生偏色。

關於長曝光的五點淺析


ND鏡有多種型號,也有多個品牌,不同的ND鏡對於通光量的影響也會不同。所以要根據拍攝現場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濾鏡。

拍攝長曝光照片還需要注意:

1、選擇合適的拍攝位置

比如拍攝車軌的時候,要儘量避免選擇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和交通容易堵塞的路段,不然你拍出來的照片可能會是這樣的:

關於長曝光的五點淺析


這些亂糟糟的光團形成的原因是車輛在原地長時間的逗留

2、把握好畫面的比例

拍攝長曝車流時,光軌自然是畫面中最吸引人的部分,如果畫面中光軌只佔了很小比例,這樣會令人很難找到主體是哪一部分。只有讓它佔據更大的畫面比例,效果才會更好。

除了前期在拍攝上花功夫,也可以通過後期裁剪來實現這一效果。

當然,有時光軌並不是作為畫面主體,而是陪襯的作用,畫面比例也得分配得當。

關於長曝光的五點淺析


3、三腳架、快門線和備用電池

一架穩固的三腳架是拍好一張長曝光作品的先決條件,快門線可以有效減少按動快門時所帶來的晃動。

4、對焦

在拍攝晚上或其他偏暗的場景時,自動對焦會變得很不靠譜,只有先利用自動對焦,對焦成功後再設定鏡頭或相機為手動對焦模式。(對焦的時候可以向著容易對焦的發光區域,但距離必須相同)

5、降噪

長時間曝光的照片容易產生噪點。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開啟相機內置的降噪功能,但這樣會使相機在快門關閉後繼續拍攝曝光時間相同的另一張照片,以確定哪裡有噪點。這樣會很浪費時間。當你需要的曝光時間特別長,比如每次曝光幾分鐘,此時比較好的方法是在後期軟件中去減少噪點,比如Lightroom等。

最後,拍攝長曝光照片的時候最好使用手動模式,可以根據自己想要拍出的效果去調整快門、光圈、ISO的數值。需要注意的是,光圈不能太小,不然鏡頭容易出現衍射現象,降低畫面銳度,從而影響畫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