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驚蟄|春雷動,萬物長

《驚蟄》

陌上楊柳方競春,

塘中鯽鰣早成蔭。

忽聞天公霹靂聲,

禽獸蟲豸倒乾坤。

今日驚蟄|春雷動,萬物長

一、驚蟄三候

驚蟄,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此前,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驚蟄”,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

故驚蟄時,蟄蟲驚醒,天氣轉暖,漸有春雷,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

我國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鳴;三候鷹化為鳩。

今日驚蟄|春雷動,萬物長

一候桃始華 :驚蟄之日,“桃始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乃鬧春之始,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流水桃花,便勾引出千媚百態。

今日驚蟄|春雷動,萬物長

二候倉庚鳴: 驚蟄後五日,黃鸝最早感春陽之氣,嚶其鳴,求其友。“昔我雲別,倉庚載鳴”,“離黃穿樹語斷續”就成了悲聲。

今日驚蟄|春雷動,萬物長

三候鷹化為鳩:再五日,“鷹化為鳩”,仲春時因喙尚柔,不能捕鳥,瞪目忍飢,如痴而化。直到深秋,鳩再化為鷹。

二、氣候特點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豔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農家無閒。

“春雷驚百蟲”,溫暖的氣候條件卻利於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田間雜草也相繼萌發,應及時搞好病蟲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開,豬瘟來”,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視了。

今日驚蟄|春雷動,萬物長

三、驚蟄習俗

1、祭白虎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

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今日驚蟄|春雷動,萬物長

2、驚蟄吃梨

在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傳說,雍正年間,晉商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驚蟄之日,其父拿出梨讓他吃後說:

“先祖販梨創業,歷經艱辛,定居祁縣,今日驚蟄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讓你不忘先祖,努力創業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經商致富,將開設的字號取名“長源厚”。

後來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離家創業”之意,再後來驚蟄日也吃梨,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今日驚蟄|春雷動,萬物長

3、打小人

驚蟄象徵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燻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黴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驚蟄那天便會出現一個有趣的場景:婦人一邊用木拖鞋拍打紙公仔,一邊口中唸唸有詞地念:“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冇定抖,打到你食親野都嘔”的打小人咒語。

今日驚蟄|春雷動,萬物長

4、蒙鼓皮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

《周禮》卷四十《揮人》篇上說:"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注:“驚蟄,孟春之中也,蟄蟲始聞雷聲而動;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見不但百蟲的生態與一年四季的運行相契合,萬物之靈的人類也要順應天時,凡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今日驚蟄|春雷動,萬物長

節日養生

《黃帝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行,廣步於庭,披髮緩行,以便生志。”

其意是,春季萬物復甦,應該晚睡早起,散步緩行,可以使精神愉悅、身體健康。這概括了驚蟄養生在起居方面的基點要點。

驚蟄天氣明顯變暖,飲食應清溫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及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春筍、菠菜、芹菜、雞、蛋、牛奶等,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

驚蟄過後萬物復甦,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時卻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從飲食方面來看,驚蟄時節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動物脂肪類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