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心痛!“三无保健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今天看到这个新闻--《老人花40多万买保健品 最后身无分文露宿街头

》,感到一阵心酸。新闻的内容是这样的:援疆老人孙大爷十几年前老伴去世,85岁的他落叶归根回到湖北但老家已没有亲人,之后他迷上了保健品,十年间为此花光了40万积蓄。虽然每个月有4500元退休工资,日子却过得很窘迫。近日,因交不上房租,孙大爷被赶出了招待所,露宿街头整整三天。民警发现后将他带到附近救助站安置,孙大爷随身携带了16个行李箱,其中有7个都放满保健品

在"保健品"骗局中,孙大爷不是最可怜的。最近几年,类似的新闻很多,媒体上经常能看到。所在的城市里,也见惯了各种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套路。今天我们来聊一下,这些保健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

让人心痛!“三无保健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现在网上的一些网红保健品产品可谓层出不穷,就如雨后春后遍地开花,特别是现在移动端,总是有些陌生人加你。然后就是开始各种推销保健品,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加你之后,朋友圈里发送各种减肥,养生之类的保健品。

让人心痛!“三无保健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网上销售保健品五花八门 “货”从何处来?

在朋友圈和一些电商平台上,保健品的销售十分火爆,很多人都买过所谓的“网红保健品”。

随后,记者在网上随机搜索了保健食品,发现还真是五花八门,功能各异。

让人心痛!“三无保健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这款奶黄素宣传服用一个月可以瘦17斤;

让人心痛!“三无保健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这款纤维素号称服用后可以增强儿童的免疫力;

让人心痛!“三无保健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这款月光美白丸则表示可以美白淡斑。而在网站上,却根本查不到这几款保健食品的备案信息,因此,这些都不是正规的保健食品。

近日,南通市公安局就破获了一起利用互联网跨省贩售“三无保健食品”的案子,并捣毁了一处隐藏在农家院中的三无保健品生产窝点。工人们白天在这个窝点干活,晚上就住在这。

让人心痛!“三无保健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让人心痛!“三无保健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随后,记者将这款网红减肥产品送到了南通市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侦查支队进行检验。检验后发现,这款减肥产品当中含有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药品西布曲明。

让人心痛!“三无保健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砖家表示:西布曲明具有兴奋、抑食等作用。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厌食、失眠、肝功能异常等危害严重的副作用。由于西布曲明价格比较低廉,所以屡被违法犯罪分子加入减肥食品中。

打开朋友圈,有许多这样的虚假广告,堂而皇之在到处传播(当然我已经全部清理了)。骗子谋财,先是抓住现在的人运动少肥胖率大大提高,年轻人爱美丽,再就是向老年人伸去了罪的手:一是老年人对身体健康的欲望非常强烈,这种心理被骗子利用了。二是老年人生活寂寞,子女工作甚少时间交流,也容易被骗子们的虚假热情蒙骗。三是老年人的知识结构,以及思考能力的弱化。

这些骗子都是使用一些违禁药物做为原料,那些功能吹嘘的神乎其神的减肥产品不过是淀粉兑的西布曲明,其实很多三无减肥保健食品常年采用的都是这样的配方。而市面上功能各异的三无保健食品,每一种的配方大都是“面粉兑的违禁药物”。许多保健食品存在非法添加违禁药物的情况,其危害轻则损失钱财,重则伤害身体,有的甚至可能致命。

针对“三无”保健食品犯罪特点建议,相关打击、监管部门应加强与有关网上商城、社交软件开发企业合作,加强网络数据监控。有关电商企业也要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协助国家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不让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和假冒伪劣产品在平台上肆意流通。

要重点加强对农村地区、城乡接合部的监管。城乡接合部之所以成为犯罪分子设置生产、销售窝点的理想地点,主要是因为这里人口流动性强、监管薄弱。应在这些区域加快推进网格治理,不留监管空白。在严厉打击、强化监管的同时还应有针对性地加强保健食品科普宣传,如组织志愿者进社区宣讲,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保健食品功用,甄别相关欺诈和虚假宣传行为,全面压缩“三无”保健食品制售空间。

消费者如何区分正规保健品和”三无”保健品呢?

正规的保健食品是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和保健食品标志的,无论是国产保健食品还是进口保健食品,都可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查询到保健品的保健功能、功效成分、主要原料等信息。

网站查询 http://samr.cfda.gov.cn/WS01/CL0001/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右上角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