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進出口增速超預期,透視內外需現狀

大家晚上好,新一期的《幫你讀研報》欄目又和大家見面了,本期節目我們關注一下4月份我國貿易數據情況,看看券商分析師們作何解讀?

第一部分:宏觀研究

今天宏觀研究部分,我們帶給大家的是來自國海證券最新發布的一篇宏觀經濟報告。報告中指出:5 月 8 日,海關總署公佈 2018 年 4 月以美元計價中國進出口增速分別達到 12.9%和 21.5%。出口反彈與春節效應消退有關,也顯示外需不弱;進口超預期或與 4 月國內需求有所反彈有關。同時,4 月出口同比增速高於市場預期且僅較今年一季度略微回落。這說明雖然近期美歐 PMI 都有所滑落,但外需的狀況整體好於預期。事實上,4 月份對東盟和日本的出口增速都較一季度反彈,對美歐的出口也維持了接近兩位數的增長。

4月進出口增速超預期,透視內外需現狀

觀點解讀:4 月進口增速同比顯著超出市場一致預期,主要原材料進口的數量和金額都較 3 月份大幅上升。這顯示出 4 月內需有所反彈,5 月 8 日,美國白宮發言人宣佈中方下週將前往華盛頓繼續進行貿易談判。目前看來,問題的關鍵在於是否能夠找到一個雙方底線之上的妥協點達成協議,現階段下保持國內需求不下滑是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目標之一。

第二部分:策略研究

今天的策略研究,我們選取的是來自華鑫證券最新發布的一篇策略報告,報告中指出:國內股市國際化程度正不斷提高,先有滬深港通,後有 A 股加入“MSCI”,在這樣的趨勢下,海外資金會持續不斷的流入中國股市,根據 MSCI 預計,“入摩”初始流入 A 股的資金約在 170-180 億美元,若A 股在未來完全納入,資金流入會達到 3400 億美元。A 股走向開放是大勢所趨,外資在短期內對 A 股投資風格更多起一種引導作用,從更長期來看,其則會成為 A 股市場重要的投資者。海外資金價值型的投資風格也會使得 A 股市場的估值體系發生重構與國際接軌,使市場風格向“價值投資”切換。此外,截至到 2018 年 5 月 4 日,滬股通累計資金淨流入達到 2399.56 億元,深股通去年年底開通,淨流入額累計也已達到 1920.45 億元,滬深港通的北上資金已經逐漸發展成 A 股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時對部分標的已經能夠形成趨勢性影響。

觀點解讀:MSCI將於北京時間5月15日凌晨公佈其半年度指數調整的結果,此次調整將確定首次納入MSCI的A股名單。隨著“入摩”時間點臨近,外資機構加緊佈局A股市場,四月以來北上資金淨流入規模較前一月明顯擴大。向後看一、兩個月,主板的機會更大。投資者可戰略上做多上證指數,優先佈局業績穩定的低估值藍籌股。

第三部分:行業研究

今天行業研究部分,我們給大家選取的是關於近期市場表現較好的石油板塊的一份行業報告,該研報出自中銀國際證券。報告中指出:伴隨 5 月 12 日美國修改伊朗核協議最後期限臨近,市場擔憂美國退出核協議對伊朗恢復制裁,國際油價近日持續大漲,北京時間 5 月 7 日,Brent/WTI分別突破 75/67 美元/桶,自 2018 年 2 月中旬以來均持續上漲 21%。油價強勢對於有機原料、塑料、滌綸/PTA 等化工品價格構成較強支撐。中期而言,他們認為化工品整體下游具備韌性:1、農產品價格低位整固,農化板塊需求處於底部回升階段;2、海外經濟延續復甦,國內消費穩健, 紡織等領域需求改善;3、地產需求整體不弱,3 月房屋累計新開工面積同比增 9.7%;短期伴隨春節後庫存去化和需求旺季下游開工復甦,化工品需求整體平穩,多數產品維持較高盈利。相應地,化工龍頭公司 Q2 業績環比有望保持良好趨勢。

4月進出口增速超預期,透視內外需現狀

觀點解讀:短期由於環保因素催化而需求平穩,化工品供需預期向好;油價強勢及龍頭公司業績趨勢良好、盈利確定性相對較高,則提升了市場對化工行業的偏好,板塊短期配置價值提升,建議關注近期表現較強的產品及公司包括有機硅、純鹼、尼龍 66 等。

總結:

綜合來看,宏觀上鑑於中美貿易戰的不確定性,現階段下保持國內需求不下滑是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目標之一。策略上向後看一、兩個月,主板的機會更大。投資者可戰略上做多上證指數,優先佈局業績穩定的低估值藍籌股。行業上建議關注化工板塊近期表現較強的產品及公司包括有機硅、純鹼、尼龍 66 等。

好了,以上就是今晚《幫你讀研報》的全部內容,希望大家喜歡A股樞密院,你對於接下來的市場怎麼看?你最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研報觀點?歡迎在留言區把您的想法積極反饋給我們,我們下期節目會根據大家反饋最多的數據來精選相關研報,並將其精華部分與大家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